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7篇
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7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但能 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而且 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就以小学的科学课程为例,把“问 题意识”运用到课堂上,不仅是新的课程要求,也能够激发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关键词】小学;
科学教学;
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所谓问题意识,涉及到要素相对丰富,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析、 概括、比较能力更是包括学生的想象、推理、抽象能力,问 题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简单行径,需要一个长期培养 的过程。小学教学工作中,科学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 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问题意识进行学习的创新,获取更 多创新性的学习理念。
1.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举措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是时代发 展的需求,让学生具备更多的创造力。科学这一学科教学的 意义是让学生对自然形成正确的认知,激发学生对自然探究 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对于世界充 满无限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广泛的思考,灵活的操作,让学 生能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式来思索以及探究问题,进而多角 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1.1借助情感教学,激励学生大胆提问、探究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课堂 填鸭式教学模式,更不能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陌生感和距 离感。教师应该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中积极的融入情感教 学,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从 而激励学生能够大胆的对知识世界进行探究。小学科学与其 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异,缺乏显性的情感因素,因此,小学 科学教师更应该积极的去将学科的隐形情感挖掘出来,体现 情感教学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的逻 辑关系,大胆去拓展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情感要素 融入到知识的讲解中,比如科学家将六元素表、八音律表等 来对元素规律进行探究,门捷列夫顶住外界压力,坚持探究 科学最终发明了元素周期表,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敢于挑战 权威、坚持不懈的可贵性,不断的应用于自己的逻辑思维探 究学习中。
1.2抓紧课前时机,营造良好问题意识氛围 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应该确立趣味课堂和效率课堂,让 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在上科学实验课时,一定要注 意课前三分钟。上课前的三分钟如果引导工作做好了,就可 以引起学生整节课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前就提升注意力,形 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毕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 果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能被吸引过来,那么这 个课堂就离成功近了一大步。在课堂开始时,一部分学生有时没有缓过神来,注意力可能还在上一节课间的休息当中, 注意力还很分散,不能及时集中注意力。这时就需要教师将 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比如教师在授讲《校园的植物》这一 章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刚才课间看到了什么呀?” 快速让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向课堂所讲的内容转移;
同时教师 也要让学生踊跃发言,比如说他们看到了小草,那么看到的 是什么草?学生如果不知道,就可以跟学生细讲,以此来拉 开课堂的序幕。就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投入到 学习中去。一个班级的课堂氛围与课堂凝聚力,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了一个班级教学的成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活动时,就可以循循善诱,慢慢让 学生去理解和去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达到听课的最佳状 态。同时也可以加快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 爱说、爱唱、爱玩和爱表演等性格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学生 表演关于大自然的节目,并且每节课前三分钟之前组织学生 唱歌,也可以组织谜猜或者绕口令等活动,开发学生的非智 力因素,引导学生关注科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学 生分心。
1.3巧妙进行课堂引导,启发学生创新开拓 有效的课堂引导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能 够让学生形成独立思索的良好习惯,能够进一步强化拓宽学 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活动从“教”到“学”的 变化,教师可以将一些枯燥抽象的科学知识进行创新化的连接与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趣味化的口诀或者图表的协助下更 容易的理解并且记忆。例如,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课程内容, 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四个主体轮廓图,让学生进行仔细的比较, 创新性的思考来拓宽思维的广度,学会自主的总结探究思索 的结论,能够让学生在思索的阶段不断联系已有的知识储备, 能够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水平,在探索小学会创新,在实践 小学会拓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再是纸上谈兵,更能 够避免固步自封以及思维僵化的不良情况的呈现,甚至可以 让学生能够学会将问题进行逆向思维思考,打破思维定势, 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总结 小学科学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探索性的学科特征相 对明显。科学学科学习更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 与此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小学科学教 师应该立足于学科特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实 施情感教学以及进行巧妙课堂引导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问题 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小学科 学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以及优化,一切为了学 生更好的发展而不断努力,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宗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完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7):15. [2]彭光全.问题意识引领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探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08):95.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前概念转化策略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 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 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 等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走近科学课堂之前,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基础,有着自己合理的认识与理解, 这种认识、理解可以称为“初始想法”,或称为“前概念”。
