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 教学活动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必 须为下一代的未来着想。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 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实践、去 总结,以促进他们心理和智能和谐发展。1、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发现是创新的先导。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 去发现;
自己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 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用心地给学 生以垫脚石,替学生铺好路,架好桥,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 去发现问题,去探求知识。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 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要善于等待,不轻易替代。
例如低年级学习“十几减九”,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 学具操作。先让学生各自拿出11根小棒,然后从中去掉9根;
接着要求学生拿出12根小棒,然后再从中去掉9根;
观察比 较,自然凸现出差比被减数的各位多1。接着让学生再拿出 13根,然后还从中去掉9根。以此类推,巩固刚才的发现。
并从过程中悟出为什么差比被减数的各位多1的道理。这样, 既培养了他们操作、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又使他们看到 了自我主体的现实价值,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有利于课堂学习中学生主体的培养。
2、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 算蛮干;
单纯的想,只空想;
只有将操作,思维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操作的目的。”学生的操作过程是他思维过程的体 现,是培养他们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操作或 与同桌共同操作,怎样快速而又准确的从1数到100,通过操 作他们发现可以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也可以10个10个 的数,其中小朋友们2个2个的数最简便。把教学活动的形式 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锻 炼了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让学生自己去讲解。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而在于能让学 生主动探索,去求解。如果教师一味去讲,学生就会处于被 动地位,主体性没有了,素质培养就落空了。鉴此,在教学 过程中,凡碰上一些适宜学生自己去探索的内容,就可采取 先出示结论,再让学生探索道理的方法。例如教学28+6=? 老师即直接在黑板上写出得数“34”。接下来,给每个学生 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参与,说 出其道理,验证得数“34”的正确性。学生有了主动权,课 堂上顿然活跃,大家敢讲、愿讲,各抒已见,大胆创新,说 了一大堆道理。
计算策略多样化,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道理。这就使其主 体精神,创新精神,思维能力乃至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4、让学生自己去小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 自己去小结,不仅能及时地反馈信息,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教学人 民币的计算题后,学生小结时,我这样引导:“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当学生说出学会了怎样计算人 民币的加减时,我并不就此罢休,接着问:“计算以后你们 又有了什么新经验?”,让学生说出要随时注意边看边想、 边做边想。并问:“‘看’要看什么?‘想’应想什么?” 不仅总结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就 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因而他们的成功则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