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以学生为中心统整项目课程:统合课程

基于互联网以学生为中心统整项目课程

基于互联网以学生为中心统整项目课程 唐晓勇,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南科大实验 学校)常务副校长,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教师, 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特 聘专家,全球创新教师大赛第三名获得者(2009巴西)。先 后获得100多项各级奖励。长期致力于技术支持的学习变革 与创新的实践研究,独立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有70 余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受中央电教馆委托主持编写 《小学语文学习手册》供西部省市教师使用。多次应邀到全 国各地讲学,所开发的MOOC课程《思维导图支持的学习创新》 《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数字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 与创新》在多家在线平台上线并深受教师欢迎。

记者: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行家,运用信息技术统整 项目课程的专家,我们的读者对您充满了好奇。因为您所主 持的统整项目课程基于“互联网+”,所以,在进入“课程” 探讨之前,我想请您与我们广西的读者分享一下您与信息技 术的“美丽邂逅”及“温馨携手”的经历——您的相关经历、 探索和思考,对我们广西的读者来说,不谛是一道“有意思 的风景”,定然也会对他们的课程理念更新带来些许启迪。

唐晓勇:我是在1999年8月怀揣梦想,从成都来到深圳 的。在这个开放而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教育“制高点”的教育改革前沿“阵地”,我突然发现自 己数年的教育积累失去了用武之地。当时的我对信息技术完 全是个门外汉,“学习”几乎成为一种本能的觉醒。我每天 早6点晚12点忘我地投入工作和学习,最终克服了技术门槛 的难关,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了。

在信息化教学的路上,我先后经历了“辅助教学(CAI)” “课程整合(ICT)”“课程融合创新”等几个阶段,并先 后参与了“四结合”“学科四结合”“跨越式”“信息技术 环境下小学语文读写”“项目学习”“平板电脑教学”等实 验课题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创新能 力。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我发现,无论技术如何变化,技 术应用的方式如何更新,学科教学的本体宗旨始终不会变:
技术始终是为提升学科课程学习,完成学科学习任务起服务 和支持作用的;
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更优地让师生达成 学科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技术运用的理想境界, 应该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这个深度融合的过程 中,我们眼里所看到的,必须是“人”的发展和“课程”的 构建,即聚焦人的发展,构建能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核心素养 的课程体系,让数字技术像空气一样自然地浸润到学习者的 整个学习过程当中。

记者:2015年,“互联网+”成为我们的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 融、人工智能等11项“互联网+”重点行动,在全国各行各 业掀起了行业创新的热潮。教育界也不例外。这一次的行业 创新,不同于以往,这是一种信息时代知识社会下基于用户 体验的行业创新,所谓创新2.0。可是,在课程改革已经推 进了十多年的教育领域,“互联网+”没有进入国家战略“重 点行动”的考虑范围。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唐晓勇: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人的成长需要“生 命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认为,互联网技术的 运用对于学习者的影响更多的是思维模式、学习方式、生活 方式等的改变,即这些因素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隐性的。

“互联网+教育”的成效,显然不能像“互联网+其他”中的 医疗、农业、能源、金融等行业那样容易立竿见影;
另外, 用目前基于知识点的教育评价体系也很难评价“互联网+教 育”的成效。也就是说,“人的培养”需要多种相互融合的 方式,就像人的大脑需要多种感官、多种情境的刺激一样。

