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何去何从?]

建立“青年研究”的反思机制:“问题意识”与“建构素质”

我们所从事的“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发展,至今已历经了20年的时间。如果对它的现状作一个判断的话,我认为,它正处于一个可以称作转型的时期,尽管有的学者将它的发展现状评价为处在一种前学科阶段。但是,我觉得,更确切的判断是:它正处在一种从“经验型”研究范式转变到“专业化”研究范式的时期。应该说,这首先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学科进步的体现。但是,在当前学科发展的这种转型时期,乃至在学科发展的一切时期,我认为,都非常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术上的反思性机制。这种反思性机制的形成,对于知识的再生产、特别是对于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或作为一种学术领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调整而达到正确定向的重要作用。这种知识再生产的反思性机制大致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东西:一个叫做“问题意识”,一个叫做“建构素质”。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问题意识”来源于我们深厚的学术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此为基础,在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我们的“建构素质”。

在目前这个时期,青年研究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两种偏颇现象:

一是,看到学科的地方看不到青年。青年研究在不断吸收各种学科的知识成分的过程中,很容易面临这样一种问题,就是自身被各种学科所瓦解。比如说,今天研究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青年研究几乎主要变成为经济学式的研究,它被经济学所统摄。明天研究的是青年文化现象,那么青年研究又可能被文化学所主要占据。在这两种情形下,面对经济学的公式或文化学的原理,“青年研究”似乎难以找到自身关于青年的本质规定性。

二是,看到青年的地方看不到学科。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的努力已经多年,但仍不乏一些“论文”依然是以随感形式在作“研究”,它们能够罗列生活当中许多鲜活的青年问题与青年现象,但就是难以从一种学科的视野来做分析与判断,这似乎距离专业地、科学地认识青年还有一段路要走。

这两种情形,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危机。面对这种情势,对于青年研究而言,如果要想作为一个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林当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是成为大有作为的学科,而不是变成特定意义上的“边缘”学科、甚至剩余学科的话,那么,它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基础建设:

“青年研究”应该加强学科的元研究

首先,要对青年研究这个学科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有一个基本的定位。青年研究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它的划界标准和建构基础不是一个问题领域,而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也就是青年群体。由于这种主体处在生命历程发展和社会角色扮演的特殊阶段,青年研究就必然要涉及到很多学科。但是,从青年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有关学科发展逻辑来看,青年研究的主干主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这三个在当今人文社会科学中呈三足鼎立之势的学科。

青年研究自身存在的不少问题,实际上都与这种元研究的不够深入有关。元研究要探讨的问题主要有: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法论、理论体系、学科架构与体系,以及上述一切的存在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等方面的问题。我认为,青年研究所存在的一个比较弱势的地方,就是它没有自己根据学科对象而建构出来的独特的理论及其方法。在现实中,每当说起理论时,有的人常常以为,对一个问题只要能罗列出一、二、三点条理性的解释就是理论,甚至就是“搞理论”;或者,在一篇文章中,上半部分从经济学借鉴一些公式,下半部分从心理学引用几个规律,这就算研究中有了理论。

理论从形式上讲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内容上说是从概念到范畴到原理到体系的一种有机建构。如果没有这样的有机建构,我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意识”,因此我们的学科也就容易被其他学科所瓦解。元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青年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圈地运动”。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研究者做出的关于这一学科地位与价值认定的元研究。

有的学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者现在好像只是在自己做自己的研究,而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尤其是政策效益的力度不够。我认为,这种说法中存在一定的对于学术功能的认识误区。首先,作为一个学者,你是否把你的研究做得有质量,做得合乎学科规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就学术研究成果而言,它至少可以有四种基本功能:一是描述性功能,二是解释性功能,三是预测性功能,四是干预性功能。有的人往往只注重干预性功能,这多少表现了在一种后发型现代化的社会里,国民心态中存在一种较强的工具价值取向,即是说,做什么事都很在乎它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但是,殊不知,如果没有合乎科学规律的高质量研究从基点上实现了前三种功能的话,有效的干预功能也就无从谈起。

“青年

研究”必须建立知识积累脉络

由于青年研究是一个崭新的学科领域,我们没有一种久长的历史和厚实的积淀,还不可能形成一种可供相互传递的学科脉络,所以,我们许多人的知识生产实际上是缺乏积累性的,也就是说,往往是“自说自话”,无以相互交融而成为知识库存。同样出于这种原因,有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从不做引索,不知道前人都做过了一些什么工作,以为自己所为都是开天辟地、填补空白式的壮举。如果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形成一种学术脉络,如果一项具体研究还没有在学术脉络中定位,怎么谈得上你是对前人的发展,怎么谈得上你是后人的阶梯?由此,最终难以形成知识的积累过程。

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我们研究者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定。作为一个学者,学术研究可能是你面对的“两业”:作为“志业”,或者作为“职业”。当然,兼融这两者是使人获得乐趣的较高境界。如果仅作为一种职业的学术研究,出成果的主要动机就会是为评职称、赚稿费;而以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志业的话,那么追求生产真正的知识,追求一种传世的学问,才是最大的动力。由于生活层面的不少现实问题,我们不能一昧地责备我们的学者没有高尚的社会关怀,没有超世的学术情怀。只有基本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能更深地投入到从事形而上的活动中,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翻开人类的学术史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伟大的学者、思想大师虽然他们自身没有可观的收入,但是,他们背后似乎常常会有一个坚实的生活后盾,就是说最起码的生存问题得到了解决。我认为,学术机构的领导应该在这方面作出切实可行的关怀行动。

“青年研究”亟待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一是要尽快建立学术对话机制。由于缺乏共同话语,很多人从各个学科聚集在一起时,所谓的交流,事实上最多是进行情况层面的相互了解,而很难做到深度思想层面的交锋,更不用说促进知识从积累到创新的飞跃。我们必须加强真正的学术对话,做到情感和理念的真正撞击。

二是应该塑造学术竞争和学术争鸣氛围。没有学术竞争和争鸣,就不会产生思想激情和创造欲望。在现实条件下,学术应有的正常竞争和争鸣常常变成了人际关系的纠葛,或者变成了行政级别或资历大小对于学术问题的裁决。这的确不是学术发展应有的游戏规则。

三是亟待建立严格的学术评议和奖惩规则。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和扩大,关键是要靠学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加以保证,在这方面亟需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术评议和学术奖惩规则。只有这两种规则真正发挥作用,才会推动纯正学风的出现。

“青年研究”应该形成自己的学派

学术研究学派的形成,不仅能够凸显自身特色,而且能够激励相互之间的发展。例如在社会学中,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以研究社区、城市化和犯罪等为自己的特色,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以研究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等为自己的特色。正因为它们各自与众不同,所以它们才能在世界学术领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青年研究也一样,我们应该形成自己的学派。学派不是一种人际关系、甚至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的简单组合物,而是一种在共同的科学精神和价值关怀的前提下,以研究领域、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上的特色凝聚和整合起来的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或科学共同体。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了从未有过的高期望、同时也对学术研究提供了较优越条件的时代。如果说我们的青年研究要取得真正发展必须具有两只坚实之足的话,那么,一只必须站在社会变革的波涛汹涌之中,而另一只则必须立在学术探索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