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机电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机电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一、前言 中高职衔接是由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相同或 相近专业进行的一项教学接力,它为中职学生架起了一条通 向高等教育的桥梁。这两个层次的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两个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中高职街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街接。

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构建,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软肋。构 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是我国从重视中高职形式上、外在 的衔接到重视实质上、内涵衔接的发展结果。我国中高职之 间的衔接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经在 很多层面上实现了一定的衔接。但是大多数的衔接,包括中 高职衔接的重要地区,如深圳和江苏,都尚处于衔接的初步 阶段、探索阶段,并正在逐步提高和完善。目前,各个中、 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老死不相往 来。他们之间基本上没有交集,那些设有中职的高职院校除 外。这其中固然有体制上的因素,如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等, 更重要的因素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及课程 内容都未能与中职教育形成阶梯式的、渐进的、螺旋上升式 的模式。应该说,中高职充分和有效的衔接,是完善我国职 业教育体系的抓手。而中高职衔接的基础是专业的衔接,衔 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 是实现中高职顺利衔接的关键。众所周知,中高职课程衔接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就目前而言,首先,中高职课程衔接要遵 循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贴近现代社 会产业实际,充分利用先进地区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已经取得 的实践经验和硕果,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体制 创新;
其次,要深入推进制度创新,改革高职招生制度、考 试制度、评价制度、学分制度,让这些制度成为中职生竹杖 成龙的孵化器,为中高职课程衔接顺利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刚刚开 始,其核心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因此,我国急需构建中高等 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体系,确立中高职各个阶段课程内容, 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内容, 探索中高职衔接规律,完善中高职衔接机制,为国家培养出 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 (一)国外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概述 事实上,开展职业教育内部衔接,把职业教育看作是阶 段性教育而非终结性教育,也是德、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通 行做法,而开展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又是较通行和有效的做 法之一。

1.德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双元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 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 位培训,通过螺旋式上升的学制体系衔接和课程上实行阶梯式的职业课程来实现中高职的衔接。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 均以较低层次职业教育为基础。强调学生的职业实践经验和 技能的掌握程度。经过中职阶段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既可以 直接就业,也可以去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国家为每一个中职 学生提供了就业单位和多条深造渠道。

2.美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 美国实行的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后技术准备教育 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教育体制,并统一制定出中高职相衔接的 教学大纲,采用课程体系衔接的中高职衔接模式。课程衔接 的方法是把高中后技术教育的课程与社区学院、技术学院的 实用技术课程建立起内在的连接,随国内经济发展对人才的 需要不断改进衔接课程体系,开设一些技术准备课程供上高 职的学生选修,这些课程主要是注重实用类工程技术的课程。

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反映出美国高职教育更重视人的全面 发展,在理论深度方面,主要根据专业能力形成的需要开 设;
在整合度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程度很高。

3.英国的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 英国的具体做法是把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统一制定成 了教学单元的方法,避免了任何重复学习,他们统一制订了 5000个左右的标准教学单元,并按程度分成6个层次。前三 个层次属中职教育,后三个层次属高职教育。其中第一层次 的单元与初中课程衔接,相邻层次的单元间可以衔接,学校 依据学生所学单元总数的最低值和高层次单元所占百分比的最低值分别颁发中、高职毕业证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由于教学单元之间逻辑顺序清晰,相互衔接紧凑,不重复, 教学衔接适应性好。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中高职的衔接。

(二)国内中高职衔接现状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中高职衔接在衔接形式上 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如“五年一贯制”、“2+3”、“3+3”、 “4十2”等。但这些注重的只是中职与高职学历的外延式的 衔接,没有或少有涉及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的内涵衔接。现 在的问题是,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都是依据自己的 人才培养目标和各自的教学对象来设置课程体系,因而两类 学校在某一个相同的专业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门类的设置 和课程内容的重复。目前机电类专业在课程衔接方面出现的 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计划相似,课程设置重复 由于历史原因,各个中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上相似,课 程设置重复。我们查阅了多个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 课程目录,基本上大同小异。如中高职学校都有《机械制图》、 《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 处理》、《电工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单片机系统 分析与调试》等课程,而高职中仅仅只有几门课是中职没有 的,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工程力学》等。

