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言语实践的应然追寻《槐乡五月》教学及评析
基于儿童言语实践的应然追寻《槐乡五月》教学及评析 一、叠词读出意,长文可读短 1.诵读积累词语师:(出示一组词语) 老师检查一下, 看你们读得怎么样。(指名一生读) 师:我从你脸上看到了“喜盈盈”,不过我没有看到“傻 乎乎”。(生笑) 师:同学们,这些词他都读对了。(停顿)读对,不算 会读。你看,这些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ABB 式的词语。
师:这是外在的。想一想,ABB 式词语在表达意思的时 候想要强调什么呢?谁能读得和刚才那位同学不一样? 生:到处都是白的。(夸张地读)白———茫———茫。
师:雪下得挺大哦。(生笑) 生:(更夸张地读)白——茫———茫。
师:“白生生”能不能这样读? 生:(清脆地读)白生生。
师:读叠词时心里要想着它的意思,把词语要表达的意 思读出来。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练读,师生合作读。) 【点评:词语诵读积累有妙 法:借助事物联想,读出画面;
创生语境品读,读出韵 味;
建构词义诵读,读出深度。熟读成诵,读中丰厚积累,同时奠定了文本阅读基调。】 2.初知文章大意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些词语填写到合适的位置? 师:(等待,有学生举手)我喜欢举手的,但我更喜欢 仍然在那里静思默想的同学。
师:来,说给身边的同学听一听。(生互说,指名说。)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一句话能概括这篇 文章的主要内容?请浏览课文,找到答案后圈画出来。
师:浏览是快速读,可以跳读,不可以出声哦。
生:课文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 乡孩子的季节。” 师:(句后出示两组关联 词:不但……而且……;
既…… 又……) 请任选一组关联词语说一说。
生:五月不但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而且是槐乡孩子的季 节。
生:五月既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点评:选词填空,活用词语梳理课文;
快速浏览,捕 捉文本关键信息;
活用关联词,用中理解句意。三个层次层 层推进,集中指向于概括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 二、欣赏槐花美,品味槐花香 1.自主阅读 师:请默读课文第1、2 自然段,想一想: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关键语句。把自己的阅读收获 写到文本空白处。(生读,师巡视指导。) 师: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五月的槐乡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
生:五月的槐乡香气扑鼻。
生:槐花饭的香气很诱人。
…… 师:看来,同学们的槐乡自由行,收获不小哦。
【点评:自主阅读,自主解构,建构文本意象,建立心 理图式,形成阅读期待,为文本细读积蓄情绪。李老师能给 足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时间,给足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空 间。】 2.欣赏槐花美 师:槐乡的五月美在哪里? 生:美在它的色彩。
师:哪些词语写出了色彩美? 生:白茫茫,瑞雪初降。
师:我们这儿也有梨树开白花,也似瑞雪初降。但槐乡 不一样,不是星星点点的白,而是——— 生:一大片的白,白的面积很大。
生:山山洼洼,坡坡岗岗。
师:用我们学过的其他词语来说呢? 生:漫山遍野都是白得像雪一样的槐花。生:遍地都是瑞雪一样的槐花。
师:对呀。大家读好这四个词语(课件凸显: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瑞雪初降、白茫茫),就能让我们看到漫山遍野 的槐花了。(生练读) 师:有一位同学读得很带劲,请他来读。(指名读。该 生读得特别夸张,很有画面感。) 师:我的天哪!这槐乡也太美啦!(众笑)我们一起像 他这样读。(生齐读) 师:他有一个音变读得特别好,谁来说说看? 生:小辫儿。
师:加上儿化特别可爱。刚刚小朋友读的不是“圆球”, 而是“圆球儿”,儿化加得好。加上了儿化,各种形态的槐 花就显得更可爱啦。我们一起读。(生齐读) 师:槐花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出示图) 生: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一个个圆球儿。
