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亚健康调查【大学生亚健康调查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亚健康调查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亚健康调查与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健康状况,2014年教育部对现行《国家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订,文件提出“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 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 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然而,近20年我国大学生体质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大学生体质健康状 况不佳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其亚健康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作为一个新的医学概念,在20世纪 90年代才被纳入科学视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 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 态,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作为大学生群体, 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长期不良情绪等,往往 容易导致一系列亚健康症状。为了调查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状态特别是亚健康状态, 寻找改善途径和对策,该文围绕大学生生活方式、身心素质与体质健康、健康教 育等3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4所高 校中的4个年级中随机选取56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8人,女生356 人。

1.2 研究方法 笔者首先采用文献法,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新闻 报道、调查报告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预判;
然后通过调查问卷 向在校大学生了解其生活方式,以及对急救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并对收集到 的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得到一些相关结论;
同时运用访 谈法,走访各高校的体育老师、辅导员等教职工,向他们了解在校大学生总体体 质情况,总结出各高校对大学生亚健康话题的关注度;
最后采用特尔菲法,多次向专业指导老师征求指导意见,寻求反馈,对初步得到的结论进行适当的修正。

2 研究结果 2.1 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调查 如表1所示,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常见表现形式为:(1)作息 不规律,入睡时间迟,22:00点前睡觉的只占3.13%,57.29%的学生集中在23:
00-24:00这个时间段入睡,25%的学生在24:00之后睡觉,这说明高校大学生 绝大多数都存在作息不规律,入睡时间迟的现象。很多人把入睡时间推迟到23:
00以后,上网,看剧,打游戏,刷微博微信等娛乐活动均成为他们晚睡的理由。

长期熬夜会导致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症状,同时还会增加患上心血管 疾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性。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访谈,笔 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熬夜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亚健康的心理认识不足,大家都感觉 死亡的威胁似乎离自己十分遥远,年轻人身体素质强,没必要保持早睡的习惯。

这一调查结果不禁让人堪忧。(2)吃早餐不规律,不吃早餐者占6.25%,男女生 分别占11.54%和3.37%,男女差异较大,这一结果与大部分男生由于晚上打游戏、 打牌而引起的次日清晨不能早起有很大的联系。一二年级不吃早餐者占15.97%, 三四年级占15.06%,两者差异不大,但是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还是存在很大一 部分高校学生不吃早餐。

2.2 体育锻炼调查结果 表2反映了关于体育锻炼的调查结果。首先可以看出,坚持每天都锻 炼的人仅占6.25%,71.87%的学生锻炼次数少于2 d,坚持每天锻炼的男生占7.69%, 女生占2.25%,男生锻炼次数多于女生。其次,大部分高校都选择在大一、大二 开展体育课,而大三、大四极少开展体育课。笔者通过走访各高校的体育老师、 辅导员等教职工,发现大部分高校在大三、大四年级只通过体测的方式来开展体 育教学。在开展体育教育方面,常州大学2000年9月起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 制和刷卡制度,将课内体育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衔接起来,这种将课内课外体育 锻炼相结合的做法十分新颖有效,其他高校可以借鉴常州大学的此项制度。

3.3 亚健康表现状态 从表3、表4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中亚健康表现状态是多方位的, 它包括心理、身体、外界状态等。女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等不适状况的占比略高于男生,男生、女生没有不适状况的情形 各占19.23%和 8.99%。大三、大四存在不适状况的比例高于大一、大二年级, 这主要与毕业生在保研、考研、找工作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有关。

2.4 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如表5所示,笔者调查了高校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大部分高 校学生对外伤包扎、足踝扭伤急救知识有较多的了解,但是对急救知识完全不了 解的人数却将近1/3,这一调查结果应该引起学校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的注意。在 国外,德国急救知识的普及率高达80%,美国为33%,法国为40%,而我国则不 到1%,这一比例不禁引人堪忧,因而我国迫切需要社会各方各面加大急救知识 的传播力度,从而引起全民对健康的重视,尤其应在各大高校中重点推广。

3 对策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况,该文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和建议。

(1)学生方面。大学生应系统掌握有关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树 立起现代健康意识,并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唯有如此才能防治 各种身心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主动调适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充分发挥生命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促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有用之才。

(2)学校方面。加强学生体测的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对体质测试的 重视程度;
加强学生早操管理,进行学分制管理,实行刷卡制度,规定每周刷卡 次数;
改善体育教学环境,为学生塑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塑造积极向 上的氛围;
为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并要求三、四年级学生每年必须 选修一门体育课;
加强急救教育的实体课堂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掌 握急救常识;
最后促使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不可或缺的教学计划,形成正式或非 正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掌握、应用急救技能,减轻身体突发状况带来的危 害。

(3)社会方面。国外在体育教育课程方面的设计上与我国存在巨大 的差异。在德国,体育被看作是研究“人”的学科,体育学与教育学、社会学并列 设在“社会科学及社会学”大类中,体育学科整体地位较高。而我国体育教育管理 则存在滞后现象。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完善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管理机制,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借鉴国外的 先进经验和教育理念,改进我国高校的健康教育,以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促 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同时,国家应加大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在公共 场所增设急救设施,推动急救知识的传播,引起全民对健康的重视,以营造一个 文明、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