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论文
校企合作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论文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 的一种教育类型。当前,高职院校应当在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校企两种德育资源,共建学生 职业素质标准、共建职业体验育人模式、共建思想政治理论 课(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 团队、共建企业文化研究中心,全面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 革,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 高素质人才。一、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学生职业素质标准 从近年来的企业调研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职 学生在团队合作、开拓创新、责任意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 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是 高职院校的育人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不接轨,高职院校没 有按照企业要求的用人标准去培养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 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应当深入不同类别的 企业进行广泛调研,总结、提炼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 准。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参照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 准,共同构建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并把这一标准作为高职 院校的育人标准纳入思政课课程体系,确保高职院校按照企 业要求的用人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标准是衡 量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尺度。根据育人标准的评价方法的不 同,参照知名企业优秀员工的职业素质标准,可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标准划分为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精神两大类。
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所有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 为准则,是企业用来评判一个员工的职业行为是否符合职业 道德要求的基本标准,其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 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其本质是为企业 和顾客服务。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可以把学生的职业精神 凝练为忠于职守、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勇于竞 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恪守质量、维护安全 等十个方面。职业精神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品质在职业生 涯中的体现,从业者一旦把它内化为职业操守,就能自觉地 外化为良好的职业行为。
二、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高职院校要把在校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 企业员工,仅靠自己的教育资源是很难实现的,而校企合作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因为学生职 业素质的培养单靠“坐而论道”是无法获得的,它必须在企 业一线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中经过反复磨练才能真正完成 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不仅是培养学生 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
高职院校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 模式,参照职业技能培养的标准和要求,在校内建设了“进 校如进场、上课如上岗”的生产化实训基地,根据教学计划和实训项目开展单项技能实训或者综合技能实训(每学期 1-4周);
在校外知名企业建设了顶岗实习基地,根据教学 计划和实习协议开展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高职院校完 全可以依托不同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把思政课的实 践教学与专业课的实习实训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职业素 质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最终把专业课的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成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基地,把在校学生打造成企业员工。思政 课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
校内实践教学要引入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校企双方应当结 合专业课的实训项目共同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 和要求,并参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通过模拟训练与 初步体验,把学生的职业素质内化为高尚的职业操守。校外 实践教学要把实习学生视为企业正式员工,校企双方应当结 合工作岗位的职权与职责共同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 任务和要求,并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开展顶 岗实习,通过工作实践和顶岗体验,把学生的职业素质外化 为良好的职业行为。
三、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实践经验。兼具 上述双重素质,无论是对思政课教师,还是对企业管理人员, 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校企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共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
思政课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 少企业工作经历,也就不可能积累起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实 践经验。如何才能补上这一短板?《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 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 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 团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安排思 政课教师到企业相关部门挂职锻炼,不仅是思政课教师促进 自身发展、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推进思政课 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思政课教师应当 把到企业挂职锻炼视为一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一个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挂职锻炼,思政课教师可以学习新 知,优化知识结构,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思想政治问题 的工作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管理 人员大都具有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在管理工作中又积累了 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 业管理人员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思政课兼职教师根据教学 计划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或定期为学生作专题报告,在学生 顶岗实习期间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 理工作,其现身说法与现场指导更具吸引力和信服力,既能 够有效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实际, 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又能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关 系,优化教学团队素质结构,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
四、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企业文化研究中心 1.学术研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瞄 准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企业文化建设 对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员工 队伍建设的影响与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理 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 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作用等课题,深入开展创 新性研究,构建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形成一批对企业发展和 人才培养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2.人才培养。运用企业文化研究成果,找准企业用人、 学校育人、学生成人的最佳契合点,把企业的用人标准、学 校的育人标准、学生的成人标准有机统一起来,弄清楚企业 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学生 怎样才能成长为企业需要的人,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 法,改革考核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真正培 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就业指导。运用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结合企业年度调 研情况,建设企业信息资源库,介绍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企业的发展远景,发布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聘人计划,为学生 打开一个了解企业和社会的一个窗口,为学生提升职业素质 提供参考依据和经典范例,为学生的职业规划、顶岗实习、 求职择业提供专业化的职场分析和咨询服务。4.社会服务。运用企业文化研究成果,根据企业的用人 标准和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客观公正评 价,并颁发职业素质鉴定证书,为企业甄别选拔人才提供科 学依据。根据企业提出的研究需求,组织策划企业文化建设 的整体方案,协助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总结提炼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高质量的企业文化研究成果, 并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 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