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哲理散文_关于林清玄的哲理散文欣赏

关于林清玄的哲理散文欣赏

关于林清玄的哲理散文欣赏 关于林清玄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一: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

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 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 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

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 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 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

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 界呢”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 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 的重要,也告诉我们过去的罪孽多么可怕,因此使许多宗教徒都活在过去的赎罪 和未来的寄托之中,忽略掉眼前的时光。

其实,眼前的时光才是最真实的,要去地狱或天堂都应该从眼前起步。

在眼前的时光中欢喜,有光明与爱,就是天堂。

在眼前的时光中痛苦,黑暗与堕落,那一刻就是地狱呀! 关于林清玄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二:黑暗的剪影 在新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剪影”的中年人。

他摆的摊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简单,只有一把小剪刀、几张纸,但是 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练,只要三两分钟就能把一个人的形象剪在纸上,而且大部 分非常的酷肖。仔细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两三道线条,一个人的表情五官就在 那三两道线条中活生生的跳跃出来。那是一个冬日清冷的午后,即使在公园里,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过 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摊位,然后默默地离去;要经过好久,才有一些人抱着 姑且一试的心理,让他剪影,因为一张二十元,比在相馆拍张失败的照片还要廉 价得多。

我坐在剪影者对面的铁椅上,看到他生意的清淡,不禁令我觉得他是 一个人间的孤独者。他终日用剪刀和纸捕捉人们脸上的神采,而那些人只像一条 河从他身边匆匆流去,除了他摆在架子上一些特别传神的,用来做样本的名人的 侧影以外,他几乎一无所有。走上前去,我让剪影者为我剪一张侧脸,在他工作 的时候,我淡淡的说:“生意不太好呀”设想到却引起剪影者一长串的牢骚。他说, 自从摄影普遍了以后,剪影的生意几乎做不下去了,因为摄影是彩色的,那么真 实而明确;而剪影是黑白的,只有几道小小的线条。

他说:“当人们大依赖摄影照片时,这个世界就减少了一些可以想像 的美感,不管一个人多么天真烂漫,他站在照相机的前面时,就变得虚假而不自 在了。因此,摄影往往只留下一个人的形象,却不能真正有一个人的神采;剪影 不是这样,它只捕捉神采,不太注意形象。”我想,那位孤独的剪影者所说的话, 有很深切的道理,尤其是人坐在照相馆灯下所拍的那种照片。

他很快地剪好了我的影,我看着自己黑黑的侧影,感觉那个“影”是陌 生的,带着一种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忧郁,因为“他’嘴角紧闭,眉头深结,我 询问着剪影者,他说:“我刚刚看你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就觉得你是个忧郁的人, 你知道要剪出一个人的影像,技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观察。” 剪影者从事剪影的行业已经有二十年了,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以前 是在各地的观光区为观光客剪影,后来观光区也被照相师傅取代了,他只好从一 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出卖自己的技艺,他的感慨不仅仅是生活的,而是“我走的 地方愈多,看过的人愈多,我剪影的技术就日益成熟,捕捉住人最传神的面貌, 可惜我的生意却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在南部乡下,一天还不到十个人上门。”做 为一个剪影者,他最大的兴趣是在观察,早先是对人的观察,后来生意清淡了, 他开始揣摩自然,剪花鸟树木,剪山光水色。“那不是和剪纸一样了吗”我说。

“剪影本来就是剪纸的一种,不同的是剪纸务求精细,色彩繁多,是 中国的写实画;剪影务求精简,只有黑白两色,就象是写意了。”因为他夸说什么 事物都可以剪影,我就请他剪一幅题名为“黑暗”的影子。剪影者用黑纸和剪刀,剪了一个小小的上弦月和几粒闪耀为星星,他告诉我:“本来,真正的黑暗是没 有月亮和星星的,但是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我们总可以在最角落的 地方看到一线光明,如果没有光明,黑暗就不成其黑暗了。” 我离开剪影者的时候,不禁反复地回味他说过的话。因为有光明的对 照,黑暗才显得可怕,如果真是没有光明,黑暗又有什么可怕呢问题是,一个人 处在最黑暗的时刻,如何还能保有对光明的一片向往。

现在这张名为“黑暗”的剪影正摆在我的书桌上,星月疏疏淡淡的埋在 黑纸里,好像很不在意似的,“光明”也许正是如此,并未为某一个特定的对象照 耀,而是每一个有心人都可以追求。

后来我有几次到公园去,想找那一位剪影的人,却再也没有他的踪迹 了,我知道他在某一个角落里继续过着飘泊的生活,捕捉光明或黑暗的人所显现 的神采,也许他早就忘记曾经剪过我的影子,这丝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一 个悠闲的下午相遇,而他用二十年的流浪告诉我:“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即使 无人顾惜的剪影也是如此。

