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 有关历史典故的成语

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

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 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篇一:集思广益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去世,临死前他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丞相诸 葛亮。为了履行对先主的承诺,诸葛亮殚精竭虑,全心全意地辅佐后主刘禅,事 必躬亲,任劳任怨。当时,丞相府里有一个办理文书事务的主簿名叫杨顒,他看 到诸葛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觉得这样太辛苦了,于是想劝他改变一 下工作方法。

杨顒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级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 工,不需要一切事情都亲自过问处理。”随后,杨顒列举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例 子,来劝导诸葛亮改变工作方法,不要管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有所分工, 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着重抓国家军政大事。

诸葛亮对杨顒的劝告和关心非常感激,但他总觉得不能有负先主的嘱 托,感觉重任在身,许多事情不亲自处理不放心。后来杨顒病死,诸葛亮非常难 过,痛哭了好几天。为了鼓励下属参与政事,诸葛亮写下了《教与军师长史参军 掾属》这篇文告,鼓励大家主动发表政见。他在文告中写道:“丞相府让大家都 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 建议,从而让我知道有些事情怎么处理效果会更好。” 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篇二:始作俑者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 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 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 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 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篇三:明日黄花 重阳节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常在这一天相聚 赏花,吟诗作文。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不少歌咏重阳,或颂菊花的佳作。王维 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城东寺菊》等,都是。此外,史称“三 苏”之一的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也曾写下过相应诗篇,其中之一就是《九日次韵 王巩》。在这首诗中,苏东坡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 是: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

因为,倘等到“明日”,重阳已过,不但人观之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 的菊花也会犯愁的。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所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之苏氏名句。后来,大家便将“明日黄花”作为一个成语,用来表示事情已“过期” 之意。

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篇四:空言虚语 西汉时期,项羽在乌江被迫自刎之后,楚汉之间的战争正式宣告经束。

刘邦的手下以及各路的诸侯商量着请刘邦做皇帝。刘邦听说后说道:这可不行呀。

大臣们问道:为什么呀能够称帝的人都是贤人,绝非空言虚语之人所能,如此重 任我可不能担当。大臣们说道:你也是个贤人呀。刘邦摇着手说道:我的出身是 很低微的,这事情还是过一阵子再说吧。大臣们都说道: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否则天下又会变得不太平了,您当了皇帝我们都会誓死效忠于您。这时侯刘邦再 说道:大家既然都这么认为那我就做吧。就这样刘邦在汜水北岸登了帝位。

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篇五:阳春白雪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 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多人都对你不满 意呢” 宋玉答道:“先让我说件事吧!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歌唱。开始唱的是 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有好几千人跟着唱。后来他又唱起比 较高深的《阳阿薤(xiè)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 《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最高级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 的人就越少啊!”接着,宋玉又说:“文人之间也是一样。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远 大,行为高尚,怎能被一般人理解呢我的情况正是这样啊!”.楚王听了宋玉这番狡 辩,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阳春白雪”后来就 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用“下里巴人”代表通俗浅近的文艺作品。这两个成语 可以单独使用,也常常在一起对比地使用。

看过中国历史上的成语典故还看了:
1.历史上经典成语典故 2.历史上经典成语典故大全 3.中国常用的历史成语典故 4.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5.中国历史上的典故 6.关于中华历史的10个成语典故 7.中国古代历史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