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策略综述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策略综述 一、大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高校管理者过分注重专业的实用性,忽视人文教 育的基础性 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是指在大学中,教师通过对开设的 人文课程的讲授,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相 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形成自己的人格和气质,从而学会正确 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一种教育。现 在高校管理者过分注重专业的实用性,忽视人文教育在育人 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我院基础课部“大学语文”课程的 开设为例,“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它对学 生学习理、工、农、医、文、管等各学科起支撑和保障作用。最主要的是“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道德熏陶与思想教 育的功能,拓宽学生视野和改善学生思维品格的作用。教师 通过对该课程的讲授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最终达 到“精神成人”的目的。我院前身为老牌财经类高等专科学 校,“大学语文”课程只对全院几个班级开设,自2010年升 本以来,我院人才培养方案有了一些改变,为全院新生开设 “大学语文”课程。我院“大学语文”使用的教材是东南大 学王步高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简编本),分31个单元, 精讲课文96篇,泛读课文664篇,它涵盖了自《诗经》、《楚 辞》、先秦散文到现当代文学三千多年的文史内容。我院大学语文每周3个课时,每个学期共45课时左右,除去节假日, 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只有三十多个课时,任课教师要在这么少 的课时完成31个专题的讲解,并梳理中国文学史,不仅教师 们抱怨课时太少,连学生们都觉得课时太少,学习不尽兴。
其实相对来说,我院还是比较重视人文课程的,因为就我院 附近几所高校来看,根本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比 比皆是。高校不开设某些人文课程,或者即使开设,但是课 时不能够给予保证,长此以往的后遗症就是人文课程教师上 课应付,学生将人文课程当成副课,任课教师觉得自己在学 院是“边缘化”人物,学生对人文课程更加无所谓。
(二)部分教师本身人文意识不强 有学者概括说,人文教育对教师要求更是相当的高,真 知、真信、真行、真情这“四个真”,是通识课教师的必备 条件[2]。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自身素养对于教育水 平有很大影响。然而有些事实表明,部分高校教师已忘却教 师的“育人”职责,上课就是念教材,已经完全沦落为“教 书匠”。举个例子,教师们上课累了,互相打气是这样鼓励 的:想象着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就掉下一个铜板,多写一个字 多一个铜板。虽说是玩笑,可也看出部分教师对教学的基本 态度。这样的教师对学生完全没有喜爱之意,纯粹把他们看 成赚钱工具,怎么可能去关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样的 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就不够,又怎么会想到通过传授知识提 高学生的觉悟,培育学生道德品质。有的教师虽然不会想着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但是在教学上从不从学生的角度来考 虑方法,他们只顾自己认真备课,完全按自身感受来讲解知 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吃东西、玩手机一概不管,觉得 自己把课上完就是尽职尽责了,至于学生品行方面的教育, 是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责任,这样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 学生消极品格的形成。教师综合素养不合格,学生人文素养 就更难提升。如我院人文课程教师的人文素养全是靠参加工 作前在大学里培养的,来到学校当教师后,再次去接受人文 类知识或者人格辅导技能培训的机会非常少。当前我国高校 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很薄弱,教师素质参次不齐。教 师只教书不育人,缺乏对学生引导的责任意识。“教书”与 “育人”相分离,大大削弱了人文课程教育的功能。
(三)学生受传统教育方法影响,难以体会“无用学问” 之用 人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短期看似无 用,实则影响一生。通过层层考试,终于走进大学,并被认 为是成功了的我国大学生们,一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从小 学开始,对他们的考核就是成绩,尽管现在一些中学对学生 的综合素质有一些要求,但是成绩始终是第一位的。带着这 种观点进入大学后的学生自然会实用主义至上,他们会因就 业需要,集中精力获取那些他们看来立刻能发挥作用的东西, 忙于考各种证书,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对于短时间难以看 出作用的人文课程,应付了事,上课就是为了凑够学分拿毕业证书。人文课程对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提 升其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通过人 文知识的浸染,将来学生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才 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适合自身的抉择。正因为大学忽视 人文知识的传授,学生不明白人文知识这看似“无用学问” 的作用,我们才会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身上看到“老实人吃 亏”的观点,看到现实主义、实用主义的观点,看到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的观点,这些观点影响着学生们的生活状态, 并造成了大学校园浮躁、享乐攀比、颓废堕落现状。
二、改善大学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高校管理者应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合理增设人 文课程 在人文氛围的营造上,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静、动两个 方面来营造。静的方面表现在巧妙构建校园环境。我院自升 本后,在这方面有所提高。走进校园就可以看见我院的院标, 院标后面能看见两排几百级台阶,两排台阶中间的大理石板 上,是院训:正德、厚生、经世、济用;
