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具为小学数学课堂增加生机和活力
让学具为小学数学课堂增加生机和活力 [摘要]教学实践表明,以活动为主的教学,其学习效果更好。新课程 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小学生喜欢玩,对新鲜、新奇的东西和直观的事物感 兴趣,喜欢动手摆弄物件,喜欢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 小学生喜欢动脑、喜欢动手的身心特点出发,从以形象认知为主的特点出发,巧 妙借助学具,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 玩”,让数学课堂换发生机和活力。[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学具;
兴趣;
能力 数学知识抽象,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这就造成数学学习方面的障 碍,再加上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本身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一些 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使数学课堂毫无生机和活 力,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可以巧妙使用数学学具,让学生通过摆、 分、拼、组、比、想等,建立起知识与思维、知识与活动、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 梁,使知识生动而形象,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 建全面发展的生态课堂。
一、用数学学具激发兴趣 由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情境教学成为较为大众化的教学模式,受到广 大教师的青睐和推崇。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熟悉的学习环境,而数学学具的 使用,有利于创设更加真实、生动的数学情境,为学生构建“玩”“学”“乐”的轻松、 愉快的互动氛围。
比如,在教学《几十几的认识》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一定数量 的小木棒,用橡皮筋每十个捆成一捆,这个活动通过准备小木棒强化学生的动手 动脑能力,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几十几的数的概念与意识。等到课堂上,再以这些 学具为“抓手”开展教学,使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之初,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课前 准备好的学具,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学具来学习几十几”,看似可有可 无的一句话,实质上却引导了学生认识到学具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课前让准备 小木棒的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到小木棒的运用中,提高所有学生的关 注力。教师再让学生一次取出6个、10个、25个、32个、54个等数量的小木棒, 通过一个一个取小木棒,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到一个一个取的难度大,认识到取 的数量越多,难度就越大。教師引导学生,如果要拿出25个小木棒,怎么取较为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将25根木棒10个捆在一起,发现可以捆成几捆,还剩几个。
反过来,如果木棒都是每10个一捆,还有散放的十个,那么,再让你取出三十几、 四十几、五十几等大数量的木棒时,你会采用什么简便方法取?先取什么?(取 几捆)再怎么取?(取几根)这样取木棒与几十几的数的认识之间就建立起了必 然的联系,并且,学生在木棒这个简单易得的学具中开展学习活动,每一名学生 都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 了实践能力,发展了思维力。
再如,在教学《位置》时,让学生拿出学具,如一个小圆点一个三角 形,开展“一个说、一个做”的游戏。一名学生先拿出一个小圆点放在桌面上,将 三角形按照听到相应的指令,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比如,同伴说“三角形放在圆 点的左面”,学生摆出相应的图形;
同伴说“三角形放在圆点的右面”,学生也摆 出相应的图形。这个活动可以由教师来演示,展示出三角形和圆点的不同位置关 系,让学生分别快速说出三角形和圆点的位置关系,这样的游戏更符合学生喜欢 游戏的特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使用数学学具助力算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算理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实际教学 中,教师们却往往忽略了算理的渗透,使算法的掌握增大了难度。算理的教学与 算法相辅相承,没有算理作为基础,算法的学习只能是一知半解。比如,在教学 进位的加法时,如果不渗透“算理”——进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位等,学生就 会感到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而借助于学具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对算理有清晰的 感知。
比如,在进行进位加法的教学时,多数教师从基本计算的方法开始, 通过大量的例题,不厌其烦地讲数位对齐、个位与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等,学生 都听得乏味至极,而对于为什么要进位却不清楚,最后,在题海战术中终于掌握 了算法。然而,对于18+9这样的计算,教师强调算法18加9,先算8+9=17,写7 进1,再算十位上的数字,1+1=2,可是学生在真正计算时,却会发生18+9通过 竖式计算得117的错误,其实,如果通过学具的演示来计算18+9,可以让学生明 白进位的原因,明确算理的主要思想。比如,让学生先拿出18根小木棒,再拿出 9根小木棒,引导学生18根木棒的取法要采用简便的方法——先取10根一捆,再 取8根,之后再取出9根,让学生将木棒放在一起,从而理解“加法”的意义。再引 导学生一捆不要动,再把8根和9根放在一起,数一数是多少个,再将得到的17根木棒中的10根捆在一起,看看不足十个的还有几个(7个),看看成捆的有几 个(2捆),比原来多出几捆(1捆),这捆是从哪儿得到的(8+9)……这样, 对于18+9怎么计算、如何进位、为什么进位便能了然于胸,之后做练习。如26+8、 58+4、23+59等时,就不会出现进位不知往哪儿进、为什么进位、怎么进的困惑 了。通过学具的使用,能渗透算理,提高对算法的理解,提高计算的准确度,提 高教学效果,能让算理更加明确、算法更加清楚,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他 们的思维品质。
三、运用数学学具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小学生有意识记的能力较弱,操作可以促进有意识记到无意识记的转 化和发展。小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鲜、有趣的东西上,力图从各个角度、 各个方面去理解、去思考、去探究。
比如,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定理的教学,通过探究、实验等,教师给学 生总结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让学生拿出6cm、4cm、3cm的三个小木棒,让学 生搭建一个三角形,学生轻而易举就摆成了一个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探讨6、4、 3这三个数任何两个数的和都大于第三个数,任意两个数的差都小于第三个数, 如6+43、6-43等,教师再指出如果把3cm长的木棒再减短2cm,就不能组成三角 形。于是,学生不信,要亲自动手试一试,通过亲自操作,才对三角形的三边定 理深信不疑。否则,教师不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做一做,这在他们心中永远是个 谜团,挥之不去。
通过摆放三角形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活跃课堂的氛 围,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和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 操作能力。
四、运用数学学具帮助学生推导公式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基础,法则、公式、公理是重点,对于公式和 法则的推导,从理论上进行引导和探究,有悖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 因为数学语言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数学语言深奥,不利于学生的 理解。而如果教学中注重使用学具操作中的生动语言,可以启发学生弄清算理、 理清概念、明晰公式和法则的根源,再引导学生应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公式、法则 的内涵,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历程,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往往忽略面积公式 S=ah(其中S是面积,a和h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推导,采用直接“告之” 的方法,然后给出具体的练习,学生对于公式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如果教师 让学生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或者根据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通过沿着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一分为二” 形成三角形,通过剪、拼、贴等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再根据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求法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 样学生手中的数学学具——平行四边形纸片得到充分运用,使学生发挥想象力、 提升创造力、提高思维力,将数学知识的探讨与操作活动完美统一,融知识于实 践操作,课堂的教学不再是知识的“给与”和“仓储”,而是师生的互动,学生的探 究和体验,课堂充满了创新和智慧。
总之,数学学具的有效使用,能使学生动起来,令课堂充满生机,但 教师务必注意学具使用的时间、目的和方法,使学具得以合理使用和有效使用, 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切实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王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