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生物科学人才的创新型培养
基础教育生物科学人才的创新型培养 摘要:本文拟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科学人才的创新 型培养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的具 体要求,总结我国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面在生物科学素养与 素养测评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国际通行的生物科学人 才素养标准进行对照。向基础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 旨在面向高等教育阶段如何更好地就生物科学人才输送问 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关键词:生物科学;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劳动者 的素质,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的知识和科技水平,已经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首要指标。然而,在信息 技术引领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当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 步伐,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日益加快, 对于一个国家劳动者的知识背景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因此,对于我国新生代科学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和挖 掘,必须以当今国际通行的标准来评价和考量。因此,培养 创新型人才必须牢牢把握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黄金年龄段,在 时间上抢占先机,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竞争,提 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巩固和稳步提升综合国力。
二、把握生物科学人才培养的战略机遇期 根据有关专家的科学研究,人类的黄金学习期处在17岁到23岁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人智力发育快,学习能力最强, 最有利于在某一专业领域成才。因此,如果把生物科学这一 基础性学科的人才培养重点都放在升入高等院校之后,将错 过学生进行专业定位和专业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为了能 与升入大学后的高等教育培养工作进行更好的衔接,并打好 以义务教育为基础的生物科学教育工作,在我国最新推出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第一层次将"生物科学素养" 这一概念引入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教育日常工 作中。
三、基础教育阶段是生物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 培养生物科学创新型人才工作,在基础教育阶段,生物 科学人才的培养应以打好生物科学学科知识基础,提升生物 科学素养为主。对于生物科学素养这个概念的认识,目前主 要以培养生物科学知识和学科问题探究能力,建立生物科学 探究精神,增进生物科学相关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 依托,通过参加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实践和生物科学教学 中的科学实验,获得对于生物科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和运用。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和试验,以应对在日后的专业学习中 的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运用创新能力解决生物科学分 支学科中的前沿性学术和技术难题。如今,伴随着生物科学 素养这一概念的引入,成为基础教育生物课程的重要教学任 务和关键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与否,成为近年 来评价和衡量生物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此引发了生物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 何衡量和界定具备生物科学创新型技能的学生在生物科学 方面的创新型潜能?界定一名学生是否具有生物科学素养和 潜能是一项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内容的课题。既 事关“素养”“潜能”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有涉及到 对于生物科学基础性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具体归 类和划分。众所周知,在西方具有上百年研究历史的生物科 学学科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和复杂,如何结合现代心理学和人 类学知识对人的生物科学领域创新型潜能进行摸底和测评 中会造成一些标准上的难以统一,造成针对生物科学创新型 潜能的测评相当困难。因此,对测评生物科学素养水平工具 和方法的研究是对于挖掘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是否具备生物 科学创新型潜能的关键环节。对此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指 南中对于生物科学素养和潜能的具体特征和表现做了一个 宏观的规定。共涵盖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在精 确性上不够完善,但基本上建立了高中阶段对于生物科学学 科要求学生在具备掌握和研究相关知识和课题中需要具备 的几项基本素质,以及部分具备生物科学研究潜力的学生能 够达到的标准。首先是要能够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中学阶段 生物课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关于生物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重 要概念。这些内容是生物科学人才培养需要完成的基础性工 作,如果学生难以对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在头脑中 形成系统化的框架性认识,就无法在日后的生物科学学习和研究中走的长远。二是对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具备现实了解 和理性的认识,并对人类活动对日后生物圈的影响趋势有较 高的关注和兴趣。创新型人才的最大特征不在于对旧的知识 能够有多么牢固的掌握,而是能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积累探 索未来,保持对人的活动与生物圈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进行探究和思考的浓厚兴趣,才是具备创新意识的生物科学 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三是对生物学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有所研究和了解,通过对前辈学者进行科学实验以及课题研 究、专业考察等科研活动的方法和过程有所了解和认知,领 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能会充满各种艰难险阻, 才能在日后更为深奥的生物科学研究工作中不畏困难,保持 良好的科研信念和工作态度。四是能够对生物多样性特点具 备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是 文化、种族、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等诸多多样性存在的源泉。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客观认识是日后开展生物科学研究的基 础。五是建立好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树立客观的科学研究 精神,避免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等思想。六是对于现今的生 物科学先进技术保持关注,并能够尝试运用先进技术尝试解 决学科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相信日后在对基础教育阶段生物 科学学生创新型潜能的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我国在生物 科学人才培养方面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春燕.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赵会景.初中生生物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建与验证[D].河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