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创新
哲学理论创新 掌握哲学理论离不开实践的反复探索,不能脱离实践的能动性,也不能依 赖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成了哲学理论创新的唯一动力,人只能依靠客观世界实 践的结果来对哲学理论进行创新,而且要有正确的思想来支配反复不断的实践探 索,未知世界的吸引力触动着人类的好奇心,纠正错误和不完全性是实践的任务 之一。推动哲学的发展,完善实践的探索,才能良好的发展哲学创新。宇宙混沌的初期,客观世界便存在着。在对自然界的探索中,没有生 物比人类更有发言权。人类对知识的渴望从进化的过程中可见一斑,因为自身能 力所限,不同时期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并不相同,这包括对自然界客观存在 的道理、对自然界客观实践的道理以及对自然界客观空间的融合等等。通过不断 的努力,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人类也寻求到了与自身相适应的能力,开始对客观 世界进行探索发现,逐渐掌握理论、宗教、美术、艺术以及科学等方面的理论, 表达着世界的多样性,让人与世界有了沟通的桥梁和打开未知探索大门的钥匙。
之中,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实践和理论的掌握。人类试图以某种形式来解释某个道 理,述说着它能表达的规律,它可以看到的本质,它是如何通过实践来被证明的。
不论人类赋予了它们什么样的定义,终究离不开实践才能证明它们,才能去谈理 论。无论什么样的定义成的理论都是人们简单的认知,或者说是人类通过反复得 来的经验之谈。这都在展示人类对一切现象的普遍认识,有了认识可以更好的了 解现象的深度和广度,来探索内在的境界本质,哲学或许就是这样而来。似乎哲 学的理论因为反复的实践而产生,又被实践来证明,最后通过实践来发展,最终 走向了成熟。可以说,在对哲学理论的掌握和创新发展上,谈论不能太独立,要 运用与实践的结合,反复的认识、理解、分析。
在哲学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算得上是一面旗帜。从实践出发,得出 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通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理解世界、探索世界。能够对 世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认识、客观历史的认识和自我认知上的认识有深层次的 理解,诠释了在构筑统一、稳定的哲学体系是一件反复实践的过程。实践观点被 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能够贯穿于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全部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一场针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以及科学发展等 全新视野的革命变革,通过实现实践观来对发展中的哲学进行革命。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是哲学理论创新得以延续的基础和动力 一、哲学理论的掌握——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谈起历史的车轮让我们看到了哲学理论的发展道路,车辙清晰,脉络合理。
从诞生到发展总有坎坷曲折,哲学理论同样经历了无数的历练。这种曲折历练同 样是通过人们对实践不同的认识而产生的。著名的黑格尔理论就是典型的“绝对 主义”,黑格尔的结合统一,不是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基础得来的;费尔巴哈 一直认为实践并不高尚反而很卑劣,是一种自私的活动,这种理论充斥在他大量 的著作之中,所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被认定为“旧”唯物主义,他们的 主要缺点就是不能真正了解实践的真正革命意义。很大程度上黑格尔的理论是唯 心主义,他并不认为实践是客观的,而看成是一种精神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活动, 不是物质活动。这样的观点成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脱离了实践本身的能动 性。而费尔巴哈则完全否定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认定实践是一种消极的、 被动的活动,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指引下,强加在客观对象上,使其顺着人类 主观意愿去改变。而与时俱进的唯物主义理论品质需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 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哲学理论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反复发展进行创新, 达到理论与实践同步创新。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与感染力所在。哲学理论成 为科学,并不是不能改变的,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发展创新的,为了不断创新实践, 加强对理论基础的拓展,就要做到与时俱进。