我院大礼堂前面, 矗立着历届会计系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由四块巨石做成的算 盘;
教学楼前的草地上,摆放着刻有:“感谢师恩”的一块 奇石等等。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刻或名人塑像,对于学院人文 氛围的营造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除此之外,每个学院都可 以建立自己的校史展览馆,每批新生入校,都应到校史展览 馆看一看,给新生介绍学院的历史和培养优秀人才,增强新生入校荣誉感;
当然,在教室、走廊等地方,多张贴一些名 人事迹,格言也是营造人文氛围静的方面的表现;
在动的方 面,学院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团,并给他 们足够的支持。学生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或者说他们身 上的活力,会产生一种隐性的人文气息,让每一位走进校园 的人感受到。曾有一个新闻说报到某个高校在迎新时,新生 进入高校看见的不仅仅是班主任在那里等待他们,还有五花 八门的社团为招人而打的“活广告”。比如说,武术社团的 成员穿着少林服装在表演,书法社团成员在那里挥毫泼墨吸 引新生……,走进这样充满文艺氛围的高校,学校何愁不能 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提高自身人格素质的紧迫感。
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高校人文选修课程门类较少,不能满 足学生的需求。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不一样,人文课程是扩 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去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的课程。所以适当减少学科专业课程,增加人文课程科目, 增大学生选择面,应该是高校在人文课程设置上应有的一个 思路。只有这样,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才能充分领略人类 文化的深奥和博大,得到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喜悦,人 文课程才能帮助学生养成人文关怀的习惯,习得深厚的人文 精神,形成广泛和更深层次的思索能力。
(二)增加高校教师人文知识培训,加强教师人文修养 “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死的东西太多,活的东西太少, 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的东西,这是一种悲哀。大学教育的人文内涵没有得到重视,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 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 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 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 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 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 路。大学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3]大 学生是否具有人文精神,高校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如何具有 重要作用。目前,各高校教师在职进行培训的机会挺多,但 主要是针对专业知识进行再培训,针对教师人文知识方面的 培训非常少,因此,教师自身对人文学习也很轻视,形成恶 性循环,老师没有积极的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打铁 还需自身硬”,教师本身不具备人文意识,怎么教得出具有 人文意识的学生?目前对教师再教育的内容除了“教育学”、 “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现代教育技术”4门课程 以外,各院校对“教师再教育的内容”没有达成共识,但是 显然这4门课程是不够的,在今后对高校教师的培训中,应 多体现积极的教学观、学习观和教师观,强化全体任课教师 的育人意识,增强教师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改变人文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学生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中偏重“教师讲,学生听”模 式,尤其是在谈到理想和精神,老师们不自主地就会往“高 大全”上靠,完全不顾及学生出身背景以及他们自身的感受,这种空洞理论上的灌输,学生听起来根本没有兴趣,甚至会 认为教师迂腐,不合时宜。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对大学人 文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造。人文课程的教学本身应该是 ‘人文’的。人文课程应是欣赏的课程,是老师和学生一起 欣赏经典,所以人文课程的教育应该是朋友式或兄弟式的, 要摆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4],变成对 话式教学。教师除了必要的解说外,要把自己当作与学生共 同探讨的一位参与者,在共同的探讨过程中,接受学生们谈 自己的想法,观点,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有兴 趣去阅读大量的人文作品,并因此学生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 的博大精深,最终形成自己的人文思想观,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世界观。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文课 程我们可以欣赏,可以不求甚解,甚至可以浅尝辄止。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对于人文课程的考核也应与专业课有所区别, 对于人文课程我们可以用传统的闭卷考试,但是在算总成绩 时,平时成绩比重要加大;
其余的我们要根据每种课程的自 身特点,创新考核形式,可以开卷考试,可以口试,可以通 过各种表演方式进行考核等等,甚至学生参加过社团与否都 可以作为人文课程考核的一个指标,因为据调查,参加过社 团的大学生整体人文意识比没参加过社团的大学生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