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民间故事] 西湖民间故事在线阅读

西湖民间故事

西湖民间故事 西湖民间故事篇一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 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 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 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 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 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 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 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 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 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 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 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 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 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 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 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 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 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 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 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 因为“段”、“断”同音,便被称为断桥。

现在的断桥,是1941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桥的东北有碑亭, 内立“断桥残雪”碑。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 景之佳地,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里西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 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

西湖民间故事篇二 杭州城西有座花家山,花家山下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溪。淙淙的溪水, 沿着山脚流到西湖边,汇成了一个小池塘。这花家山上山花烂漫,碧桃花,雪李 花,绣球花,山杜鹃,开得满山满坡,一阵风吹来,花瓣飘落,一片片随水流进 了小池塘,水面上姹紫嫣红,十分好看,人们就把这小池塘叫做花港。

却说南海龙王有个女儿鱼龙公主,生得端庄秀丽,十分可爱。可惜娘 早死了,长年累月住在水晶宫里,孤单单的。只有老龙王过生日时,亲眷们走拢 来祝寿,可以热热闹闹过几天。平时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一个人对着草、 珊瑚树,冷冷清清,苦恼极了。听说杭州是人间天堂,她就独个儿偷偷地出了南 海,经过东海,弯进钱塘江,来到了杭州西湖。

这时清明已过,四月春光,莺啼燕舞,正是江南景色最美的时光。鱼 龙公主抬头望,山青青;低头看,水粼粼;湖堤上,杨柳绿,桃花红,风送笑语一 阵阵,人来人往闹盈盈。看着这一番西湖美景,鱼龙公主乐得心花怒放,觉得这 里千好万好,便纵身跳进西湖,准备在这里安身。

这时候,湖岸边停着一只小小的渔船,船头上立着一个满脸愁容的小 后生,正在撒网捕鱼。鱼龙公主贪看景色,不提防一头撞进鱼网。小后生收起鱼 网,发现一尾赤鳍红鳞的金鲤鱼,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意。他收起鱼网,正想 回家,突然看到金鲤鱼的眼里流出了泪珠,昂首翘尾,像在向他求情。他轻轻地 叹了一口气,把鲤鱼放回湖里去了。

小后生望望西天,太阳已经衔山,只得收起鱼网,心事重重地走回家 去。原来这后生从小死了娘,是个苦孩子,爹给他取名叫苦哥.苦哥父子两个, 住在湖边,靠着打鱼过日子。前些日子,父子俩冒雨撒了一天网,爹受了风寒, 病在床上。苦哥盼爹的病早些好,今天一早来到湖上,想网条鲜鱼给爹煎汤吃。谁知清明断鱼腥,苦哥从早到晚整整撒了一天网,连一条鱼也没有捉到。刚刚网 了一条红鲤鱼,却又遇见这样的奇怪事。

苦哥走不上四五步路,忽然听见身后有人招呼:“小哥哥,等一等!” 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青衣布衫,渔家人的打扮。那姑娘追上 来说:“小哥哥,我来帮你撒一网吧!”说完,从苦哥手里接过鱼网,走到湖边, 只听得“噼喇”一声水响,果然网到了一条大青鱼。苦哥真是高兴极了,他望着姑 娘红扑扑的圆脸蛋,干谢万谢,还说他家就住在湖北岸的茅屋里,邀姑娘去坐坐, 喝杯茶。姑娘也不推辞,欢欢喜喜地一块儿去了。

老爹爹听儿子说这姑娘这么好,问她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姑娘说:
“我家住南海渔村,叫渔姑,跟着姨娘来到天竺敬香,失散了没处找。”父子俩就 留她住在家里。老爹爹吃了鲜鱼汤,十分病去了七分,没几天,全好了。他看姑 娘心地善良,手勤脚快,更加欢喜。日久天长,苦哥和渔姑生活在一起,情投意 合。老爹爹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就请邻居作个媒证,给他俩成了亲,一家三口 欢欢喜喜地过着日子。

这以后,小夫妻俩双双驾着小船一起去湖里捕鱼。苦哥在后面划桨, 渔姑在船头撒网。说也奇怪,不论是暑日夏天,还是严冬腊月,打的鱼总是比别 的人多。鱼打多了,老爹挑了色篓子上街去卖,换回了盐米粗布,日子一天天地 好起来。

谁知好景不长。第二年桃花吐蕊的时节,这一天,天色晴和,小夫妻 俩和渔户们一起下湖去打鱼。船到湖心,突然间,天上传来隆隆的雷声。一霎时 浓云密布,罩得大地阴沉沉的,湖面上浪涛汹涌,渔船儿被掀很上下颠簸。苦哥 紧握船桨,使劲地稳住渔船,看看渔姑,只见她已经跌倒在船头。这时候,听得 天空中有人大叫:“鱼龙!鱼龙!还不回头”一声震天的霹雳,乌云中伸下一只黄灿 灿的龙爪来,抓起渔姑,抛入了湖心。苦哥急忙跳下湖去救她,却不见了渔姑。