(师出示图) 生: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 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出示图,文中没有写到的)还像什么?生:有的 槐花像稻谷,一穗一穗地垂下来。
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冰清玉洁的稻谷。
(师出示图) 生:(齐)五月,洋槐开花了……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槐乡的确美,美在它的色彩,美在它的数量,美在 它的形态。看着提示,(出示)我们一起背。(生齐背) 【点评: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语,体会槐花多、颜色白、 形态美;
以图片为凭借,借鉴文本表达范式,趁热打铁表达 美;
在反复朗读后,鼓励学生当场背诵,积累美。同时,诉 诸视觉描写的语段范式(由全景到局部、由远到近的写法) 在阅读体会中渐渐清晰。】 3.聆听槐乡闹 师:到了槐乡,不光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出 示句子,指名读。)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小蜜蜂飞来的“嗡嗡嗡……”。
生:我听到了孩子们跑来的“啪啪啪……”。
师:“嗡嗡嗡”,“啪啪啪”,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这里充满了生机,很热闹。
师:我觉得这两句好玩,就像对对子一样。谁来和老师 对一对?(指一生) 师:(快速、有力地)嗡嗡嗡。
生:(小声、稍慢)啪啪啪。
师:你脚步不够快。我是迫不及待的小蜜蜂,我要飞到 花丛中啊!(生笑) 师:(快速、更有力地)嗡嗡嗡。生:(快速、更有力地)啪啪啪。
师:“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
生:“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 槐花。
师: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生: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 喜盈盈的满足。
师:太好了!愿意的一起来对。(师生再次对读练习) 师:(指一生)你笑什么? 生:我很快乐,因为我获得了喜盈盈的满足,我篮子里 装满了白生生的槐花。
师:你知道我高兴什么吗? 生:因为你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师:我的生活好香甜哟! 师:我们再对一回,这次咱们交换一下。
(师生交换角色对读) 【点评:轻松活泼的师生对读,把学生带入到文本所描 述的那种欢快的语境之中。无论是言语内容,还是言语形式, 都彰显出快乐与欢悦。这就是基于儿童的情趣化言语实践活 动,这样有情有趣的诵读不但融入了理解,而且体悟了情感, 表达的秘妙也在快乐的对读中自然显露。】 4.品味槐花香 生: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师:六个“香”,还不满足。
生:还有一个省略号,说明还有好多好多。
师:真棒!这里边还有一个词,虽不带“香”字,却比 香更诱人。你发现了吗? 生:浸。(师板书:浸) 师:“浸”本义是什么?查过字典吗?真正的阅读是要 翻阅工具书的呀。
生:(飞快地在字典上查出)“浸”有两个义项:一是 浸泡、渗透;
二是逐渐。师:我们这里选哪个义项? 生:(齐)选“浸泡”。
师:一到五月,整个槐乡都泡在香味中了,放学路上, 就闻到了那槐花饭——— 生:(齐)香喷喷的、清香、醇香、浓香,连风打的旋 儿都香气扑鼻。
师:回到家,往餐桌边一坐,闻一闻——— 生:(齐)香喷喷的、清香、醇香、浓香,连风打的旋 儿都香气扑鼻。
师:晚饭后躺在床上,那香味丝毫不减,你还能闻到 ——— 生:(齐)香喷喷的、清香、醇香、浓香,连风打的旋 儿都香气扑鼻。
师:这么多的香,让你——— 生:醉了。(师板书:醉。指名读。)生:(齐)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 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 回家。
师:老师曾读过这样的诗 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现在来读 这句话,我会在旁边写一句诗:香气熏得孩童醉———下半 句谁来接? 生:香气熏得孩童醉,直把槐乡作汴州。
师:你从宋朝穿越而来。(生笑) 生:香气熏得孩童醉,直把槐乡作故乡。
师:给你点赞!不错! 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变成七个字怎 样说呢? 生:香气熏得孩童醉,傻卧槐乡不思归。