学习者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这 对“让学习者完整地成长”有帮助。“互联网+教育”是众 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但从时代发展需求而言,互联网对教 育的影响确实至关重要。因此,无论国家是否将“互联网+ 教育”作为“重点行动”来对待,我们教育界都必须重视互联网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教师要努力学会借助互联网来重 构我们的专业发展路径以及课程结构的组织形式,始终把学 生的发展作为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记者:据我所知,贵校2014年招收第一批学生,2015年 便有了第二实验小学,贵校的众多创新举措对辖区内的家长 和孩子们来说颇具吸引力,致使学位需求刚性增长。贵校与 2013年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联姻”, 南科大肩负着“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 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使命;
而贵校,用贵校张帆校长 的话来说,“创新”是渗透在自己的DNA里的,比如贵校全 新的办学理念和课程理念等。您是分管教学与课程建设的常 务副校长,与学校整个团队一道,肩负着学校教学创新的神 圣使命。据我所知,您一直在带领师生探索借助互联网实施 统整项目课程,“互联网+教育”或者说“教育+互联网”行 动早在去年便已经列入了您个人的“行动计划”。那么,您 心目中的“互联网+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又能给贵 校带来怎样的前景? 唐晓勇:“互联网+”已经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和学习 方式的深度变革,同时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 +”时代的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尊重人性、重塑 结构、连接一切、开放生态等,带给我们教育更多的启示。我们需要赋予学生、教师、教学、课程等教育核心元素一些 新的内涵;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应该进入教育的深处,与学生 的学习深度融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互联网+”时代 的教育需要有互联网思维,需要用互联网技术来聚焦“互联 网+”的时代特征,把链接世界、学生中心、跨学科学习、 掌控学习、混合学习、群体智慧共享、学习共同体、技术支 持学习、个性需求、云学习等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学习的变革 当中。

我校从课程层面思考“互联网+”时代的课程创新,营 造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生态,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底层支 撑作用,构建“统整项目课程体系”:让学习与生活联结, 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让学生 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促发深度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 展。从课程层面思考学校变革,从未来社会需求培养学生, 是我校现在和未来不变的追求。

我校基于“互联网+”的统整项目课程,特别关注学 习的主体——学生,充分考虑“互联网+”环境下儿童的特 点,即“数字原住民”的特点,把儿童放在“互联网+”的 背景中来认知,努力构建适应儿童未来发展的“未来课程”, 注重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有效融合,并用混合式、融 合式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挑战式学习,以此培养儿童 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在实施“互联网+”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发挥技术的“沟通媒介”和“脚手架”作 用,努力为师生搭建沟通平台,提供支架工具,让互联网技 术成为学生问题解决的工具,以此支持学生的学习变革。

未来的南科大实验学校将始终把“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 关键能力”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用互联网思维引领课程发 展,用互联网技术促发学生的创新学习。

记者:据我了解,贵校的统整项目课程与我们传统意义 上的综合实践有某种程度的相似,双方都有“课程统整”的 意识,只是贵校的“统整项目课程”走得更深更远。请问贵 校统整项目课程的精确内涵是什么?它的“前世今生”—— 由来和未来究竟是怎样、会怎样?它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什 么明确的区分,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这两种课程形 态之间的关系?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学校课程主要有程序型课程和项目 型课程两种课程形态。“程序型课程”是按照“目标—达成 —评价”的流程来组织教学,主要聚焦于知识的传授,让学 生被动地接受记忆性的知识。我国虽然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 新课程改革,课程形态和教学方式有所变革,但程序型课程依然是我们的主流课程形态。“项目型课程”是按照“主题 —探究—表现”的流程来设计的,是一种统整式的跨学科学 习,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整 个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因此,构建 统整项目课程的重点是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具体实施统整项目课程时,我们主要以学科课程为基 础,聚焦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目前,我们的统 整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学科为基点的学科内的统 整,包括学科内的横向与纵向统整;
(2)以课堂教学为载 体的跨学科教学,即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科教师合作上课,用 各自学科的表达方式聚焦于同一教学主题;
(3)以某一学 科主题为切入点进行的跨学科统整,不同的学科用不同的学 科方式表达,聚焦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4)以某一种 综合学习主题为切入点超越学科的主题统整,各学科用各自 学科的方式探索,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关于课程模式, 我们还在不断探索,不断丰富,这是一个逐渐形成和不断丰 富的过程。不过,无论课程模式怎样,我们的宗旨不会变, 那就是,聚焦于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素养的培养。

