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未来而教我的教学主张发展历程】 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

为学生的未来而教我的教学主张发展历程

为学生的未来而教我的教学主张发展历程 在从教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对于教育,对于语文,我一 直心怀敬畏之心,我的语文教学主张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 的过程,到今天,仍在不停地矫正、补充和丰满。简单地说, 我的语文教学主张的建构大致经过了孕育形成、转折成型、 巩固发展三个过程,即:为考试而教—为兴趣而教—为学生 的未来而教。

一、孕育形成期 我当学生的时候语文就差,高考时唯一没有考及格的就 是语文。高考填写志愿,师范类本不是我的选项,只因为填 写了“服从志愿”,结果造化弄人,我成了一名教师,而且 是一名语文教师。刚开始工作时,总是心猿意马,想着改行, 对于教育,对于语文,心总是定不下来。

和领导、同事的“赞同”不同,学生们幽怨的眼光刺激 着我,他们不喜欢语文课,甚至讨厌语文这门学科。考试是 语文的全部吗?考得好就是教得好吗?为谁而教?一晃十 年过去了。

二、转折成型期 怎样教得更有趣?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 此时,适逢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的教育理念发 生了变化,我提出了“生动活泼学语文”的教学主张,主张 “大语文”的理念。依托语文课堂阵地,背靠学生文学社,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读好书,好读书,做好人”的系列读书活动;
开辟了诸如文学社、小记者团、广播站、社会调查、 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演讲会、影评、课本剧、手抄报等语 文学习的新渠道,还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媒体引入 了各种活生生的语文信息。这些语文活动使学生获得了亲自 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 增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张扬,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 使命感增强了,学生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我的带动下, 全校性的语文课改得以开展,课改成绩受到了上级的肯定。

2000年12月16日,徐州市语文读书活动现场会在我所在的中 学举行,来自全市的语文教师代表观看了我排演的语文读书 活动的汇报演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语文课上得活泼多 了,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语文,语文课上欢喜、期盼的眼神 多了。

把心安在语文,我渐渐找到了教书的乐趣,“忙并快乐 着”成为我那时生活和工作的写照,所写的文章不断发表于 各种期刊上。我多次组织各级语文教研活动,开设各类语文 公开课,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得了一等奖。这个阶段,我与 语文的关系,多了些“人味”,语文不再是被物化的、被利 用的,但是我和语文的距离依然存在,语文还在对岸。

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表面热闹而没有效果的“花架子” 课,是不会长久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语文教学还有多少 未解之谜?第二阶段又是一个十年。

三、巩固发展期破解语文教学之谜,首先要考虑的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是 什么?什么是语文的核心价值?课堂上的师生是一个怎样 的关系? 我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智慧,找到通达 智慧的路径。

为了通达语文的智慧,我力图构建“双翼”语文教学, 一“翼”是生活的语文,树立生活处处是语文的观念。让学 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在“大语文”的背景下,拓展 语文学习的宽度。另一“翼”就是“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取得高效率,必须区别生活语文和课堂语 文,不能混淆两者的目标及学习路径。生活语文属于第一 “翼”的内容,而课堂教学就是要追求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就是要教会学生生成语言的智慧,从语用的角度出发, 给学生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做”;

把阅读指向写作。通过营造环境、构建情景来提供教育经验,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课堂上,不是看教师呈现了什么, 而是看学生经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会用了什么。

高耗低效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沉疴痼疾,怎样让语文课堂 更高效?我认为要上出有语文价值的课,让学生体会到这篇 文本的独特价值。我按照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的文本解读 理论,对每一篇课文按照“释义—解码—赏鉴”三个层次, 一一进行文本“破译”,就像福尔摩斯面对一宗宗扑朔迷离 的案件,乐此不疲。在教学实践中,我又增加了一个层次“迁移”,就是把阅读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学生学的知识一定 要用,只有用的知识才会被学生真正拥有。渐渐地,我形成 了清晰、扎实、专业的语文课风格。

例如,教授《斑羚飞渡》一课,我不会纠缠于“镰刀头 羊”光辉的形象,去无限地拔高,而是从语用的角度,教给 学生这篇课文叙事的方式。最后把这些知识迁移到学生的实 际运用中,即写作中。

同样,在写作教学上,我还是追求清晰、扎实、专业的 语文课风格。我认为写作课不但可为,而且大有可为。写作 是一项复杂的心智劳动,需要多项技能的协同参与,但最主 要的还是言语表达能力和文章建构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我 以训练言语表达为基础来训练学生文章建构的能力,又以文 章训练为基点、为引导,来提升优化学生的言语能力。

我所构建的语文“两翼”,是相互促进、相互达成的。

“两翼”对学生都非常重要,但核心还是语文课堂,“课” 是课程的核心环节,是我们精神生命赖以存在的支撑。专业 的课才会让学生有所得,学生能够把知识内化并运用的课才 是高效的课。“两翼”也可理解为“理性”与“情感”,我 在注重语文人文教育的同时,能自觉地运用理性、发展理性、 弘扬理性,让情感价值经过理性的检验。

WWw.dYLw 这三十年,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突飞猛进的三十年, 我由一名“差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特级教师。丘吉尔说:“没有终局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重要的是继续前进 的勇气。”把每一天过充实,把每一篇课文讲好,你就会成 为一位卓越的语文教师,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日复 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所谓卓越,并 非指行为,而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