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的三味教学的效果分析_三味给谁用

《麋鹿》的三味教学的效果分析

《麋鹿》的三味教学的效果分析 《麋鹿》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 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如果在教学时仅从说明文的 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学生能条理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笔者 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尝试从“故事味”、“文学味”、“神 秘味”三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课文。

一、故事味 《麋鹿》一文中麋鹿的生活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一 则曲折动人的故事。通过时间、地点变化的说明顺序和列数 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麋鹿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度 漂洋过海、几次面临绝迹而又奇迹般地枯木逢春的传奇故事。

虽然文字简洁概括,但是我们能透过这些文字想象麋鹿每一 次变化背后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我请同学展开想象,说出其 中的一则故事。学生想象的故事有:
1865年,麋鹿被偷盗的故事:我们麋鹿的一个家族生活 在北京南郊一个偏僻的树林里。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们 被一束突如其来的亮光吓住了,等到我们开始逃跑的时候, 一个小伙伴已经被几个人抓住,捆绑了起来。接着,又有一 束可怕的光紧紧跟在我们后面,跑着跑着,我发现妈妈忽然 停了下来,倒在地上。我吓坏了,也跟着停了下来,妈妈说 了一句“快走”,可我还是愣在那儿,就在这个时候,妈妈 猛踢了我一下,我大叫了一声,往前冲去。等到我们走了很远停下来时,发现妈妈和好几个小伙伴都不见了。这样的事 每隔一两天就会发生,我好害怕,害怕哪一天也像妈妈一样。

1900年,麋鹿被杀戮抢掠的故事: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 北京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他们看到一群麋鹿,有的比 赛射击,看谁的枪法准;有的拿着刀子砍倒麋鹿,割下鹿角 带走。这时,一位戴着眼镜的外国人跑过来跟他们叽里咕噜 地说了一会儿,他们立刻开始抓活的麋鹿,不管大小都装在 车子里带走,估计知道这种动物也是珍稀的宝贝吧! 1967年英国乌邦寺动物园里的麋鹿故事:我们生活在英 国贝福特公爵的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公爵待我们不错, 每天都有充足的食物,有肥美的水草、清凉的河水,我们生 长发育得很好,可是听妈妈说这里并不是我们的故乡,我们 的家乡是遥远的中国。我多么渴望能回到家乡去看看,看望 更多的兄弟姐妹;我多么渴望在广阔的沼泽地上自由自在地 奔跑,而不是在这小小的动物园里来回踱步。

二、文学味 文艺性说明文在语言上非常注重语言文字的生动活泼。

如《麋鹿》一文中有许多语句充满着诗情画意,在教学时指 导学生找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品味赏析。学生的赏析如下: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这句 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海滩涂清晨薄雾的轻盈 美妙。

“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悄无声 息、警觉”写出了麋鹿的小心翼翼,也可以看出滩涂的寂静。

“漂泊不定、颠沛流离”写出了麋鹿在海外生活的不幸 遭遇;“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写出了麋鹿生活环境的宜人。

…… 教师总结:课文中的妙词佳句在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细 心品味。四人小组交流时,先动情朗读自己品评的语句,然 后围绕修辞、句式和词语锤炼三个方面再次品评,相互交流。

这样在课文中多走几个来回,才能更加深入地领会课文的语 言。

三、神秘味 《麋鹿》一文中有多处内容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教学 中,我请学生从文章中找出麋鹿神秘奇特的地方。学生的答 案精彩纷呈:
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麋鹿的角很奇特: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 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 比较小。细心的学生还根据课文的插图发现麋鹿吃草、奔跑 的时候角尖不是都朝后的。这一发现促进了其他学生更加认 真细心地研读文本,积极思考。

麋鹿的生活习性很奇特: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 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麋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 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 长角分杈,六岁时杈角才发育完全。

麋鹿的身份很神秘: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把 “四不像”是姜子牙的坐骑。

麋鹿在我国古代的生活很神秘: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 后来竟然销声匿迹。

麋鹿在国外的生活很神秘:流落到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 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 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

通过对《麋鹿》一文“神秘味”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研 读文本、分析文本、思考探究的兴趣,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