师:好!写批注也是需要用心的,试着写下来。(生写) 【点评: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是这个年 段必须练习掌握的词语理解方法;
阅读中独特的体验要留存 下来,这就是批注;
美妙的体验,要在想象中丰满。阅读教 学中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练习阅读,日积月累,阅读能力 自然形成。】 三、走近槐乡人,体会孩童乐 师:一到五月,小姑娘更俊俏了,小小子有口福了。我 们来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女孩把“小姑娘”换成“我们”,男孩就把“小小子”换成“我们”。
(男女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好 像用错啦。
生:飘。(师板书:飘) 师:只有腾云驾雾的神仙才能飘,人只能走或跑,为什 么用“飘”呢? 生:写出了小姑娘们飘飘欲仙的美感。
师:一个“飘”字,让你看到了一群仙女。
生:好像槐花的香味四处飘溢。
师:好啊!一个“飘”让你闻到了浓郁的花香。
生:我的耳边仿佛飘来了姑娘们的笑声、歌声。
师:这个“飘”字,还真是韵味无穷。我们再来读。(生 齐读) 【点评:角色置换,化身文本角色,是助力儿童在阅读 中理解,体悟文中所述之事、所抒之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抓住一个“飘”字,体会它在非常态运用中所传递出的韵味, 是揣摩词义,丰富阅读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诗歌作结,活学活用 师:(指板书:浸、醉、飘)李老师觉得读文章的时候 一定要学会逗留,总要学会抓住几个重点词语用心揣摩,仔 细玩味。李老师读完本文后写了一首诗,却有一个字反复斟 酌,不能定夺。谁来帮帮我,做我的一字之师呢?(出示)生:我用“游”字,多少孩童游槐乡。
生:多少孩童忆槐乡,用“忆”字。
师:噢,是美好的回忆! 生:多少孩童醉槐乡。
师:(兴奋地)了不起!是什么让你醉? 生:扑鼻的花香把人熏醉了。
师:还有什么让你醉了? 生:幸福的生活让人沉醉。
生:槐花的美景让人陶醉。
师:熏醉、沉醉、陶醉,看来不醉都不行啦! 师:你们是否发现,李老师的这首小诗似乎也用错了一 个字哦。
生:“槐香”应为“槐乡”,“故乡”的“乡”。
生:我觉得李老师的“槐香”比课文的“槐乡”更有意 境。
师:(将文题中的“乡”改为“香”)我们一起读。(生 齐读:槐香五月) 师:下课。
【点评:诗歌作结,一举多得。为诗补一个字,以及“香” “乡”之辨,是深入品读文本之后理解的深化,情感的升华, 语用的落地;
既是突破文本语境的迁移运用,也是呼应玩味 几个关键字的阅读策略,反哺阅读。】 【总评】置身于李争老师《槐乡五月》的教学现场,脑海里跳出 这样一句话:儿童处在课中央。
一、教,致力儿童发展 顺应儿童的发展,应给予儿童文本自主解读的空间。李 老师在教学伊始给出学生3 分钟自主读文的时间,然后鼓励 学生说说自主阅读的收获。因为有了自主阅读的时空,有了 自己建构的形象与意义,所以学生的阅读收获是多元的,也 是独特的。这样的阅读体验,即使不全面,也是弥足珍贵的。
当然,顺应儿童发展的阅读教学不是以儿童自主解读为 名而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重要。李老师能引导学 生紧扣重点词语,体会槐花多、颜色白、形态美;
以图片为 凭借,借鉴文本表达范式,趁热打铁表达美;
在反复朗读后, 鼓励学生当场背诵,积累美。同时,诉诸视觉描写的语段范 式(由全景到局部、由远到近的写法),诉诸听觉的凸显欢 快情绪的“对对子”语言范式,在言语实践中渐渐清晰,为 写作提供了示范。这样的教学直指儿童的语言积累和言语发 展,是最切实、最有效的阅读引导。
二、教,依靠儿童展开 学习需要儿童的主动参与,充满情趣的实践活动是激发 儿童主动参与的重要诱因。李老师的教学之所以能自始至终 “勾”住学生,最关键的是他善于用儿童的思维策划实践。
在建构词义的诵读中,在借助事物的联想中,在创生语 境的朗读中,在借助“支架”的背诵积累中,在节奏欢快的对读中,在紧扣“香”之意境的反复导读中,在精致化的诗 句批注中,在关于“飘”字的触摸中,在勇做一字之师的迁 移运用中……一幕又一幕,无不充满情趣,富有挑战,学生 “深陷”于言语的漩涡之中。快乐因情趣而生,理趣因快乐 自得。
三、教,顺应儿童需求 本节课教学中,李老师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在角色互换 中,在情境对读中,读出意境美和节奏感;
在言语实践中提 升概括能力,巧授批注方法;
在语段的诵读、品味中发现构 段的巧妙、表达的秘妙,为习作提供了知识基础;
在情感升 华处,鼓励学生补充一字,以表达反哺阅读,凭阅读促成表 达。
阅读教学怎样教?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实现言语智慧的 提升,应成为应然的追求。李老师本堂课的教学,实实在在 让我们看到了阅读教学最鲜活、最灵动、最扎实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