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中职学 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实施课程育人,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课教师应该认真思 考并作出正确回答的问题。根据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 状,笔者认为,抓住学生的思想脉博,以“热点”为导线, 突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艺术性,是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 有效方法。摘 要:
中职学校;
德育课教学;
实效性;
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 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 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 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可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加强德育教学工作。然而,近些 年来,在一些学校中,德育课教学的效果是令人失望的。教 师在讲台上,其情切切,其言滔滔,学生俯首在下,不是充 耳不闻,心不在焉,就是做作业、翻杂志、看小说、玩手机, 个别的甚至讲话、睡觉、逃课。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 学的效果。
学生为什么对德育课不感兴趣?根本原因在哪?面对 这种现状,任课教师怎么办?这已经成为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仅就增强中职 学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德育课教学要切中学生的思想脉博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我们讲课当然也要看学 生。只有学生对你的课有兴趣,听得懂,能解决思想认识上 的问题,这样,你的课才有吸引力、说服力。就当代中职生 来讲,他们对德育课的接受心态,既受到复杂的社会生活及 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又受到教材内容、教师教学方法及本 身专业要求的限制。因此,教学中能否切中学生的思想实际, 能否有针对性地施教,这是取得德育课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
为了把握学生对教学的思想动向,开学初,我曾对09级 三个班164名学生进行过调查,问卷的回答如下:
影响你对德育课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认为是:“所 学知识应用性太差”68人;
“内容缺乏针对性”52人;
“教 学方法不佳”30人;
“任课教师态度”14人。
在教学方法上,你认为哪种方法较好?主张:“课堂讨 论”81人;
“社会调查”54人;
“专题讲授”25人;
“按章 节讲”4人。
改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哪?认为:“取决于 三个方面:即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 老师的教学方法,关键在于老师。” 学生的上述意见,既增强了我们改革教学的责任感,又 向我们提出了改革教学的具体要求:(一)教学的内容要适应社会的需要,面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理论的实用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重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
(三)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
事实表明,德育课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更新观念,了解学 生的思想实际,真正做到“知彼知已,百战不贻”。
二、 德育课教学内容要“真”、以理服人 德育课教学内容要“真”。只有真的东西,才是可信的, 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在德育课中,“真”有两重含义:
(一)客观的。即它所表述的概念、定义,阐述的 原理都应具有科学的内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而不能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能“公说 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二)具体的。就是说,德育课中的理论,总是在一定 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正确性受到一定的时间、地点、条 件的制约,并不是包罗万象的“科学之母”,更不是“包治 百病”的神医。由于德育课所阐述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因 此,我们观察问题的立场应是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问题的 思维方法应是唯物辩证的。
德育课中的“真”是与“假”相对立而存在的。在讲课 中,那种将理论进行空洞的抽象分析,用一些“大话”、“套 话”吓唬人,将一些流行的术语、口号、笑话毫分寸地使用, 大肆渲染,信口开河,用一些胡编乱造的“事实”来欺骗人 等等,都是“假”的表现。有人认为“德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乖女孩,德育课当然也要赶时髦,上面吹什么风下面就 要讲什么话。这种看法,显然是对德育课教学的一种偏见。
德育课教学内容要“真”,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吃透 和把握好教材,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教材理论。如果教师自己 对理论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不能悟出其“真”,就不 能将科学理论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当然也就谈不上用科 学的理论去感染和说服学生了。
三、 德育课教学要以“热点”为导线,着力解决学生 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 德育课教学效果应体现在:一是学生对学过的基本知识 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何?运用的能力如何?二是学生存在 的错误认识是否得到解决?在教学中如果采取就事论事,或 停留在“有还是没有?对还是不对?”的表面上,说服力是 不强的,即使认识上有所提高也是有限度的。因此,教学中 要以“热点”为导线,着力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
四、德育课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讲究教学的艺术性 无数的教学活动和实践,已经反复地证明:同样的课程,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时空条件和教学对象,但所采取的 教学形式不同,其收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有的教师讲 究课堂的艺术性,于是能将课本上的定义、概念、原理阐发 得深入浅出,能把教学中的人物、事件、事例等描绘得维妙 维俏,形神飞动,在课堂上创造出活跃、热烈的情景。但有的教师则不然,语言无味,讲述干巴、空洞、刻板,听他的 课,使人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可见,教学的 艺术性,对德育课教学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预定 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 整合课程内容,采用 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观念上,应树立以学 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做到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让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 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教材只不过是“例子”,“脚本”, 在教学中只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 地活用教材,把主要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导演 好师生互动的“情境剧”。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以往 “教 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多采用讨论式、活动式的学习 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 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生动、丰富多彩 的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 究式”的学习,由讨论和活动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供一个 相互交流、主动参与的平台,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 陈述、倾听、评价、争论,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只有这样,德育课教学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是学习兴趣激发者,是德育思想的引领者,是学生思维的点 拨者,是行为规范的示范者。从这个意义来说, 一个好的 教师,就是一门好的课程。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需要我们全体同仁的践行,身体力行而后知不足,需要创新,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