统整项目课程是基于传统学科课程,又超越学科课程的。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校“语文统整项目课程”旨在突破语文 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阅读的基础上,用专题(主题)把语文学习拓展、外延的各种任务统整起来,把语文学习与社 会实践、探究学习以及社会对学校提出的各种要求统整起来, 把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学习内容统整起来,让数 字技术深度融入语文统整课程之中,以支持社会对儿童社会 化的要求,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阅读—实践—交流”是 我们实施语文统整项目课程的三个重要环节,即“文本阅读 →实践探究→成果交流”。在“文本阅读”环节,通过对一 篇或一组课文的阅读,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专题或主题理解、 品味、把握,获得学习与研究、搜索与浏览、欣赏与评价的 经验,并把深入钻研中得到的种种经验迁移到整本书的阅读 当中,在“举一反三”中吸取有用信息、获得学习能力和知 识经验,同时在文本阅读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或者感兴趣的 主题。在“实践探究”环节,师生筛选阅读中引发的问题, 开展基于真实世界的探究性学习:通过调查、访谈和思考, 最终形成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通过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学 会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进行言语表达,培养问题解决和实践 动手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在“成果交流”环节,学生以小 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探究报告或者电子作品式样的语文学习 成果,在汇报交流中培养写作及演说等能力。我校语文统整 项目课程,始终把语文目标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跨学科学 习中,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在学校层面,我校主推超越学科的“主题拓展视角”的统整项目课程,每学期每个年级确定一个课程主题,以“主 题—探究—表现”的流程来实施课程。“主题”的确定是建 立在学生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基础之上的,是学生感兴趣的, 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用于解决真实问题的。在课程实施过程 中,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课程中的“小主题”进行探 究体验式学习。教师之间需要跨学科合作,并以“小主题” 为单位承担课程教学。通过打破班级边界、课程边界和教师 边界,统整项目课程始终保持开放状态。“探究”环节是课 程的主体,师生围绕“主题”,借助数字技术,从不同的学 科视角进行探究式学习。不同学科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完 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达成相关的学习目标,如:语文聚焦于 阅读、写作、表达、剧本创作,数学聚焦于统计、制图、计 算,美术聚焦于设计、绘画、手工、绘本创作,英语聚焦于 绘本阅读、词汇积累以及口语表达,等等。也就是说,不同 的学科在完成同一课程任务的过程中要达到提升本学科学 科素养的目的,进而实现一举多得。“表现”环节就是让学 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 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展示一定要聚焦学生,让学生来“表现” 自己的作品。

记者:关于课程改革,贵校走的是一条崭新的“统整” 道路。对于我们广西的多数学校来说,学科课程改革还处在 有效、高效的耐心与精心的研磨阶段,比如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用基于云技术的翻转课堂实施课程改 革、建设智慧校园、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全人发展,等等。

可以说,大家的目光其实都已经落在了“人”的“面向未来” 的发展上。只是,贵校的统整项目课程,在课程实施的全程 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中心”地位,更加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化 学习和表达,而不是简单的“学生是课堂主人”这样的“主 体”地位,比较而言,贵校所选择的道路似乎更加纯粹—— 我指的是在排除“应试”的弊端方面。请您对我们广西有志 于教改的一线教师们说几句鼓励的话,好吗?所谓“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寄语,我们的教师需要您这位“先行者”的 激励和鼓励。

唐晓勇:近年来,广西的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卓 有成效。我对广西柳州的教育比较了解,柳州是全国最早推 进“互联网+”教育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当年“都乐网”所 引发的“博客教育现象”,在全国很有影响力。“条条大路 通罗马”,应该说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多种途径 和方式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即“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

广西人杰地灵,有很多有思想力、行动力的老师,这是“互 联网+”时代开展课程改革的宝贵资源。在“互联网+”时代, 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具备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和主动学习的愿望,用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我们每一位教 师的起点应该都是一样的。实践告诉我,“用简单的技术实现丰富的学与教的过程”是当前一线教师的需求。因此,广 西的老师借助互联网开展教与学的变革,开展像我校这样的 统整项目课程实践也是很容易的。在这里,我把伴随我和我 团队成长的座右铭——“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改变”分 享给广西的老师们,与大家共勉,请相信行动的力量,坚持 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