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的原因和策略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的原因和策略 1 何为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交往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管 理理论。在这种管理体系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 关注人的情感、崇尚人的价值,给人以充分的理解、尊重和 信任,充分激励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满足人的 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一种管理观。人性化管理 最初被运用于企业之中,在企业中合理运用人性化管理可以 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 提下,激发人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 神,使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和谐。随着人性化和管理理 念的逐渐成熟以及其运作过程中管理成效的日益显著,这一 理论和思想逐渐被运用于其它领域。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是 人,目的也是人,因此在教育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显得尤为重 要。2 人性化的缺失:大学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大 学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人性化管理常常浮于理念,空于实践, 大学教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现象比较严重。
笔者认为,要想研究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现状, 首先不妨来探讨一下人性化管理服务的大学教学。吴也显在 其主编的《教学论新编》中认为,教学是一种“由教师、学 生相互作用,以课程为中介而专门组织起来的教育活动”。笔者比较认同这一定义,因为它除了关注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之外还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中介因素“课程”纳入 了探讨的范围,因此对教学定义的探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审视教学管理现状的视角,即从教师、学生及课程三个方面 入手。
2.1 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缺乏人性化 2.1.1 “教”得不自由 教师承担着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却“教”得不自由。
洪堡在对于大学理念的阐述中提出三条原则:教学自由、学 术独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自由首当其冲。然而学校 僵化的管理制度,将教学过程视为一种生产过程,对其作了 许多程式化的规定,不仅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度、教材等 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连课程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乃至 具体环节都加以限制。这样的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教师教 学被束缚在一定的框架内,无法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出来的 学生犹如工厂批量生产的零件,教学并不自由。
2.1.2 对教师的评价缺乏人性化 学校管理中的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 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 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希望得到认可和合 理的评价。客观而合理的评价可以激发教师的潜能,促使教 师理性的改善教学。然而现在许多大学正着力推行量化评价 模式,这种模式将评价的指标用数量表示,教学时数、公开出版论文的数量、科研项目的数量等成为了参评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量化评价固然能在管理中加强评价的规范性和可 操作性,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却未必合适,在评价方法和 评价过程中缺乏人性化。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工作 需要大量的感情投入与交流,教师工作的成果体现在不同的 学生身上,很多成果以隐性方式呈现,加之教育效果的滞后 性等因素,教师的工作产出无法完全用数量加以衡量。这种 缺乏人性化的评价模式容易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将工作 重心放在评价所要考核的几个指标中,用数量之多获取好的 评价结果,从而进入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
2.2 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管理缺乏人性化 2.2.1 “学”得不自由 洪堡的思想中强调学生应当“学”得自由,然而教学管 理制度的僵化使学生学得并不自由。这种不自由主要体现两 个方面,首先是专业选择方面,我国大学学生在高考填报志 愿时必须进行专业选择,一旦选定就很难修改。杨东平教授 认为:“转系、自由选择专业背后有一个现代教育的重要价 值观,就是自由学习,选择什么专业是学生的权利,保证的 是一种学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高质量的研究。”遗憾 的是,学生的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不能实现。其次,学生 参与学习的方式并不自由,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都 加以规定,例如一门课程的学习必须达到一定学时才能参加 考试,每天必须在指定的教室参与自习才能通过考勤等。这些流于形式的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关怀,使学生疲于应付, “学”得极不自由。
2.2.2 学习管理制度缺乏弹性 学习管理制度缺乏弹性主要体现在学年学分制的管理 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大学大多采用学年制,学 年制要求学生一旦选定专业就不得更改,必须完全按培养计 划进行学习,不能自主决定学习进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种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学分制在此基础上 有所改善,可以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学能力以及自主选 择专业、学习年限的权利,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然而,学 分制并没得到彻底的实施,大多学校采用了学年学分制相结 合的管理模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妥协的体现,这种管理模式 的实质和学年制差别不大,即便修满学分也要达到一定的年 限才能毕业,尽管学生有权提出提前毕业的申请,但大多条 件苛刻且不予鼓励,这种管理模式缺乏弹性,更不能体现人 性化的特征。
2.3 教学管理中对课程的管理缺乏人性化 我国大学课程缺乏人性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其一,大学课程设置缺乏人性化,虽然近年来的教育改 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课程改革方面却收效甚微,大多 课程设置仍然沿袭传统,对新课程的研究不透彻、不深入, 很难满足课程管理中的人性化需求。其二,在大学课程安排 上不够人性化,课程安排时间固定却相对松散,且持续很久,大多课程均不循环授课,不同课程的授课时间相互重叠,这 给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原因分析 3.1 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主要 原因。传统教育思想以社会的普遍价值为出发点,提倡社会 本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过度强调教育应当服务于社会, 从而忽视了人的需要。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教育更关注 国家的利益,把教育看做是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工具,至于 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往往不受重视。在传统教育思想管理下的 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在制度中得到体现,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难以从制度上得到 保障。
3.2 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 人性化管理对教育资源有较高的要求,充足的教育资源 是高等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教育投入 不足是教育资源缺乏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均教育投入与西方 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人均教学资源占有率较低,另一方 面,对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和不合理运用也使教育资源缺乏 的现象雪上加霜,从而很难保证大学教学人性化管理的顺利 进行。
3.3 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我国大学教学的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学评价过于宏观,评价标准单一,注重量化评价而忽视人在教学中的质的变化, 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判断价值而 忽视评价对发展的作用,这种评价模式不容易调动师生的积 极性,不利于师生的发展,是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 重要原因。
4 如何改善国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现状 4.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改变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缺失现象要从改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入手,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 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认识到 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 主导地位。在强调教师主导的同时,更要肯定和重视学生在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学生在教 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发 展。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用人性 化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人 的个性特点,注重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动的交流,人性化理念 指导下的师生关系必然更加和谐,更加利于大学教学管理。
4.2 加强教育投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投入是确保人性化教学管理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 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加大教育投入要从政 府做起,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教育投入的稳步增长,同时还应 集合社会力量,用募捐、投资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用人性化的 管理方式促进资源的有效使用,充足的教育投入及合理的资 源利用为改善大学教学管理中人性化缺失的现状提供了保 证。
4.3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科学的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估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 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首先应该明确 的评价的目的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具体来说 应该实行常规化教学检查与监督制度,要根据不同层次和类 型的教学工作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切 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对各层次和类型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 估。同时,对于评价结果也要人性化的运用,评价不是目的, 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和提高,对评价结果的人性化运用是保 证评价工作有效进行强大支柱。
综上所述,大学教学的人性化管理在现代大学管理中显 得尤为重要,尽管目前我国大学教学管理中存在人性化缺失 的现象,但只要客观认清现状、理性分析原因,就可以从改 变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合理利用资源、改革评价制度等几 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呼唤人性化[J].现代科学教 育,2004.5:71-72. [2] 张晔.刍议课堂教学人性化管理[J].教育与管理,2007.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