理论与实践的循环。理论的诞生源自于不断反复的实践,而理论创新 的发展又离不开实践创新的脚步,理论创新又可以对实践创新实现反作用。首先, 理论的起源是通过人类进步中不断反复实践,哲学理论成为科学的依据是脱离人 的主观能动性来满足客观事物,而客观事物又能占主导地位。实践是了解认知的 过程,实践是哲学理论创新的发源地,不断变化的发展使得实践成为理论创新的 推动力,慢慢的实践也成为了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理论能够创新,实现创新的 目的又是为了实践,因为能够达到某种要求还是需要不断反复的实践得到。其次, 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能起到反作用,通过理论创新的硕果我们来检验实践创新是 否有效,并能够在发展过程中指导。这样看来,任何时期改造世界的进程中,要 想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要能够解放我们的思想,通过实事求是、思想统一来从实 践出发。从实践出发,面对新情况下的新问题,探索实践规律,大胆解放思想, 完善旧理论,用于接受意见,敢于面对挑战,在学习实践中加强认识。在我国市 场经济建设进程中,思想解放、踏实稳步的对制度以及文化方面的创新起到有利 推动作用。
二、哲学理论的创新——再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谈起 既然要创新,在哲学理论更替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要摒弃旧思想,反对墨守陈规的思想,不能被教条主义所束缚,不能脱离实际,夸大主观能动性, 要在实践中求真相。通过实践活动来创造理论创新的价值,实践活动是人类的基 本活动之一,人作为探索求新的主体,实践作为能动性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中, 人需要通过不断反复的发挥能动性的作用,利用客观理论为我所用。建立在物质 上的人类活动,离不开物质的生产实践,同样,哲学的理论离不开我们对待理论 的态度,我们要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勇于创新,勇于 改正,与时俱进的发展正确的精神状态。不抛弃正确的理论,舍弃陈旧迂腐的思 想,不否定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这样点点滴滴的实践,我们会对哲学理论有个 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有良好环境发展创新哲学理论,对一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民族需要灵魂、需要统一思想、需要改革创新,而哲学理论便是这个过程的 动力。
事物的发展规律要遵守客观事物内在关系的相互作用,而马克思主义 哲学理论的实践观点则认为,事物通过实践能动性表现了它具有的现实性质。实 践活动作为更直观的客观活动所代表的主观能动性,其内在一定是主体运用实践 联系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活动方式。
哲学理论要创新离不开实践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为资本批 判的核心指向,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有了基础结合实践来创新是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在资本社会,在其生产 方式、分配方式以及各种矛盾中爆发,是对资本社会的直接抨击和批判。了解了 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来源,对创新发展存在良好的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的不断实践成了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而理论在实践 中不断创新,再反作用到实践创新当中。哲学理论的一个漫长而又伟大的道路, 掌握哲学理论离不开实践的反复探索,不能脱离实践的能动性,也不能依赖人的 主观能动性。实践成了哲学理论的唯一动力,人只能依靠客观世界实践的结果来 对哲学理论进行创新,而且要有正确的思想来支配反复不断的实践探索,未知世 界的吸引力触动着人类的好奇心,纠正错误和不完全性是实践的任务之一。推动 哲学的发展,完善实践的探索,才能良好的发展哲学的创新。在实践中,利用科 学的角度作为创新的依据,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和误入歧途的几率,想要达到改 善世界的目的,运用科学性的实践很有必要。哲学理论的基础、鉴别都需要通过 不断反复的实践,无论哲学的发展、真假或者生命力,实践都占重要地位,唯有 合理实践才能创新。当然,实践因人的不同任何时间周期下的实践都是有缺点和不足的,看清形式,用于创新,解放思想,规避局限性,在时代的创新中,提醒 自我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保持清醒的认识,实事求是,不妄加猜测,不夸大局限性。不能过于 保守自我封闭,任何时候都要结合实际从实践出发,使客观能动性占主导地位。
由于时代的进步,人类的能力不断增强,对未知的探索逐步加强,掌握和创新哲 学理论的能力也在创新改善,在实践的道路上,需要我们一代代不断的努力。
作者:吕静 来源:华人时刊·下旬刊 201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