学生的这些“前概念”,与教学中所要呈现的科学概念相比, 有的是相一致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冲 突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梳理学生的“前概念”,根 据错误认知、残缺认知、肤浅认知、零碎认知等不同类型, 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一、弃伪从真,将错误的认知“科学化”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事物的观察不够深入,常常会 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形成了许多错误的认知。这些 错误的认知,可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就 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对这些认知进行梳理,弃伪从真,实现认 知的“科学化”。例如,教学《地球的形状》一课,虽然通 过视频播放、地球仪演示、模拟船进出港实验等活动,能够 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但是“我们明明看到的大地是平的, 地球怎么会不是平的呢?”,其中的道理学生难以理解。我因势利导,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让学生用3个不同大小的 球模拟大小不一的“地球”,用一根长竹片模拟眼睛看到的 距离。实验中,我让学生把竹片分别紧贴着球表面弯一弯, 肉眼观察竹片的形状,学生很快发现:球越大,竹片越平直。
由此类推,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所以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大 地几乎就是平的。通过实验、推理、解释,学生头脑中顽固 的错误认知被打破,建立了正确的科学概念。
二、补缺纠偏,将残缺的认知“完整化” 学生已有的认知中,有一些并不存在科学性错误,只是 与教学中所要呈现的内容相比,在完整性方面还有着局限与 不足,这就要求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缺陷”,选择恰当的 教学点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补缺纠偏,将这一部分残 缺的认知“完整化”。例如,教学《果实与种子》一课,对 于苹果、梨子、葡萄这些水果,有着明显的果实构造――由 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学生们都能轻松分辨出它们属于果 实。但是对于花生、番茄、香蕉是否也属于果实,学生们表 现出迟疑。于是,我明确告诉学生,果皮不全是软的薄的, 花生的果皮就是那层硬壳,它属于果实。把番茄切开,可以 看见胶液中大量白色的籽,那就是番茄的种子,它也属于果 实。香蕉也具备果实的特征,只不过它的种子已经变异,现 在我们看到香蕉中一排排褐色的小点,就是已经退化的种子。
通过学习,弥补了学生原有认知的局限与不足,形成了较为 完整的科学概念。三、寻根问源,将肤浅的认知“深刻化” 现行科学教材中,有着相当比例的内容,学生在课堂学 习之前,已经在生活实际中有所接触,或者从书籍、网络、 电视中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对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知之 甚少。这就要求教师追根溯源,将学生这些一知半解的认知 深刻化,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 如,教学《加热与冷却》一课,我让学生说一说在家中烧开 水观察到的现象,有同学说:“开水快开时,水会跳起来, 会发出响声。”有同学说:“开水开了,会从壶里溢出来。” 我追问道:“水刚倒进壶里时,有没有响声,有没有溢出来?” 学生们异口同声:“没有。”我趁热打铁:“你们想知道是 怎么回事吗?”整节课,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体验“热胀冷 缩”这一更深层次的知识与概念,主动而快乐地构建着新概 念,课堂效果非常好。
四、融会贯通,将零碎的认知“系统化” 信息化时代,学生头脑的财富异常丰富,只是这些财富 大都还呈分割状态,需要教师筛选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已有 认知,加以整合与优化,进行融会贯通,将零碎的认知“系 统化”,为更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服务。例如,教学《动物 怎样繁殖后代》一课,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植物繁殖的方式, 生活中也能获取诸如鸡鸭生出的蛋可以孵出小鸡小鸭等知 识,但是很少有学生会把植物的繁殖和动物的繁殖联系到一 起,系统地探索生命繁殖的秘密。因此,教学中,我出示了鸡蛋结构图,引导学生将之与种子内部结构进行对比,推测 鸡蛋中的卵壳、卵白、卵黄、胚盘在繁殖发育过程中相当于 种子中的哪个部分。学生已有认知被激活,对学生认识卵的 内部构造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促 成学生系统认识生命繁殖的特征与意义。总之,教师应尊重 学生认知的起点,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选择合适的转化策 略,将学生错误、残缺、肤浅、零碎的“前概念”建构成正 确、完整、深刻、系统的“科学概念”体系,可以起到事半 功倍的作用,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所谓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指的是跳出常规和传统的教育 模式和方法的局限,通过提高知识的综合性和科学性,来展 开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在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下,更注重学 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STEM这种新型 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四 方面的主要特征,因此,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更加有 利于我国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达成 和教学实践的落实。
二、STEM教学理念的发展概况 STEM的教育理念最初是由美国提出的,最初的目的是为 了解决国家在科技领域人才极度匮乏,为了积极培养国家的 科技人才,进行了教育理念上的转变,主要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大的方面入手,提高和考察科技人才的综合 素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STEM教育理念在美国的发展 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一个专业的教育师资队伍,它的优势 也越来越显著地体现出来,因此,才从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 领域逐渐延伸到了美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中。
三、STEM教学理念的主要特点 1.学科整合STEM教育理念的重点是各个学科的融合和 联系,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各学科分门别类的教学方式来说, 各学科的学习虽然在针对性和专业性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但是也存在着学习内容单一,掌握技能和综合理论知识有限 的问题,而STEM理念的提出,弥补了这方面的教育短板,它 更注重学生在学习到文化理论知识后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侧重于如何运用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从问题的各个层面和角度与对应学科有机结合,最终达 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实践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多倾向于 形象思维和直观感受,这正好与STEM的教学理念中注重学生 的亲身体验和实际应用的特点相适应,为了使学生在实际中 切身体验到所学科目的实用性和科学原理,STEM教学理念着 力于从知识学习后实践出发,在课程设计上通过让学生参加 真是直观的课程体验来加深学生对学科的理解。3.思维发散 STEM教育理念提出一个教学项目时,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 流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提出学习目标任务,其次是计划学 科项目实施方案,再次是具体进行项目实施,最后是进行有效的沟通反馈,学生在这个教学项目中主要的角色是项目的 主要参与和设计者,要解决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项目中的 问题,就需要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中去分析思考,最终 找到一个解决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4.团队协作精神基于 STEM教育理念强调学科的融合性,而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上 来讲,即便是对一个综合能力很强,个人学习能力很强的人 来说,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 小学学科的教学,更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团 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另外,STEM教育理念所强调的团队 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将这种配合延伸到教师、学生家长和学 生的原生家庭中去,这种教育理念在学生中的应用和渗透, 离不开教师、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协作与配合。
四、STEM教学理念的应用实例 1.人教版小学科学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课题 中,有一篇课题是《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在讲解这篇课文时, 老师分别带来了木质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的物体各一 个,然后他向学生提问,大家小时候都玩过扔石头的游戏 吗?同学回答:“是的”,接着,老师又问:“那石头扔进 水里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会沉进水里。”老师接着 说:“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带来的其他几个物体放进 水里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想。”然后教师就引入了当 堂的研究主题,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学生儿时的一个游戏 引起了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又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引出了其他的研究物体,也引起了学生对未知情况 的探索和研究兴趣。2.北师大版小学科学在北师大版小学科 学五年级下册《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的课题讲解中,老师先 把这个课题当作一个问题向同学们提出,这时,同学们就开 始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季节产生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 温度的变化”,有人说:“是因为地球的转动。”这时,老 师又提出,那地球转动和太阳的升落有关系吗?这使学生产 生了疑问并陷入思考,接着,老师拿出一些模拟实验工具, 对四季产生的原因通过实地模拟向学生直观展示。在这个案 例中,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主观意见和看法沿着学生的思 路进行教学引导,再进一步为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主动思 考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对整个科学原理的理解。