——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三日 关于林清玄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三: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三十年代最当红的男明星白云自杀去世了。

当年白云在上海的盛况,据说目前最红的明星秦汉、泰祥林、王冠雄, 李小飞加起来都还比不上,我父母那一辈的影迷,一提起白云,总是勾起一些伤 感的回忆;谁想到那个时代在银幕上最闪亮的明星,死后竟是黄土一,连墓碑都 找不到。卅年的年华,把白云从地上最明亮的地方,埋到最黑暗的地下。

白云自杀的同时,我最喜欢的智慧型明星英格丽褒曼也逝世了,可是 两人的身影却是完全不同的景况,褒曼逝世的时候,她的儿女都围绕身边,倍极 哀荣。第三天台湾电视公司还播出一个一小时的专辑“英格丽褒曼的荣耀”,来纪 念这位为全世界尊敬的影人。

可是白云呢白云的逝世在电视里只是一个小小的新闻,更何况是专辑 了。当初他为自己取名为“白云”就已经为结局下了断语,他生前有两句话:“生是飘客,死是游魂。”是有着多么深沉寥落的寓意,怪不得一些老演员像葛香亭、 欧阳莎菲在他坟前致祭时也免不了老泪纵横。

中国演员老来的处境,总是令我油然地兴起衷感之心,他们不能像西 方的演员,终其生都闪烁着明星的光泽,他们不是恒久的星星,而是瞬息消逝的 流云。但是又何尝演员如此,这触及到我经常思考的时间问题,时间,对一位曾 经光芒万丈的人是一个多么无情的杀手。怪不得白云逝世的时候,一位影剧记者 慨乎言之,问起如今当令的年轻演员,他们竟茫然的问起:白云是谁白云是谁呢 白云千载空悠悠,白云只是在干净的天空中飘过的一朵云吧。它在清 晨的旭日中,在黄昏的夕阳里,都会反射出五彩的光泽,但一到了黑 夜,再美的云也没有人看见了。

我最喜欢辛弃疾的“破阵子”,这是辛弃疾为纪念当时一位具有军事和 经济才华的思想家陈亮,所吟赋出的壮词: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雷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的词意是美的,在美的背面却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哀伤,我觉 得最令人动容的是“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从这两句词来看看白云,实 在最贴切不过。多少令人怀念的人物,终也免不了白发生的处境,更糟的是,在辉煌后的寂寞,使一位曾扮演过顾盼自雄的英雄人物,最后在偏远的旅馆仰药自 杀。

前几天,两位菲律宾的华裔画家洪救国、王礼博来台湾,我抽出两天 的时间,陪他们到台中去探望老友席德进的墓园,同行的还有画家李锡奇、朱为 白,以及席德进的生前知已卢声华。

我们到达大度山花园公墓时,正好是阳光最烈的正午,阳光遍照在墓 园上,附近的相思林里传来喧哗的鸟声。席德进的墓园是他生前亲手规划,格局 很像中国明朝小小的园林。在墓园里有一座“望乡亭”,颇能见到画家最后的心愿。

我站在“望乡亭”的圆门,往山下望去,那里没有画家的故乡,只有栉比鳞次的楼 房层层相叠,我们的心情在那一刻都沉默了起来。

席德进曾以高超的画艺,感动过千千万万的心灵,他逝世时也是倍极 哀荣。可是在他逝世一周年举行画展会场里,观众却是三三两两冷冷清清,我曾 在画展会场坐了一个下午,直到画廊的灯暗了才默默离去,心中浮起的仍是辛弃 疾“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两句。

在席德进的墓园里,种了两种他生前最爱的植物,两株凤凰树和三株 木棉,经过一年的培植,都已经长得比望乡亭还高了。凤凰依旧,木棉无恙,而 我们这位曾享大名的艺术家长眠地下,他的名,他的艺,可叹的在时间冲刷下, 成为群众心里一个暗淡的记忆。

离开席德迸的墓园,车子往大度山下疾驰,我回头还看见那一株长得 特别高的凤凰木,我在想着,这一株凤凰花开的时候,年轻一辈的艺术家心中, 席德进还能留下什么样的形象呢 阳光是那样无私地覆盖着我们,而太阳的沉落总是那样无情的不肯为 黑夜停留,那些死去的艺术家们躺在阴冷黑暗的地下,他们再也不能享受阳光下 的喜悦。

在我的档案里,有一帧我为席德进拍的照片。他站在中部大平原怒放 的野花群中,鲜明的清晨曝光把他的脸刻成一座明暗分明的塑像,他仰起头来呼 吸着阳光,如今,那种情境再也不能重回了。

我们每天能走过阳光的小径,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能让阳光或温柔 或狂野的照射,是一件多么开朗的事,我想说的是,就珍惜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的岁月吧,因为阳光不会为我们停留,再伟大的艺术家也留不住它。

——一九八二年十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