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学教材名师表谢师之情
师恩难忘学教材名师表谢师之情 [教学目标] 1.以苏教版六年级课文为主体,梳理教材里的“大师” “恩师”和“群师”,感悟不同的老师形象。2.学习教材中描写老师的方法——选取典型事例,突 出鲜明特征。
3.引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学习用文字感恩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单元整体,归纳主题 1.出示课文:《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 游春》《明天,我们毕业》。
这四篇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都写到了老师) 四篇课文分别写了哪些老师?(福楼拜、刘老师、孔子、 老师) 2.如果让你概括一下本单元的主题,你会用哪些词语? (师恩难忘、师生情谊、师情永存) 3.“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 授业解惑也。”这句话说出了老师的职责。生活中,人们会 把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称为老师,而把那些造诣很深、享 有盛誉的学者、专家,则称为大师。在本单元中,你们觉得 谁可以称为“大师”? 二、走近“大师”,感受“大师”智慧(一)阅读《孔子游春》,走近孑乙子 1孑L子思想博大精深,说说你所了解的孔子。(选择你 认为最能说明孔子影响力的资料) 孔子不但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 文明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1998年1月,当代三分之二的 诺贝尔奖得主共75人聚会巴黎,发表了一份宣言。其第一句 话就是:“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 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2.阅读《孔子游春》, 你认为什么内容最能体现孔子的“智慧”?(论水)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 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 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从司空见惯 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在孔子眼里,水—— 奔流不息,哺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和顺温柔,有情义;
穿岩凿壁,从无惧色,有志向;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真君子。
3.“君子”是孔子心中理想的做人标准。一部短短两 万多字的《论语》,“君子”一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你们认为,孔子在泗水河畔,仅仅是对“水”发表感慨吗?(除 了对水的赞叹,更有对弟子的嘱托和期盼。) 4.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5.史学家司马迁曾用《诗经》上的句子评价孔子:
高山仰止,景行( hang)行( xing)止,虽不能至,然心 向往之。(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让人仰视,不禁把他的举 止作为准则。) (二)阅读《莫泊桑拜师》,走近福楼拜 1.孔子是中国的“万世师表”。在国外,同样不乏充 满智慧的大师级人物。本单元有这样的人物吗?(福楼拜)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创作短篇小说近 300篇,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但莫泊桑的才华是先天 的吗? 莫泊桑的近300篇短篇小说绝大多数是在他30岁到40岁 之间写成的。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老师福楼拜的指点功不可 没。
2.阅读《莫泊桑拜师》,你认为最能体现福楼拜智慧 的内容在哪里?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 皇……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连续9个发问,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师? (有责备,但更多的是耐心指导,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唤醒记忆,启发思考……)3.莫泊桑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巨大的。文学大师屠格涅 夫认为,莫泊桑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杰出的天才”;
恩格斯也说:“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但是你们知道莫 泊桑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是怎么来的吗? (老师善教,自己勤学,二者缺一不可;
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4.教材安排这篇课文,你觉得编者仅仅是为了写莫泊 桑拜师吗?还有谁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在拜师?(我 们)你从福楼拜这位大师身上学到了哪些写作秘诀? (肯吃苦,勤练习。
