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比较所引发的思考|五个教育理念

由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比较所引发的思考

由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比较所引发的思考 中国教育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学校采取授课为主的灌 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强调继承性;
西方教育的特点则 是以学生为主,采取启发的方法,注重创造性。在借鉴当今 时代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考察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 上,通过对中西方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比较,得出我国大学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革需中西兼容,取长补短,开创科学教 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摘 要:
大学教育;
教育理念和方法;
中西比较 一、中西方教育理念对比 1.西方教育理念 不管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还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都典型地 代表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这些理论都非常强调学生 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不同的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还强调了 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人际关系、情感态度环境也极大地影响 了其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在一种戒备森严、彼此猜疑、 扭曲真实体验的人际关系中,人的创造力和独立自主是不可 能得到发展的。因此。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代 表)的主张是有价值的。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强调了 学习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良好的交流才能达到预期的较好的教学效果。“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则指出了:
教师在学习中要起到表率作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掌 握学生学习进程和效果。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给学生。可以看 出,西方教育更加侧重学生个体个性自然的发展。

2.中国教育理念 纵观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理念。中国的大学教育理念或 多或少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先 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康有为、粱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 都十分注重教育的功用。认为教育的 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则注重把学 校和社会、教师和学生在做中联系 起来,但很少被应用起来。

不可否认,在中国的教育中,我们继承了儒家学派的教 育理念,并不十分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谐中庸,注重整 体的教学理念仍在我国教育理念中占主导地位。倡导和谐中 庸最大的弊端是压抑了竞争、进取精神。而西方的教育理念 则更强调了学生个人的作用,注重个性的发展。中国的教育 理念更强调了教育作为一种政治的功用。在大学教育中,中 国思想教育也一向是占重大篇辐的。因而,较西方而言,中 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更注重教学整体的和谐以及所起的政治 功能。重整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既能塑造出 虚怀若谷、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的高尚品质,也可能会培养 出谨小慎微、自卑自抑的消极人性特征。在某中程度上压抑了创造性的发展。

二、中西方教育方法比较 1.主体与客体 在中国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 是客体。这种教育方法也确实能使学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主 题知识结构,学生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打开了,但是这其 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教师代替学生思考,使学生整堂 课都不得不围绕着教师的思维转动,没有时间去思考,学生 时常处于被动状态;
二是把传授知识当成教学目标,没有考 虑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学 习的过程。因而忽视发展“学生”的能力。从而不仅伤害学 生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有利于老师和学生,学生 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跟提高。

而在西方则并非如此。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课程中, 澳洲的老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就用邮件向每位同学明确规 定了在自己所教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每个学阶段需 要自己阅读的教科书的指定章节和指定文献,还有一些推荐 阅读文献。这些课外阅读通常是非常大的。而这其中都是需 要学生自己自学完成。

2.课堂教学与创造性教学 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在教 室里完成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个别课程也会组织一些课外 活动,比如参观、实践或社会调查等等,但所占比重很少,而且它的目的只是证明书本知识。这会导致教师忽视课外教 学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当成是培育学生的唯一出路。这种 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西方以启发为主。注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教学理念则产生 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英美一些西方大学虽然也采用课堂教学, 但却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别。他们的课堂讲授课称为演讲课。

这种演讲课的时间一般都只有一个时左右,因此,老师只在 课堂上集中介绍学术观点,而这些观点正是以后需讨论的内 容,迫使学生不敢马虎,不得不集中精力听讲。教师还可采 用其他多样化的教学,如辅导课,由助教和几个学生甚至一 个学生进行。辅导学生现在正在做的有关所学内容的作业、 检查已完成的作业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组 讨论会由5、6个学生组成,定期互相讨论。从而让学生自己 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3.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 在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中。由于对过程控制重要性认识 不足的理念,使教师一般在课 上潜心授课,而在课堂以外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少进行 监控。

而在西方的本科教育中,他们是非常重视过程的监控的。

比如在澳洲的昆士兰大学的教学中,澳方的老师在学生学习 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学校专门为学生设立的学习互联网 就关于学习中的问题与老师及时交流。教师在收到学生的问题信息后会及时给出一定的答复与指导。学生也可以通过E —mail的方式关于学习问题与老师直接联系。昆士兰大学还 设立了助教答复电话系统。学生有任何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 直接打电话与助教交流。

三、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比较的启示 1.要给予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灵 活的且是多变的。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改变传统的观 念。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学” 的主动权。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不该是老师个人的专制,学 生也不应该是“一个空桶”或“一张白纸”任老师去“填” 去”画”。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既是“知识” 的载体,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 帮助学生对其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

2.要重视教学中的交往 在教学中,交往是指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 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某一个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所谓“对话”,是指 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 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师生对话的核心,是指师生作为平等 主体之间的坦诚相见;
是师生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关照、互 相包容、共同成长的关系。它不仅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一种方 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话展示了精神追求的可能性,因为对话是探索真理与精神追求 的途径。对话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

3.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 西方之所以能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与其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 四、结论 通过对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各有 所长,也各有所短。因此,中西兼容,取长补短,充分发挥 大学教育中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优势。找到一条适合中国 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教育道路是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李冰梅,格兰德.克尔夫人.中美大学生学习观念 比较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7);
37-40. [2] 金光远.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J].中国 高教研究,2004.(3):15-16. [3] 马健生.比较教育视野中的中国创新[J].比较教 育研究.2000,(3):10-13. [4] 别敦荣,田恩舜.探求提升大学竞争力的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1):7-11. [5] 林伟连,许为民.“入世”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 际化的四个重要环节.中国高教研究.2003.(6):34-36. [6] 姚德明.以学习促知识、智力、能力三者协调发展 [J].中国教育学刊.20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