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抗日故事大全【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

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

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 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篇1:赵登禹 宁做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 有时,历史会是巧合;有时,历史会是一种必然。

巧合的是,同样是率部奋勇抗日以身殉国的着名将领,赵登禹和佟麟 阁的牺牲日是同一天——1937年7月28日;而必然的是,他们坚定的信念从未动摇 过,那就是“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沿着历史的足迹,再次走近卢沟桥。宛平古城墙上的弹孔经历岁月的 洗礼已斑驳不堪,但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当年的战火硝烟;桥上的两排石狮子静 静伫立,仿佛在回忆那段抗日英烈前赴后继、浴血疆场的铁血故事。

在宛平城东面不远处的西道口,有一座墓地,抗日名将赵登禹便长眠 于此,和不远处卢沟桥南路的热闹不同,这里显得很安静。“抗日烈士赵登禹将 军之墓”,只有简单的11个字,却概括了他英勇壮烈的一生。

赵登禹自幼因家中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就拜师习武刻苦练功,武 艺超群。1914年,年仅16岁的他投身冯玉祥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落入日寇魔掌。国家灾难、民族耻辱,震撼着广 大爱国官兵。当时,国民革命军第29军的武器装备非常简陋,枪械严重不足,于 是他们自制了一批大刀发给战士们。时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的赵登禹还 身先士卒给大家做示范,演练大刀劈杀要领。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3月初,日军铃木师团抵达喜峰口。喜峰 口是长城防线上一个重要关口,对确保平津、华北的安全至关重要。经第29军军 部研究决定,任命赵登禹为喜峰口前敌总指挥。

喜峰口易守难攻、险要天成。赵登禹率部与铃木师团展开了惨烈的争 夺战,喜峰口几度易手。为了削弱日军的武器优势,3月11日晚,腿伤未愈的赵 登禹组织三个团的敢死队分路夜袭喜峰口日军营地,临出发前他的一番战前动员 慷慨激昂:“抗日救国,是我军人天职。只有英勇杀敌、不怕牺牲,才能挽救祖 国危亡……”此次夜袭砍杀日军千余人,炸毁大炮18门,中国军队取得了自九一八 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日本鬼子夜半身首异处,孰能不胆破 “之后俘虏日本兵时,总会发现脖子上多了一层铁围脖,据说是用来防备第29军 将士的大刀片,那大刀砍下去时直冒火星子。”赵登禹将军的女儿赵学芬回忆, 这场大捷让父亲率领的大刀队一战成名,后来作曲家麦新创作了《大刀进行曲》。

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全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加速向华北派兵。7月27日夜,日军 从北平、天津等地向第29军阵地发起全线进攻。第29军各部队顽强抵抗,战争大 规模升级。7月28日上午,军长宋哲元任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地区部队总 指挥,赵登禹召集在南苑的各部官长开会,鼓励大家说:“军人抗战有死无生, 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第29军将士伤亡较大,日军从东、西两侧攻 入南苑,双方陷入肉搏战。赵登禹临危不惧,指挥第29军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 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

不久,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赵登禹指挥部队后撤到大红门一带。凶 残狡诈的日军窥出了他们的意图,抢先在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架起机枪封锁 道路。

赵登禹乘坐的车子行到大红门附近时被炸毁,他身受重伤,警卫劝其 撤退到安全地方,但他坚决不肯,继续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

突然,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赵登禹醒来后含泪对传令兵 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北平城中还有我的老母,你回 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儿子为国而死,也算对得起祖宗了。”赵 登禹说罢壮烈殉国,终年39岁。

为表彰赵登禹抗日杀敌、为国捐躯的功勋,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 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抗战胜利后,原第29军将领何基沣专程赶到北平,将 赵登禹和部分第29军阵亡将士忠骸,迁葬于卢沟桥畔的西道口。1952年6月,毛 泽东主席亲自为赵登禹家属签发了第80号烈属证书。

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篇2:抗战英雄左权的故事 左权(1905——1942),号叔仁,曾用名左纪权,湖南省醴陵县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

抗战英雄左权的故事:革命生涯 左权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 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第5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治委 员、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作战和长征。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 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 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抗战英雄左权的故事:以身殉国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5月25 日,他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 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左权是八路军在 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 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并亲 自为他写下了荡气回肠,彪炳史册的悼诗: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为纪念左权将军,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根据辽县 人民的强烈愿望,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和彭德怀 抗战英雄左权的故事:艰苦朴素 左权将军戎马一生,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他勤俭节约,艰 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后人继承和学习。

1940年前后,日本侵略军对我解放区实行“三光”政策,在这个节骨眼 上,太行山区又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左权将军一面 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带领干部、战士开荒生产,减轻 人民负担;一面带头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当八路军总部来到辽县麻田村时,左权将军听说民房不宽裕,就主动住在村中的一座小庙院里。从老乡家借来一张旧 方桌,靠山墙用门板支了一个床铺,上面放着他仅有的一床薄薄的被褥,后墙上 挂了一张画满红箭头的军用地图,窗台上摆了一大摞书,就布置好了他的寝室兼 办公室。

左权同志自我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工作可以比别人多做,生活 却不能比别人特殊。”炊事人员看着左权将军因工作忙累,身体一天天消瘦了, 就把部队喂养的鸡杀了一只炖好,给左权将军端去。可是,他却悄悄的送给了伤 病员吃。当伤病员又给他送回来时,他就生气的说:“你们在抢林弹雨中爬来爬 去,挂了花,流了血,多吃点肉,养好身体,多杀敌人,不等于爱护我军吗”左 权将军就是这样,别人送给他的食品,他却不轻易吃一口,总是送给别人。

