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听觉巧模仿铸就高效音乐课堂
重听觉巧模仿铸就高效音乐课堂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 课程。我们的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学习 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培 养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我相信每一个音乐教师都是按 照这样的总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课堂。可是,我们常常看到的 是学生唱不好歌,课上没有学习热情甚至不愿意动起来。如 何才能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快 乐地学习呢?作为一线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实践者,我决 定尝试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抓住每一次的课堂生成和教 育灵感,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 打造音乐高效课堂。下面我就以唱歌课《过新年》为例,谈 一谈我的具体做法。一、从听觉对比及模仿入手,让学生体验、判断、学 习 记得三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我,还没有脱离大学专业的 思维模式,无法体会二年级孩子的心理,只是习惯地用在大 学里学的歌唱方法来要求学生,如气沉丹田、高位置发音、 口腔打开,等等。可是声乐本身就是很抽象的问题,对小学 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所以我的歌唱教学也是事倍功半,唱 来唱去要么就是喊唱,要么就不敢出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我回想自己在学习时的状态并慢慢地学着站在学生的角 度想问题,用一些简单的、生活化的方式让音乐理论“落地”。比如:让学生模仿小狗哈气,在模仿中体会气息在小腹中的 运动;
采用“以轻带假,以假带头”的方法让学生快速找到 歌唱状态,模仿小猫的叫声“喵,喵,喵”,感受声音在头 腔的感觉。在“咚咚锵”的教学中,我通过对比教学,做出 正确的唱法和学生错误的唱法,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说说哪 个声音好,继而通过模仿来解决歌唱位置和气息的问题,并 且让学生分组演唱,在歌唱和聆听中巩固这种正确的歌唱感 觉,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慢慢地,学生的声音好听了。
二、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及音乐本体出发,循序渐进地 学习 第一次讲《过新年》时,看到教参中对歌曲舞蹈、打击 乐方面的要求,我就把这些一股脑儿都用上。我自认为想法 很好、很新颖,课堂效果会很好。可结果却大相径庭,在失 落之余我认真反思了我的课堂教学:歌曲没有真正学会,舞 蹈跟打击乐自然也不能驾驭,整个课堂就是浮躁的,就是低 效的。
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学生对 音乐本体的体验上,围绕教学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 题去听,提高聆听的效率。例如: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中模 仿了什么打击乐器,在提高聆听专注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初步 认识了传统打击乐器锣鼓的音色,为之后的打击乐学习埋下 了伏笔;
请同学们在听到模仿锣鼓声音时举手示意,不仅让 学生专注于音乐旋律,也让他们在教师肯定的手势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
通过教师演唱让学生 听一听歌中是如何模仿锣鼓的声音,并用拍腿的方式模仿, 一方面利用教师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另一方 面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歌之前用模仿的方式强调学生高位置按节奏朗诵 歌词,当遇到连续的八分节奏型“鞭炮声声锣鼓响”时,我 用学生们喜欢的鞭炮的声音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引导学 生拍击鞭炮的声音,进而加入歌词的学习,发挥他们的主动 性,让“小老师们”自己来解决问题。
在这里,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联系生 活,使学生生动并且主动地学习。让他们感到自己也能够独 立地解决问题,继而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让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
得益于之前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学生在歌曲学唱时比较 顺利,虽然我做了一系列的难点预设,但是我深知一切的预 设都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入 手才能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次演唱后我把课堂 交给了学生:你在哪里有问题?哪一句你觉得唱得不够好? 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让学生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尊重 并轻松地学习,对比较简单的问题,我鼓励“小老师们”发 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 功的喜悦。
当学生扎实掌握了歌曲后,我将之前学习歌曲中的一些课堂生成动作稍加修改,并作为课上的舞蹈来用,学生接受 起来很轻松。至于打击乐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拍腿的节 奏就是了。最后,在同学们完整的表演中我用歌词作为对联 送给大家,学生们在这节课上不仅唱好了歌,学会了秧歌步, 感受了传统打击乐器的魅力,还对过新年的文化有了更深层 次的认识,整节课轻松、高效。
高效课堂,就是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让教育回到“以 人为本”上来,以“新课改”为纲领,以课堂为媒介,立足 课堂,从问题入手,以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实际中的问题 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音乐教学理念唯有在课 堂实践中生根,才能在教学效果上开花结果。
把学生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灵敏的听 觉能力及音乐感受力,让课堂生成成为教学的闪光点,让教 师和学生“活”在课堂。
我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音乐,理解学生;
我站在音乐的角 度,影响学生;
我及时反思,鼓励自我;
学生在我的指引下 拓展了文化视野,丰富了音乐体验,这就是我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