小学语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研究
小学语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研究 摘 要:(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 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合整合 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 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 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课例研究: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 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 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例研究:是指以‘六模块’ 建构式课堂的课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课堂教学中具体教师怎 么教,学生怎么学,师生互动以及教学效果怎么样等问题, 以期通过研究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 展。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在国外:课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明治时期的授业研究, 当时被绝大多数日本小学校采用。到了 1999年,美国学者 斯蒂格勒和黑波特在对比了日本、美国和德国的课堂教学录 像之后,出版了二人的著作《教学的差距:为改进课堂教学来自世界教师的精彩观点》,其中有一章专门论述“课例研 究”。至此,课例研究才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截止到2004 年,美国至少有32个州、125个学区和335所学校参与课例研 究,形成了150多个课例研究团队,至少有2300名教师参与 其中。当然,他们研究的课例不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的课例,但是了解日、美等先进教育国家的课例研究情况, 势必有利于我们改进校本教研,有利于本课题扎实的开展研 究。
在国内:课例研究最早是首推上海教科院的顾冷沅教授, 他从上海优秀教师成长个案中系统归纳课例研究的基本模 式为“三个阶段、两次反思、行为跟进”。近几年来,由于 课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方式,所以越来越多的 专家、学者、一线的老师投入到课例研究中。与此同时出于 对高效课堂的探索和追求,不少地区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学 模式。影响较大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 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还有“三段六环节”、“六环节 ·合作导学”模式等。我市教研室正是在学习和借鉴各地经 验的基础上,在2009年8月提出并向全市推广“三案·六环 节”教学模式,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实践和研讨,很多老师 由开始的排斥和怀疑,走向接纳;
2010年9月市教研室在总 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完善和升华 为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综合连云港市的研究形式 来看,还属研究的初级阶段,但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特别是对案例的研究已开始深入实践研究,寻找建构六 模块课堂的最佳方式。
研究的价值:现代教育对新型的课堂建构形式越来越来 青睐,市教研室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建立了专项课题研究, 将会有更多的一线教师关注六模块建构课堂的案例研究,不 断的揣摩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对这类课堂 教学的分析反思,让学生有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 主学习,从而使教师有一个更好的教学模式,同时学生的自 身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践案例的调查,了解六模块 建构式课堂案例的现状;通过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案例的 研究,更加完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精髓;
通过对六模 块建构式课堂的案例的研究,掌握六模块课堂案例教学策 略;
研究的内容:
1.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的现状调查。
2.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存在的具体问题。3. 六模块建构式 课堂具体实施的方法策略 。
研究的重点:
1.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存在的具体问 题。2.制定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具体的评价细则。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通过调查、实践、分析、总结等发现“‘六模块’建构 式课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六 提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评价细则,制定具体课堂实施的策略, 最后总结研究的成果。
2.研究的过程:
(1)2011年9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等。
(2)2011年10月—2012年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2011年10月—12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 认识;
积累资料;
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轮(2011年1月—2011年4月),主要工作:完善方 案措施;
继续开展研究;
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 检查。
第三轮(2012年5月—2012年9月),主要工作:继续开 展研究,接受专家中期论证;
做好论证书。
(3)2012年9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 审查鉴定;
写出高质量的结题报告,然后根据成果奖励优秀 参研人员。
3.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理论书籍、相关文件、网络等收 集、整理有关资料,了解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有关理论问题, 为研究和进行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案例研究的深 度。(2)调查研究法:通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案例调查 研究,在发现和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的方法,从而制订有效的提高学生自身能力,让学生知识、 情感与能力共同发展。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不断的 研究与实践,边实践边研究,并结合相应的课堂教学具体总 结反思,更新课堂教学的最新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操作策略。
(4)案例研究法:对典型课例或具体的课例通过研讨 的方式,结合大家的思想,共同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展开研讨 方法和反思最新的教学思想。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研究还属初级探索阶 段,因此课堂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试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找出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更新的最佳策略,让我们的小学语文 课堂彰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通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的研究,打造连 云港小学语文教学独特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更加高效,教师能够更加灵活自如运用课堂,学生能够在民 主、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3.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课例研究,不断总结反 思,制定出与语文课堂相对应的具体的教学评价细则,对教 师在课堂中如何运用六模块进行语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合作学习,具有明确的的指引作用。
可能的创新之处:
1.从研究领域的角度看,本课题实现跨校际研究,小 学与高校合作,让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拥有一定的 理论支撑,研究成果可能更有实用价值。
2.从研究的过程来看,通过课堂教学的调查报告、到制 定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细则,最后完善具体的教学理念,这 都是具有创新的研究过程。
3.从研究的视角来看,能抓住课例进行研究,也抓住课 堂教学最关键实在的命门,研究最怕是理论有余,但实践不 足,做这样的一个课题就是实实在具体操作的研究,一线教 师对于自己的教学也有一个反思记录的过程,这也是创新研 究。
(六)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课题主持人都多个课题的研究的经验,从事语文教学十 多年。本课题组核心成员杨善喜校长有近30年教学经验,有 多个省市课题研究的经验,对语文课堂教学造诣颇深,足以 掌控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工作,其他成员也都有一个或一个 以上的省市级课题或立项或结题,研究成果丰富。本课题还 将得到新浦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王萍老师、新浦区教科 室主任许景明老师的指导,这更为我们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增 添了信心。2.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 围绕本课题课题组将搜集有关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相 关材料:如市教研室下发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课 程实施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等,同时将调研大村小学(实 验小学)、新华小学(完小)、当路小学(教学点)各个学校 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与 理念,寻找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最佳策略。
3.课题研究的保障体系 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是省实验小学,是教科研先进 单位,是省文明单位,省“模范小学”,学校领导坚持“科 研兴校”,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学校科研 气氛浓厚,课题组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重点支持,准备 先期工作准备投入3000元经费,后续资金5000元将陆续到位, 研究时间为一整年,时间很充足,这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 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