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情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暗示情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暗示情景 阅读教学 运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 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 们发现阅读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得无精打采,在课堂 上总是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状态之中,甚至有不少学生 会感到紧张与焦虑,有一种压抑感。你说这样的阅读不是高 耗抵效吗?能达到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目标吗? 那怎样能使学生达到充分的自我发展呢?我采用情景 暗示,学生的显意识和潜意识处于积极和谐的相互作用状态 时,学习效益就会成倍提高。这里所谓的“情景暗示”,是 指通过一个情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未意识到的刺 激影响作用,特别是对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含蓄、间接的 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 情景暗示怎样运用使得阅读课堂教学能开发学生的个 人潜力呢? 一、创设暗示情景,激活学习动机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创设生动有趣的 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相统一,这样 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掘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精神愉快 的气氛中,不知不觉激活学生的情感。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
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多种暗示 的方法优化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课堂导入是创 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教师 一登上讲台,有些学生能很快调节心理状态,但也有部分学 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心理转变。这时,教师能创设有趣的情 景,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则会由此 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 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 了良好情感基础。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微笑》这一课,她是这样导课的: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个神奇的袋子(出示袋子), 袋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笑,你知道有哪些笑呢?你来表演 一下? 这位老师运用神秘的袋子,创设了这样暗示情景,一下 子就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自 然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当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科技手段,创设暗示情景。比 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先播放地震的画面,里面配有 的强烈的声音给人造成听觉刺激,这种刺激形成了心理反映, “地震中的父与子将会是怎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迫切地 走进文本 。
2、运用暗示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 这种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 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无意识的最有 效手段――暗示情景,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 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比如教师朗读《詹 天佑》一文中“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 施工的铁路干线”。只要教师重音暗示“第一条”“完全” 几个词语,学生就会产生自豪感,受到情的感染。这种暗示 教学,可以摒弃直陈道理的琐碎分析,让学生在暗示中进入 “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
? 文章是有情的,教师理应做有情人,成为文章与学 生之间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如教《长城》时,我把自己神游 长城,犹如亲临其境的体会暗示给学生,学生结合电视剧、 科学幻想等描绘,再造想象了极丰富的画面。其中一个学生 给老师讲了三游长城的经过:前世的他被秦始皇抓为劳工, 惨死在长城外,冤魂目睹了孟姜女哭倒长城……今世的他游 览了美丽如画的长城……显然,该生借助情景暗示摆脱了自 己狭小生活圈子,形象地掌握了自己不曾感知或无法亲自感 知的事物。
3、延伸暗示情景,激起学习情感 ?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两条信息交流回路, 这两条回路都有各自的信息和信息载体。当知识回路和情感回路都畅通时,总流量最大,处于教学的最佳状态。同时, 我们应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延伸暗示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根据不同 的课文,让学生当当小导游、解说员、考察家、小诗人、童 话故事的我等,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文本同时也 洒脱地超脱文本。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习了《太阳》和《太阳的 话》后,运用暗示性情景延伸,进行“笔下生花”训练。
师:同学们,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 世界,面对博大无私的太阳,你最想对它说什么?请用上 “你”。
生:太阳,我感谢你!是你让我们拥有了百花争艳的 春天,是你让我们拥有了赤日炎炎的夏天…… 这样,学生在融入角色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促使学 生带愉悦的心情学习,并发展他们的潜力,张扬了学生的个 性。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 运用暗示原理,以多种多样、含蓄间接暗示性情景,影响学 生心理行为,充分调动和发掘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 精神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参考文献:
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 张立红.《现代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M]. 浙江大学出 版社 1995年 汪潮.《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M]. 杭州大学出版 社 1999年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