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会,分工非常的细。过去有句话:“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是现在却演变成:“革命需要砖,要看哪块合适才去搬。”社会分工的变化直接影响人才搜索条件。过去招聘就是找个人,现在的招聘是找有专业背景的人才。
一些企业建立了人才库,他们按照固定的标准和格式录入和维护人才库的数据和系统。搜索引擎的条件设置也会趋向对关键因素的查找。如果你的简历没有对关键因素做重点的描述或描述不符合条件,那将意味着在原始录入和原始搜索的阶段你已经被淘汰了。
综上所述,简历的填写由为重要,一般分为标准因素和专业因素。那么我们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就要注意标准的针对性和专业的针对性。
现在列举一些招聘系统的搜索情况:
简历搜索器——简历搜索器首先是企业招聘人员定制的按专业划分的搜索器。在进入搜索器之前,招聘人员主要设定专业搜索条件,比如行业、职位、期望职位等。进入搜索器后,简历查询项目大致如下:
人才类型[社会人才或学生人才(选一)]
目前的职业
目前所处地区
期望地区
学历(含更高学历)
工作经验(以上)
年龄
性别(含不限)
关键词(填写候选人的现职位、特长与技能)如:销售经理,LINUX等
搜索器名称:招聘使用的职位
分析:以上比较关键的搜索条件,你就可以知道,在填写相关内容的时候该如何填写,才会更容易被招聘企业搜索到了。
举例:如果你在北京找工作,可是你也能接受到上海去工作。那么,在填写相关资料的时候注意期望地区要把北京和上海都添加上去。这样就会加大你的简历被上海和北京两地企业搜索到的概率。
如何区分标准针对性和专业针对性呢?
职业搜索的基本条件是专业针对性。比如一个企业,要招软件工程人员。他会先设定搜索条件为行业“计算机”,职位“程序员”,关键词“软件工程师”。然后才是以上列举搜索器的人才类型等条件内容。这就是说专业针对性是对要招聘职位的定性,是硬性条件。不可能让艺术专业的人去开发软件吧。标准针对指的就是以上列举的那些内容。“年龄可以适当放宽”这种语句是用来形容标准针对的条件的。所以是软性条件,是定量。如:25到30岁之间,期望地区广州或深圳等。从针对重要性来讲,专业针对最重要,标准针对次之。
举实例:我有个研究生的同学(我不是啦),他英语非常好,口语也非常厉害。但是他是历史硕士。所以他既可以当翻译,又可以当历史老师。而且他都可以胜任。
建议一:如果在网上注册,我建议建立两个用户。一个是英语翻译。一个是历史教师。就是说先建立专业针对条件。然后在分别填写其他标准性条件。
建议二:在不同的用户下,仍注明附加条件。如可以注明用全英文讲历史课。也可以注明专门翻译历史型文件等。
结局:他被无数大学通知面试。现在他正忙着建立英语教学历史的学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