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分析 中学语文课程特点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分析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分析 1 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端 经过数次改革,语文教学质量确有显著的提高,但从学 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来看,语文教学仍旧存在着“少 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仍被“讲读课堂” 和“串讲课堂”主宰。“讲读型”和“串讲型”可以说是语 文教学传统的基础课型。这两种课型偏于教师讲学生听,师 与生缺乏交流,教与学缺乏联系信息,传输单向化。教师在 教学中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不折不扣地将知识信息传递给 学生,而不向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被当 作知识的消极接收器,始终于被动地位,毫无学习兴趣,更 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言。

2 语文课型转换的必要性 2.1 形势发展要求语文课堂形式的转换 语文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面对学生,积极探索并运 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针对学生不同的个 性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型,以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社会培养成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2.2 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形式的转换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 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学生本人 的学习。教师应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课型。让学生有机会尝 试并掌握接受、探究、质疑、模仿、讨论、体验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既然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主体,那么,新的课 型就应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积极 互动,加强交流与对话,从而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3 语文课型转换的新模式 3.1 阅读课: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独 立地去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每个人课桌上都放着字典、词 典、笔和笔记本,遇到不会的字词自己查,认为是重点的内 容就圈点勾画,觉得用得好的词,写得精彩的句子就摘录下 来,认为写得好的章节、段落,就反复阅读、口味、体会其 中的奥妙,吸取其中的营养,这样的课堂就像开放的阅览室。

3.2 欣赏课:欣赏课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让学生自 己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慢吟以玩其味”,直接把握 课文的主旨,情境和艺术手法等,领悟课文的神韵;
第二种 是教师富有表情地朗诵,对文章加以评点和讲析,使学生在 情感上受到感染;
第三种是借助幻灯、录像机、电视机、多 媒体课件、音响等现代化科学手段。这类媒体可以同时给学 生视听两个方面的综合信息,能够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和情感上共鸣,同时,以多彩动感的画面,把学生带到诗情 画意之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3.3讨论课:讨论课不同于现在有些教师惯用的“问答 课”。它是以研讨式为主,要求教师和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 行有理有据、有因有果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课型还包括质疑课和辩论课。许多国家都采用 了讨论课型,例如法国,课堂讨论就多有全班讨论、有小组 讨论,教师善于组织各种不同意见进行讨论或辩论。如对文 章的思想内容和特点的讨论,对某些作品的局限性和瑕点的 讨论。讨论时教师不轻易下结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 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每讲一课,都让学生对本课的一些疑 点、难点展开质疑讨论,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学 生的思维大有裨益。

3.4 演讲课:所谓演讲课型,就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就 某个问题对全班学生说明事理,发表见解,或教师命题、或 自由命题、或有所准备、或即兴演讲、或看稿、或脱稿,这 种课型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作文教学开开辟 新天地,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大有好处。

3.5 表演课:有些课文故事性强,对话富个性,有激烈 的矛盾冲突可以让学生排练表演。如《我的叔叔于勒》故事 情节曲折,让学生改编成剧本然后再排练表演。编剧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作文的过程,扮演角色演出,实际上就是深入体 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并不停留在浅层面 上了。这样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培养能力、发 展智力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课程改革倡导探究的、合作的、个性化的学习方 式,它要求平等、合作和交流。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仅担 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这就必须要求每一个语 文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探索和实践语文课型,从根本上推 进语文课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1998 [2] 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 [3]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 夏正江.试论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层次结构及 其培养 [J].课程教材教法,2001(2) [5] 任长松.探究学习:18条原则[J].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