仔细观察。
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 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三)阅读《陶校长的演讲》,走近陶行知 1.你们在孔子和福楼拜身上看到了什么共同点?(智慧、 循循善诱) 2.在我国教育界,这样循循善诱的大师有很多。还记 得三年级学过的课文《放飞蜻蜒》吗?文中也写到了一位循 循善诱的大师,他是谁?(陶行知) 3.说说你所了解的陶行知。
陶行知的智慧在他的一篇演讲里也有呈现。回顾《陶校 长的演讲》:“每天四问”—— 第一问, 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z有,进步了多少 ‘z 第二问, 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z有,进步了多少 ‘z 第三问, 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z有,进步了多 少‘z 第四问, 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z有,进步了多少 ‘z 4.“每天四问”适用于谁? 一篇七百字不到的演讲稿,以前适用,今天仍然适用;
对你适用,对他适用,对我也适用。这,就是智慧! 三、走近“恩师”,感受“恩师”深情 (一)阅读《理想的风筝》,走近刘老师 1.孔子、福楼拜、陶行知等,他们都是对后世影响深 远的大师,我们可以在书中阅读他们。生活中,我们遇到的 更多的是一些朴实无华的老师。本单元就有一位,他是谁? (刘老师) 2.这是作家苏叔阳的老师。说说你对苏叔阳的了解。
补充资料一:
他是一名剧作家,《丹心谱》打开了一代人的心灵;
他是一名电影人,《夕照街》用契诃夫笔法写尽了小人物的艰辛:
他又是一位传奇的抗癌英雄,三患癌症的他十几年来却 照样笔耕不辍;
他还是一名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国读本》带着他对 祖国的爱,向世界乘风远航…… 他,就是著名作家苏叔阳。
补充资料二:
苏叔阳的一生历经沧桑,几经挫折,但没有什么能阻止 他的文学创作。他在《苏叔阳文选》的序中说:“不管我多 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 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3.文章原题为《我的老师》,编入教材时,编者对内 容作了删减和改动,题目改为《理想的风筝》。你们赞成这 样的改动吗?说说你对“理想的风筝”的理解。(风筝象征 着顽强、美好、向往、飘逸、自由等。) 4.朴实无华、左腿残疾的刘老师不是哲学家,却用哲 学的方式向他的学生阐述了生命的意义:乐观顽强,热爱生 活!幼时的苏叔阳因为缺少父爱,曾一度很忧郁,是刘老师 给了苏叔阳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刘老师是苏叔阳成长中的 恩师。
(二)回顾《师恩难忘》等,走近其他“恩师” 1.回顾《师恩难忘》中的田老师。
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老师的文章。作家刘绍棠曾写过一篇文章叫《老师领进门》,改编后收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题目改为《师恩难忘》。记得刘绍棠回忆的是哪位老师吗? (田老师)为何难忘?(因为田老师讲了很多引人人胜的故 事。) 2.回顾《最后的姿势》中的谭千秋老师。
我们还学过一位老师,他在5 -12大地震的危急关头, 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献出了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他是 谁?(谭千秋) 3.回顾《海伦·凯勒》中的沙利文老师。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凯勒能够学会阅读和“说 话”,离不开一位极具爱心与耐心的恩师——沙利文。
4.不同的人,对“恩师”有不同的理解。苏叔阳感恩 刘老师带给他的乐观顽强;
刘绍棠感恩田老师用动听的故事 为他播下文学的种子;
四位获救的学生感恩谭老师的救命之 恩;
海伦·凯勒感恩沙利文的耐心与爱心……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走近“群师”,感谢“群师”教诲 (一)阅读《明天,我们毕业》,分享感谢老师的片段 1.阅读苏叔阳《谢谢老师》片段:
也许,你的一生,超越过许多坎坷……含泪说一声:“谢 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2.这是作家苏叔阳对老师饱含深情的感谢。学习《明天,我们毕业》一文,你与这些文字有共鸣吗? (学生诵读文中能引起共鸣的句段。) (二)回顾借 鉴:《一株紫丁香》《老师,您好!》 《一株業丁香》,借紫丁香为老师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 师,您好!》直抒胸臆,表达对老师事业崇高与美好的敬仰。
二、总结归纳,发现“写师”秘诀 1.回顾教材中写老师的课文,思考一下:福楼拜、孔 子、陶行知、刘老师、田老师、谭千秋等,这些老师为什么 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结合课文说一说。
2.小结:描写老师要选取典型事例,突出鲜明的职业 特征。
三、深情表达,传送“谢师”之意 1.读《明天,我们毕业》第七自然段:在这离别的时 刻,敬爱的老师……炽热的心跳。
3.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 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同学们,请 你找个合适的时间,勇敢地站到老师面前,将自己写的话读 绐老师听,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