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视角 1.新的教育着力点。在描绘伟大“中国梦”教育中牵引 出“民族梦”“时代梦”等诸多下位梦想目标以帮助大学生 绘制“个人梦”。

2.新的教育价值取向。在实现伟大“中国梦”教育中帮 助大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

3.新的德育目标系。在践行伟大“中国梦”教育中帮助 当代大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具有“信念、担当、创新、德行” 人格品质的新公民。

二、“中国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思想,不仅仅是描绘了这 幅宏伟蓝图的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更重要的是,系统地阐 释了实现这一蓝图的总体布局与实现路径等内容。因而,探 索如何将“中国梦”教育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和扎实进 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对此,笔者做初步 探讨,权作抛砖引玉。

1.变革传统教育方式,注重“个人梦”与“中国梦”的 互动探讨。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基本上是以“说 教”方式开展,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理 论,学生则被动地成为接收理论知识的“容器”。倘若“中 国梦”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沿用这一“知”与“行”相脱节的教育方式,毋庸置疑,这不仅不会使“中国梦”思 想真正进入大学生头脑,相反,仍会使教育主体与客体落入 “同床异梦”困境的窠臼之中。学生们会认为实现“中国梦” 事不关己。事实上,“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是一种休 戚相关的内在联系,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同时,国家 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 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契合“中国梦”与“个人梦”,转变 教育方式,围绕“我的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最美 中国”“放飞梦想·励志青春”等主题,开展诸如学术研讨 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文艺展演、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 赛以及社会实践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思考、研讨、 辩论与实践,使其真正体认到“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 的道理;
真正认识到“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总体布局与实 现路径等,并付之于行动,在自己的实践中放飞个人梦想。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注重“中国梦”与“民族魂”的 双层挖掘。“中国梦”和“民族魂”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 复兴过程中先后建立起来的两大精神动力。“民族魂”的实 质就是精神品格问题,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它体现一种民族 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
而“中国梦”的实质是理想 信念问题,它是“富强之梦”“民主之梦”“文明之梦”, 更是“复兴之梦”。两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附。我们在“中国梦”实现道路进程中产生了实现梦想的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这两种精神又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为此,如何在叙述先进的中国仁人志士的“绘梦”憧憬 史、“追梦”抗争史、“践梦”奋斗史的教学过程中,师生 共同参与、深入探究其中的“民族魂”,以此武装大学生头 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解决的教学命题。要真正将“中 国梦”和“民族魂”内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无疑就要变 革以往“教师→学生”单向传递式的教学法,实行“交互” 式教法。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就指出:“教学活动的内 容、形式可以各种各样,但其本质是必须有双边、双向乃至 多向沟通,没有沟通就无所谓教育影响,也不会发生教与学 的转化。” 因此,“中国梦”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 取学术探究,或者分组讨论,或者现场观摩等诸多形式,既 要探究先辈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孜孜追求的理想信念,又 要探究他们在追寻“中国梦”道路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 精神和时代精神。据此,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精神 教育,使其坚定“中国梦”是国家强盛梦、民族复兴梦、人 民幸福梦和个人梦的汇聚与结合,是国家、民族、个人三重 价值维度的有机统一体。

3.搭建多种载体平台,注重“中国梦”多层面多维度的 宣传教育。刘云山同志指出,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 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 头脑,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为此, 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大平台和载体, 不断推进“中国梦”教育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 头脑,引导学生读懂“中国梦”、构筑“中国梦”、实现“中 国梦”。

具体实施包括:一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结合 学生专业和特点,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梦”教育,引导学生 读懂“中国梦”,并找到自己与中国梦的共鸣点,引导学生 自觉为实现“中国梦”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二要以校园文 化建设平台为载体,扎实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如 可以通过海报、简报、橱窗等,图文并茂、翔实地解读“中 国梦”的时代内涵、历史文化基础、意义和实现路径;
可以 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博客、QQ群等媒介开展“中国梦” 的学习讨论,建立“中国梦”网上论坛,深化学生对“中国 梦”的理解;
可以开展诸如“中国梦·青春梦·我的梦”主 题班会,征文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大胆筑梦,自觉把个人 梦、青春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投身到实现“中国 梦”的洪流之中。三要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如三下乡、中国农村变化社会调查、中国环境状况社会调查 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中国的成就和瓶颈,感悟“中 国梦”是强国梦、民族梦,人民梦、是每一个人的梦,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长才干,成为“中国梦”的 忠诚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黄启红.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中国梦教育的三个结 合[J].高教论坛,2013(7). [2]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04- 08. [3]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3(9). [4]蒙秋明.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J]. 贵州社会科学,2013(7). [5]秦记洪.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 社会科学,2013(6). [6]史为磊.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