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散文作品推荐三篇_巴金的散文作品有哪些

巴金的散文作品推荐三篇

巴金的散文作品推荐三篇 巴金的散文作品推荐一:做一个战士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 一个战士。” 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 《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 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我如果是一盏灯,这灯的用处便是照彻那多量的黑暗。我如果是海潮, 便要鼓起波涛去洗涤海边一切陈腐的积物。

这一段话很恰当地写出了战士的心情。

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 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他 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更有把握地致敌人的死命。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陽光,却在暗夜里燃 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驱散黑暗,这是战士的任务。他不 躲避黑暗,却要面对黑暗,跟躲藏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搏斗。他要消灭它们而 取得光明。战士是不知道妥协的。他得不到光明便不会停止战斗。

战士是永远年轻的。他不犹豫,不休息。他深入人丛中,找寻苍蝇、 毒蚊等等危害人类的东西。他不断地攻击它们,不肯与它们共同生存在一个天空 下面。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停的战斗。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存,便是带着满身 伤疤而死去。在战斗中力量只有增长,信仰只有加强。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 “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

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他甚至在失败的废墟上,还要堆起破碎 的砖石重建九级宝塔。任何打击都不能击破战士的意志。只有在死的时候他才闭上眼睛。

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 去。他不怕被绊脚石摔倒,没有一种障碍能使他改变心思。假象绝不能迷住战士 的眼睛,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 定的目标。除非他死,人不能使他放弃工作。

这便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战士。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能力。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做战士,只要他有决心。所以我用“做一个战 士”的话来激励那些在彷徨、苦闷中的年轻朋友。

巴金的散文作品推荐二:怀念萧珊 这些时候我住在朋友方的家里。

有一天我们吃过晚饭,雨已经住了,天空渐惭地开朗起来。傍晚的空 气很凉爽。方提议到公园去。

“洋车!洋车!公园后门!”我们站在街口高声叫道。

一群车夫拖着车子跑过来,把我们包围着。

我们匆匆跳上两部洋车,让车夫拉起走了。

我在车上坐定了,用安闲的眼光看车夫。我不觉吃了一惊。在我的眼 前晃动着一个瘦小的背影。我的眼睛没有错。拉车的是一个小孩,我估计他的年 纪还不到十四。

“小孩儿,你今年多少岁”我问道。

“十五岁!”他很勇敢、很骄傲地回答,仿佛十五岁就达到成|人的年龄 了。他拉起车子向前飞跑。他全身都是劲。

“你拉车多久了”我继续问他。

“半年多了,”小孩依旧骄傲地回答。

“你一天拉得到多少钱”“还了车租剩得下二十吊钱!” 我知道二十吊钱就是四角钱。

“二十吊钱,一个小孩儿,真不易!”拉着方的车子的中年车夫在旁边 发出赞叹了。

“二十吊钱,你一家人够用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方听见小孩的答话,也 感到兴趣了,便这样地问了一句。

这一次小孩却不作声了,仿佛没有听见方的话似的。他为什么不回答 呢我想大概有别的缘故,也许他不愿意别人提这些事情,也许他没有父亲,也许 连母亲也没有。

“你父亲有吗”方并不介意,继续发问道。

“没有!”他很快地答道。

“母亲呢” “没有!”他短短地回答,声音似乎很坚决,然而跟先前的显然不同了。

声音里漏出了一点痛苦来。我想他说的不一定是真话。

“我有个妹子,”他好像实在忍不住了,不等我们问他,就自己说出 来;“他把我妹子卖掉了。” 我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这个“他”字指的是什么人。我知道这个小孩的 身世一定很悲惨。我说:“那么你父亲还在──” 小孩不管我的话,只顾自己说下去:“他抽白面,把我娘赶走了,妹 子卖掉了,他一个人跑了。” 这四句短短的话说出了一个家庭的惨剧。在一个人幼年所能碰到的不 幸的遭遇中,这也是够厉害的了。

“有这么狠的父亲!”中年车夫慨叹地说了。“你现在住在哪儿”他一面拉 车,一面和小孩谈起话来。他时时安慰小孩说:“你慢慢儿拉,省点儿力气,先 生们不怪你。”“我就住在车厂里面。一天花个一百子儿。剩下的存起来……做衣服。” “一百子儿”是两角钱,他每天还可以存两角。

“这小孩儿真不易,还知道存钱做衣服。”中年车夫带着赞叹的调子对 我们说。以后他又问小孩:“你父亲来看过你吗” “没有,他不敢来!”小孩坚决地回答。虽是短短的几个字,里面含的 怨气却很重。

我们找不出话来了。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还没有仔细思索过。在我知道 了他的惨病的遭遇以后,我究竟应该拿什么话劝他呢 中年车夫却跟我们不同。他不加思索,就对小孩发表他的道德的见解:
“小孩儿,听我说。你现在很好了。他究竟是你的天伦。他来看你, 你也该拿点钱给他用。” “我不给!我碰着他就要揍死他!”小孩毫不迟疑地答道,语气非常强硬。