3.苏教版小学科学在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课题中 有一篇《校园里的植物》,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具体 地观察到校园里的植物,老师把教学的场所从课堂转移到了 校园里,同学们走近校园里的植物,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它们,老师这时提出问题:“校园里的植物都有什么啊?有 多少种树?多少朵花呢?”每个同学的回答都不同,教师这 时候建议同学们分头观察,再给出答案。在这个案例中,老 师通过转换教学场所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并且通过多重的 提问提示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总之,STEM教育理念 是我国新课标实施和教育体系不断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和 运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小学科学 教育的实际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思维,制定出一个 科学、完备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为小学教育的发展不断努 力。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涉及知识面广, 科学性强。小学科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 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在小学课程中的 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科 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教学内容的不断更 新使得教学方法的策略选择更加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 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科学教学;
方法;
策略 一、前言 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系统的认识程度不足 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与其他教学方法分开,也不是 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内容的叠加, 而是一种复杂的教学体系。在主要的科学教学方法中,教师 没有意识到小学科学的教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能与其他 课程独立开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机械式 教学方法,表明教师并不能理解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本质。(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落实不到位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 教学模式,很少创新教学方法。当教师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 一般很少考虑它的实用性。运用一套方法去教授所有的课程 内容,必然会造成课堂枯燥无味,缺乏探索性,其实学生对 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看法,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 实践性操作强的课程,他们渴望探知,渴望每节课都能带来 不同的体验,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科学教育课 堂缺乏兴趣,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 该关注到这些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 法。
(三)教师的创新能力上存在不足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科学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能力 要求越来越高,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束缚, 创新能力不足,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照本宣科, 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 他们来说,完成教学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教师没有充分利用 资源的整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们很少开展实验操作活 动,偶尔的活动也是利用简单、落后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学 生已经很熟悉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这 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 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三、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应注意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不断寻 找新知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去理解和吸收知识,以加深知识 的掌握和应用。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优化科学教育的方法,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时间 进行思考和学习,同时,教师应还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学 习水蒸气时,可以让学生对着玻璃或镜子吹气,这时候提出 问题,为什么呼出的气遇到玻璃会变成小水珠,教师接下来 可以引入气体遇冷变成水珠的原理,既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学 习的乐趣,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组织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多个学科的知 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 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可以发现 所学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从而深化自己的应用技能。
为此,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教 学方法,通过比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自 己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等。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科学知识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知识的联系与差异,从而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动植 物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发 育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详细记录,并让他们描述 观察到的与书本上学到的有何不同,同时结合其他学科中学 到类似的知识,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实际知识与 教材知识的比较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的 知识更全面,更深刻。
