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数到分式说课教案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教案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 (下)第十六章第一节第一课.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 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背景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 是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零的 条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 解以及分数知识的基础上类比迁移引出的,把学生对“式” 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了有理式.学好本节知识可以为进一步 学习分式运算、分式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打下扎实基础.可 以说,这节课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分数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分数的相关 知识,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具体的数,因此在学习过 程中,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来认知和理解分式,但 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并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有字 母的整式,要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质的飞跃 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我在教学中 特别设计了反馈练习,对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适当进行了 延伸和拓展,以便更加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发展区.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而学生对 数学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 定的数学能力;
完善自我的精神品格.依据教材内容、课程 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确定如下. 知识技能: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有意义、无意 义、值为零的条件,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数学思考:通过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及用分式描述数量 关系的两个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以及类比 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运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进一步增强 对数学概念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分式可以为解决实际问题 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构造代数式等丰富的数学活 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学会 与人合作,体会分式的建模思想. 重、难点: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的起点和基础, 因此我把分式的概念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初中生 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欠缺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的运用能 力,因此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自然就成 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模式,采用师生互动引导启发式教法. 以课程 标准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代数 模型”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八年级学生的求知心理、已有认知水平 开展教学. 在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培 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通过不断实践和认识, 让学生全面掌握分式的意义. 学生采取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的方法学习知识,通过自 己动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在活动中要 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扩展知识,如类比分数的概 念形成分式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为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教 师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教材中以实例形式引出分式的概念,而从实 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表达式对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难的,因此 我将引课方式改为让学生通过自己构造代数式的方式去发 现分式,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春天到了,花仙子撒下许多带有整式的花朵,请你任选其中的两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 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与同伴交流,找出不同于整式的式子. 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展开想象的翅膀,组合成的代 数式将一个个呈现在我们眼前,里面既有单项式,也有多项 式,还有分式.学生通过对自己所构造的代数式进行观察、 分析,创设、发现情境,从而更好地进行分式概念的建构活 动. 探索交流:针对学生的发现,让学生议一议所发现的这 一类新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 整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式子的特征,合理联 想、大胆猜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小步向上 走的台阶,以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类比引新:分数与分式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 般的关系,所以利用分数概念进行知识的迁移与类比,让学 生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识,符合建构主义理念,同 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分数是分式的具体化结果,分式能够代表 一般的分数,更加具有一般性,这也是知识的自然扩充. 2.形成概念 建立模型 如果学生通过类比能比较准确地得到分式概念,教师应 给予肯定的评价.对于可能出现的“整式相除叫分式”等错 误,引导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教师再给予强调:分式 的分母必须含字母.板书分式概念,建立分式模型,并给出 有理式的分类.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成■形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作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 B叫作分式的分母. 接着让学生互举例子,互说判别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分式概念,并及时纠正学生可能 因分数负迁移而造成的认知障碍,学生举例中如果出现分母 中只含有?仔的形式,学生可能会认为这种形式是分式,教 师应给予点评:?仔是圆周率,它代表的是一个常数.如没有 举出这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下列习题中的第(2)题加以 强调. 把下列各式的题号分别填入表中. (1)■,(2)■, (3)■a2b-■ab2,(4)■-■, (5)-2a,(6)■,(7)■ 3.解释完善 巩固提高 到此,学生对分式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并不完 整.如何判断分式是否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探究学 习的好素材.课本中这部分内容是直接给出的,而我在以往 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容易忽视这个条件或是对分母整体不为 零认识模糊.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创设了以下活动. 想一想:填表,求分式的值。设计表格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分式中的字母赋值,将 “代数化”了的分式还原为他们熟悉的分数.通过填表,学 生会认识到:分式的值与字母取值有关,分式并不都有意义. 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再次类比分数,将陌生问题向熟悉问题转 化,自主得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建立完整的分式概念, 同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练一练: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分式的基本概念,按照 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设计安排四个由浅入深的例题. 例1:(1)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2)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0? (3)当x,y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4)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1)、(2)由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与同桌交流, 然后师生评述,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 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感.(3)采用组内合作、组 间抢答的形式开展,激发兴趣.除课本上的例题以外,我还 补充了第(4)问,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强调分数线的括号作用,强化分母的整体意识,从而进一步改善学生原 有的认知结构. 探一探:在掌握了上述问题后,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 另一个难点. 例2:(1)当y是什么值时,分式■的值是0? (2)分式■的值能为零吗? 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考虑问题较周到的学生通过 (2)可以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 比一比:1.当x 时,■无意义. 2.当x 时,■分式有意义. 3.当x 时,分式■的值是零. 4.当x 时,分式■的值为1. 5.当x=2时,分式■没有意义,则b= .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切实掌握知识, 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组间抢答,师生评述.此练习引导 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分式,从长远角度看可以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4.探究练习 反馈应用 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分式模型的应用价值, 我特别安排了两道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应用问题. 练习1:随着绥芬河对俄出口贸易的增加,铁路运输也 进一步提速,假设火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绥芬河至乌苏里 约s千米的路程需要 小时;
如果需要15小时到达,则速度为 千米/时. 练习2:我们班康永广的妈妈在青云市场卖服装,如果 一件服装的进价为x元,售价为y元,你能帮她算出这种服装 每件的利润率是多少吗?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运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体 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5.深化拓展 小结巩固 深化拓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设 置了一道开放性试题. 写出一个分式,使得:
(1)不管x取何值,分式都不会为零;
(2)不管x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
(3)编写一个实际生活背景,使所列的分式为■. 设置这两道题力图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培 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逆向思维能力. 反思小结:(1)谈收获. 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2)课堂评价.设计评价表,体现多维评价,即合作交流的 意识和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发展水平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通过此表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还让学生有了一个互相评价的平台,能够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 作业布置:分层布置①必做题;
②选做题;
③挑战自我. 希望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