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摘要: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运用已成为当前教 学中的热点问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课程,应在依 托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按照探究过程合理整合信 息技术两方面发力,这样就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
科学;
教学;
整合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 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科学信 息,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基础。”[1]因此,把信息技术 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并把这一工具运用到科学课 程的教学之中,使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相互融合,为教学提 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2],就成为广大教师值得研究的 问题。下面,笔者就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依托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1.1运用信息技术真切认识宇宙 浩瀚的宇宙、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等知识点非常宏观, 学生不易见到这些自然事物,只能通过间接经验了解这些事 物,很难形象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采用视频等多媒 体技术形象化、具体化地演示上述知识点;
或让学生借助网 络去搜寻问题的答案。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 “月球上的环形山”一节时,笔者首先播放嫦娥二号运载火 箭发射的视频,为学生创设了乘坐火箭登月的课堂情境。当 预备发射的口令发出时,学生群情激昂,仿佛自己坐在火箭上。随后,他们在视频中看到月球上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不禁问:“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借着问题,笔者让 学生观看专家介绍环形山形成原因的视频。最后,笔者引导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专家的解释。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 身临其境,能直观地感受具体事物,从而形象地认识了月球 上的环形山。
1.2运用信息技术深入了解自然灾害 对于地壳运动等自然灾害的教学内容,学生受时间和空 间的限制,根本无法验证。对此,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加以 弥补。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地震”一节时, 笔者先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地震的资料信息,借以激发学生 的探究兴趣。接下来,利用课件展示:倒塌的房屋、大地的 裂缝、扭曲的树木、改道的河流等,并伴有不绝于耳的隆隆 声。这些生动而形象的视频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什 么是地震”有了深刻的认识,产生了急于了解“地震是怎样 形成的”探究欲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更有 利于其内化科学知识。
1.3运用信息技术形象感悟声音世界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声音”一节,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必须再现各种声音。为此,笔者在课堂 上播放了各种声音的音频,学生感受到了声音高低强弱的变 化,并推测着声音的产生、传播等问题,顺利地突破了教学 难点。2按照探究过程合理整合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 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一次完整的科 学探究过程应该包括10个阶段:进行观察(获取信息);
提 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
搜集证据;
解 释和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解决问题。为培养学 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教师应在每个探究环节整合信息技术, 借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1在导入部分整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科学课的导入部分是激起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重要环 节,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设计,创设情境, 以体现形象、直观的特点。例如,某教师利用大屏幕播放课 件模拟水的三态变化的场景: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 大片的雪花纷纷飘下,河水渐渐地结冰。此时,教师提出问 题:“冰是什么?”学生经小组讨论后得出冰是水变的。依 此类推,该教师将冰←→水←→水蒸气的演变过程以动态形 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看了动画,学生知道了原来水的三态是 可以相互变化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2在实验之前整合,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 科学课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并展开探究学习为主,但在 操作前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实验器材 的正确使用、及时进行实验数据的记载等方法。这么多信息 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很难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为教好教科版小 学科学五年级“折形状”一课,笔者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中 的注意点,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注意点显现在学生面前, 则怎样组装实验材料、怎样记录数据、怎样将每个小组的实 验数据汇总、怎样通过计算机求平均值等便一目了然,学生 很容易就掌握了正确的探究方法,为从数据中找规律及得出 结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实验之前的指 导,不仅能使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 加突出。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活化”了教材,起到了补充 和强化科学实验的效果,真正锻炼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3在实验之后整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当学生无法感知时使用信息技术无疑是 效果最好、最优化的手段。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传 热比赛”一课中所介绍的热的传导等知识是看不见、摸不着 的,而学生知识建构的关键之处就是看热传导线路图,借此 在自己脑海里形成一个热传导的路径,从而分析并得出热传 导的规律。但对于缺乏想像力的小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却 是无法感知的。学生在实验时只知道火柴棒掉了,但仍然很 难懂得热传导的秘密。对此,当学生做完实验后,笔者打开 多媒体课件,按照学生分组实验的情况进行演示:在给金属 棒左端加热时,首先被加热的位置红了起来;
接着,红色的 线条向右端移动,当红线移动到离热源最近的火柴棒时,火 柴棒就会掉下来;
随后,红线移到第二根的位置,第二根火柴棒掉下来,接着第三根、第四根依次掉了下来。然后,笔 者又演示蜡烛在中间加热,学生借助课件看到热的红线向两 端发散。最后,播放加热其他物体,学生看到热的红线移动 的情况,感到形象生动,轻而易举地得出了热从高温物体传 向低温物体,且在同一物体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结 论。
2.4以问题促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可自由参与网络互动平台,可及 时发现不足并加以纠正,从而锻炼了看、想、做的能力,拓 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自身的科学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有 “哪些地方运用了热气球上升的原理,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 系”这一环节,在讲到此环节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 择自主探究的方式:有的学生在网上寻求制作热空气驱动工 具的方法;
有的学生搜索热气球上升原理及应用;
有的学生 在网上继续搜索有关热气球的资料。各小组长还相互协调分 工:有的小组搜集“热气球类型”,有的小组搜集“热气球 历史”,有的小组搜集“热气球飞行原理”,还有的小组搜 集“热气球大事记”。经过一番互动交流,全体学生既分享 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又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总之,信 息技术能使科学课的教学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 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 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 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