(三)充分发挥科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补充和解释, 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帮 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理论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 师应多开展实践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可以满 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教育的关 键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要让学生具备丰富 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参与性。在实践操作的过 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师也 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实验,让学生操作。实践教学既能让学生 学到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广大 教师重点对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科学事业的健 康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优秀教学经验, 加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 的巨大影响[J/OL].艺术科技,2012,9. [2]索南措.浅析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策略 [J].考试与评价,2017,(08):99.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科学教学逐渐 得到学界的重视,但与语文和数学等学科相比,还是不够重 视,这说明社会和学校还没有深入意识到小学科学学科的重 要性。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科学的教学方 法,旨在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共同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 水平。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方法;
探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也有所 提高,但与时代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需要我们 小学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态度,不断的总结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动手操作实践的情况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 我。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 识。如学习“温度的测量”时,教师不能嫌麻烦仅仅自己做 示范,要在教会学生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去量一量,这样教师 才能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才能及时纠正,让学生完全掌握 温度的测量方法。如在学习《比较水的多少》时,不但要让 学生学会测量方法,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培 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因为小学生对科学十分好奇,具有 一定的求知欲,需要我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 探究。我在课桌上准备几瓶水,水位高低不同,让学生判断 哪瓶水最多,并说明理由,这时候很多学生都能判断出来, 于是我又把水放在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辨别,这时候学 生就会感觉非常困难,于是引导学生使用量筒进行测量,让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这样也有利于拓展学生 的思维空间。课后我还布置了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做 到学以致用,如到超市观察一瓶液体饮料,先猜测大约有多 少毫升,再与标签进行对照,看一看与自己猜测的是否一致, 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学生比较液体的能力。由此可见,探究 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假设猜想――探究发现――交流 探讨――归纳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精心设 计,善于激发学生善于探索的勇气。二、引导学生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 现问题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侧 重点并不一定是实验探索的结果,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 解决问题,养成学生独立探索的习惯和能力。小学科学的实 践探索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事物及现象提出假设,让学 生进行实验论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探寻真知的兴趣,还可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教师提出,将装满水的瓶子 倒置,结果会怎么样?让学生去猜想假设并求证,这样必然 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会急于动手试一试。在开展实验教 学时,我们也不一定要照搬照抄教材的实验内容,而是要以 教材的内容为为指导,设计与学生更加接近的教学实践。如 在《金属》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时,可以根据教材的情况适当 加入“金属导电性”实验,这样方便学生实践探索,提高探 索兴趣。再如学习“土壤水分”实验,如果器材不足,可以 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土装在透明的塑料袋,然后放在阳光下 进行观察,这时候学生会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了一层水珠, 让学生意识到土壤看起来没有水,但的确是有水渗透进去的。
在让学生自主探索之后,还要进行汇报交流,让学生从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人 数较多,回报的时候可以分组进行,汇报要做到要素要齐全, 包括实验名称、过程、结论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汇报工作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汇报时做到简明扼要,逻 辑清楚,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做好点评,善于发现学生实验 过程的闪光点,要以激励为主,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教学来源于与生活,最终还是应用到生活,我们在 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科 学学科的兴趣。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 这也是符合小学生的心里特点的,如冰棒如何会冒出白色气 体?我们会什么会闻到不同的味道?冬天为什么会下雪? 学生具备这些问题意识之后就会不自觉的对生活现象进行 探究,就会养成勤于用脑的习惯。小学科学教学是与生活实 际相关性最为密切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生活 化教学的理念,让小学科学教学回归生活,为学生创设轻松 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知识,这样 可以使学生逐渐拓展思维,容易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基 于此,我们在小学科教学时也不能局限于教室和实验室,要 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探 索自然界的奥妙,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整个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孩子积极探索,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找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结语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但 现实的小学科学教学在很多学校还是不够重视,这要引起有 关部门的注意,采取措施,加强督促。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从心理上进行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改的要求为目 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郭瑞清.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现代 化,2017(33). [2]赵笑敏.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 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08). [3]沈庆波.提高小学科学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 第六篇: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措施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小学科学课堂较 之从前更加充满活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科 学课程要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 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新课程也对科学教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解决新观念与旧思想, 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现有的开放教学方式,教师的知识传 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的矛盾。
关键词: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
提出问题;
解决问 题;
思考 目前,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兼职教师多、专业化 程度低、队伍不稳定、知识陈旧老化、教育科研能力弱等问 题。兼职教师在任教科学学科以外,同时还兼任了其他重要 的教学工作,精力相对分散,主观上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