我想不到一个小孩的仇恨会是这样地深!他那声音,他那态度……他的愤怒仿佛 传染到我的心上来了。我开始恨起他的父亲来。

中年车夫碰了一个钉子,也就不再开口了。两部车子在北长街的马路 上滚着。

我看不见那个小孩的脸,不知道他脸上的表情,但是从他刚才的话里, 我知道对于他另外有一个世界存在。没有家,没有爱,没有温暖,只有一根生活 的鞭子在赶他。然而他能够倔强!他能够恨!他能够用自己的两只手举起生活的担 子,不害伯,不悲哀。他能够做别的生在富裕的环境里的小孩所不能够做的事情, 而且有着他们所不敢有的思想。

生活毕竟是一个洪炉。它能够锻炼出这样倔强的孩子来。甚至人世间 最惨痛的遭遇也打不倒他。

就在这个时候,车子到了公园的后门。我们下了车,付了车钱。我借 着灯光看小孩的脸。出乎我意料之外,它完全是一张平凡的脸,圆圆的,没有一 点特征。但是当我的眼光无意地触到他的眼光时,我就大大地吃惊了。这个世界 里存在着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是不存在的。在那一对眼睛里,我找不到承认任何权威的表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骄傲、这么倔强、这么坚定的眼光。

我们买了票走进公园,我还回过头去看小孩,他正拉着一个新的乘客 昂起头跑开了。

巴金的散文作品推荐三:“重进罗马”的精神 去年十一月十一日以后,许多人怀着恐惧与不安离开了上海。当时有 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给我,绝望地倾诉留在弧岛的青年的苦闷。我想起了圣徒彼 得的故事

据说罗马的尼罗王屠杀基督教徒的时候,斗兽场里充满了女人的哀号, 烈火烧焦了绑在木桩上的传教者的身体,耶稣的门徒老彼得听从了信徒们的劝告, 秘密地离开了罗马城。彼得在路上忽然看见了耶稣基督的影子。他跪下去呐呐地 问道:“主啊,你往哪里去”他听见了耶稣的回答:“你抛弃了我的百姓,所以我 到罗马去,让他们把我再一次钉在十字架上。”彼得感动地站起来。他拄着拐杖 往回头的路走去。他重进了罗马城。在那里他终于给人逮住,钉死在十字架上。

绰号“黄铜胡子”的尼罗王虽然用了火与剑,用了铁钉和猛兽,也不能 摧毁这种“重进罗马”的精神。像这样的故事正是孤岛上的中国人应当牢牢记住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在这里感到苦闷呢固然在这里到处都听得见“到内 地去”的呼声,而且也有不少年轻人冒危险、忍辛苦离开了孤岛。但是也有更多 的人无法展翅远飞,不得不留在这里痛苦呻吟。他们把孤岛看作人间地狱,担心 在这里受到损害。我了解他们的心情。

不用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呼吸自由的空气,我们没有理由干涉他们。

对那些有翅膀的,就让他们远走高飞,我也无法阻止。但是对于羽毛残缺或者羽 毛尚未丰满的,我应该劝他们不要在悲叹中消磨光阴,因为他们并非真如他们自 己所想象的那样:比别的人更不幸,而且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肩上还有与别人的同 样重大的任务。固然可以使人呼吸自由空气的内地是我们的地方,但是被视作黑 暗地狱的孤岛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土地!一直到今天孤岛还不曾被魔手捏在掌心里, 未必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放弃自由并不应当被视作天赐的东西。自由是有代价的。

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 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托玛期·潘恩说得好:“不自由的地方才是我的祖国。” 参加过北美合众国独立战争的潘恩是比谁都更了解自由的意义的。唯其失去自由,更需要人为它夺回自由。唯其黑暗,更需要人为它带 来光明。只要孤岛不曾被中国人完全放弃,它终有得着自由、见到光明的一天。

孤岛比中国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工作的人,而且在这里做工作比在别处更多困难, 这里的工作者应当具有更大的勇气、镇静、机智和毅力。工作的种类很多,它们 的重要性并不减于在前线作战。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孤岛上的工作我们平日责备 失地的将士,那么轮到我们来“守土”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看轻我们的职责撇开 独岛的历史不说,难道这四五百万中国人居住的所在就是一块不毛的瘠土谁能说 匆匆奔赴内地寻求自由,就比在重重包围中沉默地冒险工作更有利于民族复兴的 伟业反之,“重进罗马”的精神倒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石。这不是一句实话。我们在 失地中已经见到了不少的这种精神的火花。这种精神不会消灭,中国不会灭亡, 这是我们可以断言的。

因此住在孤岛上的人,尤其是青年,应当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而兴奋、 振作,不要再陷入苦闷的泥淖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