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论文|转移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论文

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论文 1. 广西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 为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近年来,广西 在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式上进行创新,按照不同类型、不 同群体,大力开展独具特色的专项培训,使培训的人员以最 快的速度实现创业就业梦。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3月底, 广西区再就业培训17.9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 训131万多人,创业培训4.82万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有21.4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新增175.24万名,2.09万名劳动者实现了自主创业。

广西全面实施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工程,对20 公里边境范围内的27.96万农村劳动力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 和创业培训,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已培训近10万人, 大部分培训合格人员均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广西组织开展了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培训”,已培训近8万名乡 村旅游从业人员。广西还先后实施开展了水库移民、被征地 农民、农林场归难侨、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等近10项专项培训 活动。

广西开展了“农民工援助行动”,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就 业、创业、培训、维权和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提高了农 民工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目前已投入专项活动资金4670 万元,培训农民工50万人。

广西针对贫困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成效显着。受训劳动力培训后转移就业的稳定性较好,收入 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 广西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西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 以下问题:
2.1 农民积极性不高问题 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转移培 训反应冷淡,认为自己不可能外出打工,培训不培训无所谓;
认为参加了培训也不一定管用,没有参加培训的欲望;
认为 培训项目不适合自己,对培训不感兴趣。二是被动应付,农 民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明确,对培训内容不加选择,把参加培 训当成为村里完任务。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农民 甚至村干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关政策理解有偏差, 一味地依赖政府,存有“等、靠、要”的思想。

2.2 培训方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开展农民转移培训主要还是依托教育系统现有的 职业技校、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项目较少。培训基地基础设 备还不齐全,师资力量还不够强,并且由于地域的差异较大, 导致一些企业急需的工种无法开办。另外,由于阳光工程实 施的时间还不长,缺乏教学培训经验和成熟的培训教材,加 上农民的素质普遍还较低,水平差异较大,这也给培训带来 了较大的难度。

2.3 未满足培训需求问题现有的培训,无论从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内容的设置方面 都比较简单,目的性也比较明确,就是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 实现快速上岗,以填补企业人力的空缺,满足企业的需求。

专业技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转移就业的问题,但是 要想让农民真正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仅 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不能更好地满足待转移劳动力的现实 需求。

2.4 培训经费投入不足问题 一是培训基地建设没有单列经费,无法保证持续投入。

二是实用技术培训没有专项经费保障,没有充裕的资金保证 去聘请高层次的专家教授来进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培训质量。三是农民的中高级技能培训经费没有政策,缺少 经费保障,致使中高级技能培训难以开展。

2.5 培训后续保障机制问题 目前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大部分企业未予办 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有些企业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 生活待遇、福利偏差;
一些企业季节性生产明显,就业岗位 不能较长时间保证;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存在较大的困 难;
此外,对于开办个体经营的农户,未能在税收、各种收 费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关系到农 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农民的生活质量,是转移培训就业中 有待解决的后续问题。

3. 完善广西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3.1 提高农民对转移培训的认识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各新闻媒体,用直接简单, 快捷的方式将各项劳动力转移培训信息传递给农民;
二是组 织有关人员深入各区、乡(镇)开展宣传,向农民传达党和 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有关政策,把党的优惠 政策和用工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让他们了解参加培训, 转移就业,外出务工的好处。总之,通过宣传提高农民的认 识,让农民懂得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农民明白只有掌 握一技之长,才能真正实现致富。

3.2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 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采取合理分类,区别对待,分别培训。

二以返乡农民工为主的产业技能培训,应结合当地大力发展 的产业需求,采取面上传授技术、示范点上进行实践学习的 方式。三是组织一些骨干农民走出去学习技术、开拓思路、 启发创业,建立起农民培训互动机制。四是中等职业学校应 当走向农村,为农民工举办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返乡农民工就近创业就业。

3.3 拓宽培训内容满足培训需求 制定每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计划应体现区域 性、层次性和针对性。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满足 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农民培训需求。如,对西部镇应着重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鼓励他们在当地转移;
对东部镇(处)应着重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
对城区附近的农村劳动 力,应着重加强服务业和自主创业技能的培训。

3.4 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 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建立 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的多元化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投入机制。将培训基地建设经费应单列;将农村实用技 术培训纳入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制定中高级技能培训经费保 障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相关部门认定的培训和组 织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构进行适当补助。

3.5建立培训后续保障机制 一是创造和拓宽转移就业空间,应加快以服务业为重点 的镇驻地经济发展,适当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其成为承接农 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二是应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 信息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推介工 作,畅通农民转移就业和市场的接洽渠道。三是进一步完善 劳动保障维权体系,为农民转移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 解决农民转移就业后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权 益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