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才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分析 “创新”就是要有创造性,它不仅是经济的增长的一 个内生变量,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2]。创新人才 就是创造之本,是创新的根本,没有创新人才就谈不上创新。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下,一些高 校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的 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创新创业教育是产生的一种 新的教育思路,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以及对高校科技成 果的更多关注使高校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成为一种 必然。

一、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谈及中国的教育模式,不得不提我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 传统观念,服从、谦和、一致[3]。家长、学校都希望自己 教育的孩子能够听话,做个安分守己的人。所以,中国的学 生从小到大,都一直接受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死啃书本知识, 应付着中考、高考,极为缺乏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当他们 一直在各种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闯进大学校门之后,他们 也更容易习惯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但是,通过实践告 诉我们,这样的培养方式在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当中毫无创 新意识,没有实践能力。这样的培养方式,忽略了学生本身 的个性和发展,不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意识和创新创造的 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高校若要改变这种传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跳出围墙,改变培养思路,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探索具有科学基 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相融合发展的人才模式。因此,高 校建立一个为大学生提供具有实践训练环境、科研氛围、专 门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场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 过对基地的建设,摆脱传统的培养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 创造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弥补了现在高校的课程设 置的专业化、评价标准体系单一化等缺点。基地传授和训练 内容不仅有知识间的层次关系,更加让知识交叉、联系、融 合,让大学生提前接触科学研究内容,以创新能力、创新思 维为目标,对创新意识进行启迪。利用实践基地开展的各类 创新训练活动、学科知识竞赛等,更加突破了以往以分数论 好坏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过程为目的,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 创新训练平台。

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 近年来,高校实践教学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 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以激励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 创新思维,可高校课堂依然以老师讲学生听,以知识理论的 传授为主。由于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仪器设备不够,各学 院的实验实训中心不够集中等原因,学生参加第二课堂训练 会受到一定制约。

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中心进行整合,购置新的 仪器设备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将各个学科专业的特色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了解知识结构, 扩展自己的思维,在基地这个第二课堂进行实践训练。基地 可以设置些实验课程以外,根据课程学习及研究需要,让学 生选择研究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进行自主研究学 习,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有组织的进行学习、 研讨、实践、科技竞赛及模拟训练等,这样学生实验实训的 机会增多了,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克服了过去 由于实验课时少,学生人数多,学生动手机会少的弊端,满 足了第二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识别创新人才,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训练 创新人才在校期间,往往具有潜在性和复杂性,因此学 校应该多视角、长期观察、全面分析的识别创新人才,筛选 出具有学术、管理、教学和社交潜质的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 [1]。目前,提倡和强化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已成为教育 发达国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采用的基本对策[4]。大学 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能充分发挥识别人才的优势,开展各 类各项科学研究、创新训练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 励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通过开展的活动提升自我创新 能力。

基地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做一些启发创新思维的相 关报告,让本科生提前接触当今社会热门的研究项目,掌握 学术发展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当代知识前 沿,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学校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创新训练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个级别的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管 理能力等,更培养了他们团队精神。

可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挖掘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训练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对激发学生参 与各类创新训练提供了平台。

四、有利于提升指导教师队伍水平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能否发展的关键因素。创 新人才成长的条件之一的关键性因素即为在大学期间遇到 一个好的导师,这些导师对其后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甚至决 定性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学校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 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必须有个学术精良、责任心强的指 导教师,为其指点迷津,引导创新思路。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上升。

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 主要力量,占全国教师总数的64.3%[5]。这些青年教师正是 未来的好导师,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多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 业实践基地的开放课程教学及各项训练活动,多与学生交流, 参与到他们学习、研究的项目中去。通过参与基地开展的创 新训练活动等,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基地定期组 织指导教师交流会,交流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训练的经验和方法,可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及科研水平。通过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为自己 营造了深厚的专业行业背景,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开拓了自己 的教学思路。因此,基地的建设对提升教师实践水平也是一 条捷径。

五、健全管理机制,重视创新培养工作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6]。因此,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 培养人才是最基本的职能。我们不缺潜在的创新人才,但缺 少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和机制[1]。现在各高校大多数都存 在实践教学体系薄弱、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要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及管理规则制度,建立健全的机制是保证创新 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是高校培养创新人 才的重要保证。基地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关创新训练 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学校自身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训 练活动实际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基地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 指导委员会,各学院下设管理办公室,监督和管理基地的运 行工作,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并予以指导,有力的保证了基地 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让我们可以重新审视 原有的创新实践教学及管理体系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实践教 学过程与理论教学的不同,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周建华,张建林.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 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3(01). [2]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整合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2(10). [4]邬家瑛.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 高等教育研究,2009(01). [5]龙自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高校实践教育的四大 益处[J].考试周刊,2011(32). [6]陈霞,李一雷,杨成君等.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教学模 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8(05). 收稿日期: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