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科学课堂 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营造和谐科学课堂 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 学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 教学效率。小学科学教师应综合考虑巧妙安排,让课堂教学 的各要素之间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 从而构成了小学科学课堂整体节奏的和谐美,在根本上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强调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尤 其应该注意关注科学课堂的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效率。优化 科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如何优化课 堂教学,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 以下一些探索。
一、精心设计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只要能用小 魔术导入的课,就尽量设计出简单而有趣的魔术导入。在教 学《变色花》时,课前我用白醋在纤化纸上写好“祝同学们 学习进步”。上课伊始,我告诉学生:“今天老师不用墨水 写一句话送给全班的同学。”看着学生疑惑的目光,我自信地拿起没有蘸墨水的毛笔在纸上龙飞凤舞起来。写完后学生 没有看到字,就小声地议论起来。我拿起装有紫甘蓝水的喷 壶一喷,几个红色的大字便跃然纸上。学生兴奋起来,急于 解开其中的秘密,于是他们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下面的探究活 动中。教师巧妙地利用“魔术”这种导入方法,通过小魔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既满足了 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通过小实验导入,是比较常用也 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 我首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问学生:观察一下,他们有 什么不同?(一个大一个小)然后把大马铃薯放在淡水中, 小马铃薯放在盐水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明显地发 现:大的沉到水底,小的浮在水面上。接着,教师顺势导入: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这则导入 设计得很成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与实验现象之间产 生的矛盾,让学生亲历发生在眼前的不太寻常的现象,引发 学生思维上的矛盾,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探究欲望,为 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进一步探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利用 实验导入新课时需要注意:要将实验设计得简单巧妙而又有 针对性;
要适时地启发和提问,引导学生不断去思考去探究, 主动地分析问题、探求规律。
二、营造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 围。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心交给学生,与学生做到融合,是 科学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身体距 离和心理距离,经常面带微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亲 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蹲下来和学生交谈等激励的动作都 能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还应该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 出现的情况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 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中就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上。如在教学《物 体的热胀冷缩》时,我出示了插有一支吸管的一只灌满牛奶 的酸奶瓶,放在两只已包装好的冷水盆和热水瓶中,学生发 现在热水盆中的吸管中的水会喷出来,而放在冷水盆中却不 会是喷出来。学生被这个情景牢牢地吸引住了。接着我就请 学生分析猜测其中的原因,学生猜测可能是盆中的有冷热差 别,热的能使物体膨胀,冷的能使物体收缩。然后,学生就 想出各种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最后与自己的分析相比 较。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抓住了学 生对未知的好奇心,成功地创设探究的情景,使学生有一种 验证预测的迫切感,使探究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要,学生 探究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具有丰富的再现功能,课堂中如果我们 能利用它创设一种新颖别致的娱乐情境,就能迅速集中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如我在执教《声 音的产生》一课时,课堂一开始,我就出示了几种不同声音 的录音,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起来:这是什么声 音?这声音传递着什么信息?很自然地,学生就进入了课堂 学习之中。又如,在学习《彩虹的奥秘》一课的课前2分钟, 老师可以播放有关彩虹的一段影视片断,悦耳的音乐、斑斓 的画面、美好悦耳的讲解,使学生如同亲临其境:一方面,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把学生散开的心会合到课堂 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既轻松又新奇,从 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合理组建合作团队能为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提供一 个基本的环境,能让学生在小组中成长,在小组中受益。在 小组的组建方面应该让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学习背景 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要有意识地把成绩较好、语言表达能 力强的和成绩不理想、也不善言辞的同学分为一组。这样, 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以及各小组之间情况均衡,有利于学 生的健康成长。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于教师的引导 是否成功,而且更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要在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分小组是要选好组长,并 订好各项规定。比如,课堂上不许带情绪,活动开始后马上 进行,不许组长一言堂,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发言的机会, 不要歧视成绩稍差的同学等等。科学课教师还要在平时与其 他学科的教师合作,搞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习惯的小游 戏、小竞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合作的珍贵。从而在 课堂上自觉地合作。合作习惯养成了,活动展开得会更加迅 速,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往往会使一节课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在探究阶段采用小组讨论,相互争议、班级交流,解 释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和观察报告,从而深化新知。如在执 教《摩擦起电》后,提出问题:晚上睡觉脱毛衣为什么有时 有火花出现?女同学用塑料梳子梳长发时会出现发梢随着 梳子向上方飘起的现象……要求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 释这些现象。如学生掌握检验蛋白质的方法后来检验哪些物 品含有蛋白质,如何辨别羊毛衫的真伪。又如,学习《认识 岩石㈠》后执教《认识岩石㈡》时可采到走出课堂进行采集 岩石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鉴别采集来的岩 石中是否有花岗岩、砂岩、石灰岩等五种岩石,且能了解岩 石在现代建筑、工艺、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 样,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既加深对新知识 的理解,又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有力地提高了学生浓厚的 学习积极性。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 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 人为辅;
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
以评过程为主,评结 果为辅。通过鉴别评定小组学生的参与行为与效果,给予价 值肯定,就可以指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不断“碰撞、 对接、融合”,就可以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玉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