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医科大学_分析我国医科院校BME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分析我国医科院校BME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分析我国医科院校BME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生物医学工程学(BiomedicalEngineering,简称BME)是综合了生命科学 和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的理、工、医 相结合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试验性很强的高技术科学, 只有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才能找到医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点和突破口。随着科学的 进一步发展,各类学科和BME产业都有了迅猛的发展,不断有新技术出现,而 且专业基础也在变化,这些发展变化给BME学科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我 们有必要站在新的高度对BME学科人才培养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1.国内外BME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BME产业是目削全球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活跃的产业之一。20世纪80 年代以来,全球BME产业(医疗器械)销售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的水 平。BME产品的国际贸易额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销售利润可达50%以上。因 此,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发展BME高 科技产业,抢占国际市场。全球范围内BME产业的主要产地在美国、欧洲和日 本,美国是最大的生产、使用和出口国,其次是日本、德国和法国。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及BME学科的兴起, 我国BME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源泉,从而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技 术进步和新发展,走上了BME科技产业的道路,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 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民族产业不强,高精尖的BME产品依赖进口现象严重, 加快了医疗费用的高速膨胀;
由于我国BME产品档次低、可靠性不高、缺乏创 新能力等原因,难以与国外产品抗衡;
BME产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组织规模不 大和产品档次低,难于参与国际竞争,但我国人口众多,BME产品和BME专业 技术人员需求量又相当大。所以根据中国BME产业现状,改革中国的高等医科 院校的BME教育和培养现有的BME技术人员,已经刻不容缓。

2.我国BME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2.1 BME技术人员人才梯队建设现状 知识结构,我国BME技术人员从专业来说,绝大多数是改行的,而且多 数为中专或无学历,主要靠自学或多年从事本职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普遍缺乏 计算机、电子类和机械类知识。近年来,部分本专科毕业生开始步入企业、医院工作,这是好的趋势。

年龄结构。各医院或BME产业从事BME技术的人员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一 代,年轻人员所占比例少。

人数比例。据文献报道,我国县级以上医院有1400多所,共有BME技术 人员约5万人左右,从人员数目配置水平上来看,发达国家300张床以上的医院配 置工程技术人员5人,500~800张宋以上的医院要配置工程技术人员10~20人,而 我国平均每个医院配置工程技术人员不足4人。

职称结构。在被调査的人中,职称晋升工程系列的人员主要是医科院校毕 业的学生,中初级及其以下职称人数所占比例较大,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2.2 BME技术人员人才队伍管理现状 管理思路我国在医疗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面既无 国家具体法律规章制度,又无专门人才。许多医院还是过去的设备科,无医学工 程科,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少、整体素质差。

管理机制由于计划经济传统体制的影响,各医院领导对于投入的所有资产 的地位、作用及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管理不善。

继续教育现有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他们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 经济收入等方面都不如临床科室。

人才流失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经济待遇等普遍较差的原因,使得 本已缺乏的BME技术人才还在不断外流,特别是近几年来毕业的有较深厚专业 基础的高层次人才更是难以留住。

3.我国医科院校BME本科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BME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集中在工科院 校的信息技术类的BME专业教育,后来,一些医科院校相继开展了BME专业教 育,并发展迅速。医科院校则注重医学与工程结合、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综合应 用,但因为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的原因,目前的医科院校BME专业本科应用 型教育发展缓慢,其毕业生比较适合于进入医疗设备科研、生产单位工作或者继 续进行深造,却未能有效提供医院大量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与国外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有许多需要我们进行改革的地方。

3.1 我国BME学科培养目标不能全面实现 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上,就是过分侧重工程科学知识,轻视工程实践训 练;
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社会人文、经济、 环保等方面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是一种“分析模式”,强调垂直思 考、抽象学习、简化分解、追求确定性、个人独自工作等。培养模式单一,一刀 切、趋同化现象严重。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本科教学;
重理论研究、 轻工程研究,教师本身缺乏生物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很少或 者几乎是空白。教育内容侧重精英教育,经济、法律、环保、人文等教育要求偏 低,这些对于BME专业本科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很不利的。

3.2 我国BME学科发展不平衡 在研究方面,引进、消化、跟踪研究多,创新性研究较少;
理论方法等应 用性基础研究多,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较少。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 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型BME学科,对材料技术型BME学科、生物技术型BME学 科和医疗器械型BME等学科几乎没有涉足。其根本原因在于医科院校BME学科, 虽然理工和医学能够紧密结合,医学大背景深厚,能发现对医学发展有实际意义 的研究课题,避免了完全跟踪国外研究,有助于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产 品,但是工程力量相对薄弱,科研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学科发展的平衡性。

3.3 专业设置偏少 目前的BME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面比较集中在信息技术型BME专业,只 有个别学校在培养目标中增加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方面的内容。医科院校以医学 作为基底学科,植入某些工程学科知识,并以医学应用为目的建立相关课程体系, 而对于生物学中涉及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及生物技 术;
对于工程技术中诸如电子学、材料学、控制技术也均较少涉及,这些都不利 于医科院校BME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各医科院校的研究生培养(科研方向) 基本以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处理、医学成像、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研 究为主,部分涉及到分子电子学、分子光子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材料、人工 器官、组织工程等方向,只有少数大学比较集中在纳米材料、生物医学材料以及 人工器官和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研究生培养的专业面相比本科生的专业面宽广。3.4 医工结合不突出 由于受到认识和理论上的因素、文化心理上的因素、管理体制上的因素以 及国家政策上的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工程与医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上体现的还很 不够,综合院校往往具备更深的理工基础而缺乏医学背景,医科院校与临床结合 紧密,但工程力量又显得薄弱。虽然近年来,不少医科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并, 为BME专业工程背景的教育和研究提供了条件,但由于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限制, 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实践环节的学时 数由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定性和教育投资的不足而受到消弱。二是有医学工程实 践经验的教师不足,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难以进入人才培养的环节。

4.BME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4.1 医院加强BME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应在建立BME技术人员引进、培养、淘汰机制的基础上, 加强建立BME技术人才梯队的文化内涵建设,提髙BME技术人员的医学文化修 养,培养敬业精神,重视BME技术人员梯队培养和知识更新,逐步改变现有在 职BME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数比例以及职称结构。

人才队伍管理。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资产的核心,必须加强对医院BME 技术人员队伍的领导与管理,发挥BME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维修质量,降低 维修成本,改变管理思路,结合单位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医疗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制度,组织制订或督促执行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组织审查维修机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审批维修开支等。另一方面,要健全管 理机制,逐步改变BME技术人员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经济待遇等普遍较差 的现状,改变“重医轻工”的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