2.课程标准相同,教学内容重复 据初步统计,湖北中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复率高达30%以上。如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教学中都开设有机械制图,选用教材基本一样。教材内容如 下: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章正投影基础。第 三章基本体的投影。第四章轴测图。第五章立体表面的交线。

第六章组合体。第七章图样画法。第八章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九章零件图。第十章装配图。中职学生,升到高职后还必 须重修这些课程,重复学习,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降低了教学效益。

3.中高职课程体系脱节 中职学生在学校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对于文化基础课, 课时安排的相对较少,因此,中职毕业学生在文化基础课方 面比普通高中毕业生稍逊一筹。但各高职院校的文化基础课, 即通识课程主要是依据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水准来教学,并未 考虑由中职升入高职学习的同学在文化基础课方面的较低 水准。因此,对中职学生而言,高职通识课程的学习显得举 步维艰,甚至有些内容完全听不懂,也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另外,高职大部分生源是普高学生,尽管他们的 基础文化课较中职生略胜一筹,但是他们一点专业知识也没 有,他们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没有看 到过一张机械图样,不知道螺纹有什么作用,不知道机床怎 么操作。但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却以普通高中毕业生 的零基础作为起点,忽视中职毕业生在专业方面已有的造诣, 因此,对中职毕业生而言,中高职的的课程,不仅在文化基础课方面是脱节的,而且专业课程体系也是脱节的。

三、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讨 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包括文化基础课程的衔接和专 业课程的衔接两个方面,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人文科 学知识,它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相对固定。专业课 程的内容主要为技术技能知识,这类课程的内容一般变化较 大,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的提高和升华。因此, 在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上,重点应放在专业课程的衔接上。首 先是课程体系的衔接。我们应聘请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 职教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从始至终参与中高职衔 接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共同探讨现代企业 对机电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愿望,企业岗位群的分布, 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 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构建中高职的课程体系,确 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还必须包括学生的实习,如专业认知 实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这一过程必须体现中高职教育 的层次性,避免中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雷同,以充分 体现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企业分 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他们对人才的 诉求略有不同。如果开设的是“订单班”,就要考虑不同性 质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差异性,在课程安排上应该有所区 别。另外,并不是所有中职生都会升入高职,所以要充分考 虑中职课程的相对合理、相对独立和相对完整,能满足学生直接就业的需要。其次是课程内容的衔接。中高职互相合作 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教学 方法。提倡中高职衔接校本教材,中高职衔接教材编写要打 破学科化的编写体例,按照项目化或模块化的体例编写。项 目化或模块化教材是中高职教材改革的趋势,其特点是根据 项目或模块重构教材体系。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 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逐步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与 此同时,应该将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进行分班教学, 因为他们在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储备都存在着 差异。在高职教育阶段,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 复,又要拓宽和拓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 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中高职某些课程名称是一样的,但 是内容可以完全不一样,高职阶段的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 为导向,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样中 高职课程并没有重复,也不会出现空缺,真正的实现了课程 的对接,如在中职学校学完《机械制图》、《机械基础》、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课程基本理论后,在高职以典型 工作任务为导向继续强化学习《工程制图与CAD》、《机械 设计与应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课程。即使在同一 课程中,中高职也可以进行接力教学。如《机械制图》课程, 如果假设中高职选用的教材一致,其章节内容如前所述,共 分十章。在中职教学阶段,尽管学生学完了全部章节,但是, 在中职阶段,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的教学是以看图、读图为主,只需教会学生怎么看,怎么读即可。而在高职阶段, 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看,怎么读,还要教会他们怎么画、怎 么设计。这样,在《机械制图》这门课中,很好地实现了课 程的衔接。第三是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学生分段完成职业技 能培训,在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学生可以获得初级职业 资格证书,在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学生可以获得 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在高职教育 中安排专业拓展课,学生可以根据获得的职业证书等级来选 修拓展课,通过职业证书带动课程的衔接。

四、结语 实现中职、高职的有效衔接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 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 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现有中高职机电技术人才培 养脱节的问题,不仅推动了中职的发展,也充分发挥了高职 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作用。就现阶段而言,构建统 一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最迫切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