有一次,左权将军的袜子破得实在不能穿了,脚后跟补了三四层,再 也不好补了,勤务员带着请示的口气对他说:“参谋长,用这个月的津贴费买两 双袜子吧!”原来这位有着赫赫战功的名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每个月才有5块 钱的津贴,买了袜子就不能吸烟了。当时,战事频繁,除了战斗,每天都要熬夜 工作。因此,烟似乎比袜子更需要些。他便决定:再想想办法,对付到下个月再 说。

几十年风雨春秋,70载沧桑巨变。左权县人民永远缅怀将军的丰功伟 绩,始终秉承着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光荣传统,在几代人的拼搏奋斗 下,使得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全县人民在将军精神的感召和鼓舞 下,正朝着努力建设“能源工业强区、核桃产业大县、山水宜居名城、特色旅游 胜地、和谐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行…… 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篇3:抗战史上最耻辱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若是提起中国抗战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一场战役,无疑是史上称之为的 中条山战役,也称作晋南会战。这场战役,国军被俘三点五万人,遗弃尸体四点 二万具,而日军仅被打死六百七十三人,负伤二千二百九十二人。连蒋介石这个 国军的总司令也不得不承认,晋南会战是“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中条山战役,又称晋南会战,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这是抗日战争进 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大规模对日作战。

百团大战之后,遭到重创的日军更加认定深入其后方的八路军是华北治安肃正的最大癌症,必须集中全力予以剿灭。但是中条山地区近二十万国民党 军队的存在,牵制着日军三个师团,如果首先将其消灭,日军即可自由行动,那 时候就可以全力对付共产党的八路军,因而决定发动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紧靠晋、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和黄河大转弯 处北岸,东西约一百七十公里,南北约五十公里,是华北沦陷后中国正面战场在 黄河以北所保有的唯一较大而突出的阵地,东至太行山、太岳山、西接吕梁山, 向西屏障潼关,西安、向南护洛阳,向北接同蒲路,是华北、中原和西北的战略 枢纽地带。

中方守军十六师,约十五万人。日军六个师团,近四个混成旅,三个 飞机飞行团,总兵力约十万人。

中国守军有利条件还是很多。中条山附近一直是双方自内战爆发之后 的前沿地区,在战役爆发前的三年之中,互相对峙。但是国军一直没有修筑较好 的防御工事,到战役爆发时,才仓促应战。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的日军在 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

从整个战役来看,“中国守军处处被动挨打,毫无积极主动精神可言, 有利条件荡然无存,甚至没有还手之力”。

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兵力机动和补给运输均感不便,各部队均无粮 食储备,正式开战仅四天,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就致电蒋介石,说“大军 已绝食三日,四周皆有强敌,官兵空腹血战,状至可悯,若不急筹办法,恐有溃 散之虞。” 武器装备落后,炮兵极度缺乏,日军拥有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五 百门,而中国守军平均每师只有一门,根本无力封锁山口道路,更别谈打破日军 封锁。

日军空军威胁极大,交通线、通讯联络经常被切断,作战第一天,师 以上司令部多数被袭击。日军进攻中大量使用毒气弹,使中国守军无法坚守,难 以长时间与敌周旋。另外,守军各部队待遇不一致,严重影响了部队团结合作。

还有一条兵家大忌,晋南中条山因为屡挫进犯之敌,每谓中条山有金 汤之固,有恃无恐,思想松散,警戒疏忽。鉴于上述双方兵力士气、武器装备等 种种因素,这场战役的结果可想而知。在日军叫嚣“达到了消灭敌军主力的目的,收到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的同时,蒋介石却在哀叹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史上 最大之耻辱”。

然而,这场战役无疑又是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国军参战的十五万军 人竟有四万二千人战死于日军的枪炮之下,而其中死伤的将校军官也不下好几百 人,涌现出像王竣、唐淮源、寸性奇等一批杀身成仁、以身殉国的国军着名将领。

1941年5月9日,国军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王竣,在晋南中条 山与日军作战时牺牲。王竣,1902年生,陕西蒲城人,1924年冬考入黄埔军校。

1929年,在十七路军任营长。1932年,参加“围剿”刘志丹的红军陕甘游击队。1935 年升为旅长。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后,率部担任黄河防务,同日军作战。1939 年,所部改编为第一战区陆军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先任副师长,后升任师 长。1940年春,王竣奉命率部进驻晋南中条山地区。

5月13日,第三军军长唐淮源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浴血厮杀, 战至弹尽援绝,自杀殉国,时年五十七岁。唐淮源,云南省江川县人。云南讲武 堂毕业。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0 年,任陆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五旅旅长。后率部多次同红军作战。1932 年,升任第十二师师长。1936年,任陆军第三军副军长兼师长。卢沟桥事变后, 参加高碑店、易水、涞源、保定等地作战,并在娘子关战役中与日军鏖战,战功 卓着。1939年,晋升为第三军军长。

5月13日,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性奇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激 战,身中八弹,英勇牺牲,寸性奇,云南腾冲县人。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1910 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底参加护国战争,与北洋军作战。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升任陆军第三十四旅副旅长。后曾任陆军第三 军参谋长,湘赣闽三拾剿匪”总指挥部参谋处长等职,参加“围剿”红军的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二师第三十四旅旅长。不久,升任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 奉命调守晋南中条山,坚持四年之久。

梁希贤,陆军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陕西同官人。1941年5月7日梁 希贤率部在夏县泗交至望原一线节节抵抗,出生入死十余次。9日,退到台寨村 继续抗击日军。最后,梁希贤见全师伤亡殆尽,遂投黄河殉国。

陆军第二十四师少将参谋长陈文杞,福建莆田人。7日,日军向守军 阵地施放毒气。9日下午,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继续与日军展开激战。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文杞振臂大呼:“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率领余部与日军厮 杀,不幸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