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建设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建设分析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 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和利用课 程资源是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 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教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下面笔者就对自身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进 行的探索和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1 以思想品德教材为主要载体,用好思想品德的教材资 源 教材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课程改革无论怎么改,课堂 教学的主要载体仍然是教材。思想品德教材优美的文字、精 美的插图、贴近生活的话题、情境化的活动和丰富的资源链 接都是课程专家和教材编写人员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的比 较优秀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否则,是对 课程资源的最大浪费。但是如此照搬教材的资源而不加以创 新又会失去教学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失去教师和学生的 个性差异,教学必然是缺乏生活力的。所以教学中需要对教 材资源进行调整和开发,如:对思想品德部分内容进行取 舍;
对教材中所选取的部分案例或情境与本地本校情形不相 匹配,与当地学生所经历的不具有典型性的作些调整;
把教 材中的生活化的语言加以概括使之形成一定的理论观点;
对于教材中一些内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改变其逻辑体系等。
2 开发教师自身潜在的资源 教师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 资源。教师要挖掘自身的课程资源,从教学目的出发,给学 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教师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积 累的许多宝贵的素材和资源补充到教材资源中;
教师把自己 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把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经验合理地 引入课堂并在教学中加以激活和利用。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了“十年动乱”,也见证 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在教学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时,用我亲眼目睹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事 实,从反面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学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时,用我亲自参加过的开荒种地 来说明过去人们对环境严重破坏的情形和原因,又用我同样 亲自参加过的植树造林来说明现在人们对环境保护取得的 成果。这就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改变了教师照本 宣科的行为。通过经验分享、谈话沟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 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仅有教材提供的知识,还有教师个 人的知识。
3 开发学生个体蕴藏的资源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的 生活经验、感受、爱好、知识等构成教学课程资源的有机部 分。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去开发、挖掘学生的资源,充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创造者。
学生的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资源去开发呢?其实学生的 经验和兴趣都是一种资源,因为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过程中 首先应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因为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 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现有的学习和生活。在教学中,多让学 生自己谈体会,谈体验,这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为深刻,更 能打动学生的情感;
其次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 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再次 要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及时地安 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调 查研究和体会感受,以实践活动形态为主,在活动中教,在 活动中学,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的处事能力, 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 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4 立足地方实际,重视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的人力、物力等教育资 源。资源的品种类型繁多,资源量的深度和广度均远远大于 学校所能提供的,能拓宽学生各方面的视野。因为我们的学 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农村的风土人情,农民的生产生活状 况等都可以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本土教育资源是思想品德最肥沃的土壤,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教育好一 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就校外课程资源而言,学校和教 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连接各种社会机 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等,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研 究、体验生活等提供方便,以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学习内容、方式、进度等,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走进 时代、走进生活,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学生和教师的 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强化开发课程资源的 意识,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发 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外课程资源并拓展教材资源,为学生的 发展服务,应该成为我们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