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哲理故事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哲理故事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哲理故事篇一 战国时代有个哲学家名叫巫马子,他有一次对墨子说:“您提倡兼爱 哲学,主张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当团结友爱、平等相待,可是却没能给别人带来 什么直接的好处;我主张各人顾各人,人人自行其是,独来独往,也没听说伤害 了谁。我们两人迥然不同的哲学主张,目前都还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社会效果来, 可是为什么您总是认为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对的,而要全盘否定我的理论呢” 墨子并没有正面回答巫马子的提问,而是另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假如现在有人在这里放火,一个人看到后赶紧去提水,准备把火浇灭;而另一个 人则打算往火里添柴,希望这火势越烧越旺。不过,这两个人现在仅仅只是在心 里这样想,一时还未付诸行动。那么请问,您对这两个人作何评价呢” 巫马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当然认为那个准备提水灭火的是好人, 而想在火上添柴的人则是居心叵测、需要提防的。” 墨子于是笑了,他说:“对呀!这就说明我们议人论事不能忽视其动机。
而今,我主张兼爱天下的动机是好的,所以我肯定它;而您主张不爱天下的动机 则令人费解,所以我当然要否定它。” 墨子与巫马子的这场论辩证明: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判断一件事的好 坏,当然主要是看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但有时当某人的计划、打算尚未付诸实 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提出的这一计划、打算的动机出发,推断其效果的好坏。
这就是哲学上的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哲理故事篇二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
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 他。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 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 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 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 敌。开始,赵军连连失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 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结果真 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 了,秦军十分恐慌。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 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 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 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哪里听得进去,他 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 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 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 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 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 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
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 军仓皇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掩杀,哪里突得出去。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40 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
赵括纸上谈兵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还对他委以重任,结果招致惨痛 失败。看来,教条主义的危害是不可轻视的。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哲理故事篇三 有一个叫应彬的人在汲县作县令。夏至这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来访,应彬设宴款待。朋友座位背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弩(nu)弓,映在酒杯中,形 状就像一条小蛇。朋友端起酒杯,正欲饮酒的那一瞬间,他瞥见了酒杯中的“蛇”, 可他已经将那杯酒喝进肚里去了。朋友当时就觉得又惊又怕,十分恶心。回到家 里,只觉得胸腹疼痛难忍,以至于饮食不进,身体渐渐消瘦下去。家里人为他请 了好多医生,用了好多办法,也不见治好。
自从老朋友那次来访后,已好长时间不见面了,应彬觉得奇怪,于是 决定到朋友家去回访。只见朋友形容憔悴,病得不轻。应彬便问是什么原因。朋 友如实相告:“自那次在你家喝酒,因酒杯里有一条小蛇被我吞进肚里,使我十 分害怕,回家后就一病不起。” 应彬觉得这事有些蹊跷,酒杯中哪来的蛇呢他回到县衙后,还在琢磨 这件事。猛一回头,看见挂在墙上的弩弓,心里一下子明白了。他于是专门备了 车马,把老朋友再次请到家中,重摆宴席,仍让朋友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当朋友 拿起酒杯一看,忽然惊叫起来,原来杯中又出现了蛇影。这时,应彬也端着酒杯 走到朋友的座位旁,将自己的酒杯端给朋友看,里面同样有一条蛇影;后来,他 请朋友端着原来那杯酒离开那个位置,再看杯中,那蛇影就分明没有了。朋友心 中甚是不解,应彬叫朋友回头看墙上挂着的那把弩弓,对朋友说:“墙上的弩弓 映在酒杯中,这就是你看到的杯中的蛇,其实那只是弩弓的影子,杯中什么也没 有。” 朋友半信半疑,又和应彬重新演试了几遍,这才哈哈大笑起来,心中 的疑团顿时消失,精神一下子清爽了许多。回去以后,病也很快地好了。
害疑心病的人,往往陷入庸人自扰的泥淖而难以自拔;有智慧的人则 善于抓住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心病还须心药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