只见湖面上一条赤鳞红鳍的大鲤鱼,对他一望三回头,依依不舍地随 浪朝东而去。不一会儿,云散了,浪也平了,晴朗朗的天照得湖面绿水荡漾,镜 子一般平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苦哥失去了渔姑,难过得不得了。为了生活,他还是天天去湖里捕鱼, 可就是打不上鱼来,常常是提着网出去,空着手回来。生活苦,熬得过,心里苦, 受不了,要是渔姑还在多么好啊!苦哥对渔姑更想念了。他常常一个人坐在湖边,望着碧波粼粼的湖面,轻轻地叫唤:“渔姑,渔姑!你在哪里渔姑,渔姑!你快回来!” 有一天,苦哥正在湖边叫唤着渔姑。忽见湖面上漂来一张翠绿翠绿的 荷叶,荷叶上跳着两条小小的红鲤鱼,一直漂到他面前,耳朵里听见渔姑的声音:
渔姑南海不能回, 不忘人间西湖美。

一对儿女送回来, 永留花港传后代。

苦哥听了,伸手捧起这一对可爱的红鲤鱼,一阵心酸,两行热泪簌簌 地流了下来。

以后,苦哥就在花港里精心饲养这一对红鲤鱼,一直到老死。这两条 红鲤鱼,在花港里喝着山泉水,吞着百花瓣,年长月久,子孙繁衍,一代又一代, 成了五色缤纷的金鱼。从此,到花港来看鱼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把这地方称为花 港观鱼,成了“西湖十景”之一。乾隆皇帝下江南,特地在这里立了个碑,碑上题 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花家山下流花港, 花著鱼身鱼嘬花。

西湖民间故事篇三 江南自古多名妓,钱塘的秀山媚水就曾经育出过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楼 红颜,南齐苏小小就是其中的一个。红颜已逝去,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却依然留下 了苏小小墓这一知名景点。

苏小小不但生得花容月貌而且能诗善书聪明绝顶。只是因为家遭不幸 才被逼沦为歌伎。苏小小虽然堕入风尘却力保自身清白。

当时一批纨绔子弟专门寻花问柳胡作非为。苏小小为了避开这些人的 胡缠常常煞费心机。这日她正在鸳鸯湖边的画舫中弹琴不料那帮无赖又追随而来。

帮助苏小小撑船的姑娘叫银瓶她正拿篙站在船头一看情况不对便抡起竹篙想把船撑开;可那批家伙已经赶到船边一把将竹篙拉住争着要往船上爬。这时湖中的 采菱姑娘被激怒了她们抓起菱角一齐朝这帮家伙掷去打得他们哇哇直叫不得不 退下船去。但他们仍旧拉住船绳抓住竹篙不让画舫开走。

一个采菱姑娘从菱桶里站起来说:“你们是什么人,大白天胆敢爬到姑 娘的船上去”一个脸上生毛的公子说:“我姓李他姓孙还有姓赵、姓钱的咱爷们都 是京城来的堂堂相公。苏小小的船我们为什么上不得”采菱姑娘说:“你们虽是相 公却肚子空空;苏小小虽是歌伎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们有哪一件比得上她”李 相公一听这话拍着胸脯说:“嘿!琴棋书画我们也会。你敢小觑我们相公,来人呀把 她们的菱桶拉上岸来打碎砸烂。”几个家丁一声吆喝拥到湖边拉住菱桶往岸上拖。

苏小小见状忙走出舱门来到船头柳眉一竖厉声说道:“慢!你们要我待 客就叫家丁住手。”相公们一听立即照办。苏小小又说:“我虽沦为歌伎但非势能 辱非力能取。你们要我待客就得懂得待客的规矩。”“什么规矩望苏小姐指点。” 苏小小侧着头说:“要我待客就得以礼相待凭才取胜。”众相公呆了问:“凭什么才。” 苏小小慢慢回过头说:“你们不是说都会琴棋书画么我来给你们出个画题请各位 相公每人绘一幅画给我谁画得好谁就是我的座上客。”众人齐声说:“这办法好, 请苏小姐快出画题。”苏小小早已胸有成竹她看看各位相公冷笑着说:“诸位相公 我看你们生得个个貌若潘安大家不如相互把相貌画下来也好让我赏识一番。”众 相公听得苏小小夸他们貌若潘安心里乐滋滋的连声说:“妙极妙极!”苏小小差点笑 出声来忙将袖管一拂掩面进入舱内。

相公们立即忙开了。他们叫人拿来笔墨纸砚就在湖边的亭子里把纸铺 开。赵相公对着钱相公孙相公对着李相公大家相互盯着对方的鬼脸画将起来。

相公们虽然各自作画但心里打的却是同一个鬼主意:定要把对方画得 越难看越好这样方能显出自己最美。结果赵相公给钱相公画上了牛鼻子钱相公给 赵相公画了两只铜铃眼孙相公把李相公的舌头画得足有半尺长活像个吊死鬼;李 相公把孙相公的耳朵扩大了几倍远看像只白象近看像只猪……不多久相公们的 画都完成了他们一声高呼:“苏小姐请出来赏画吧!”“苏小姐快看我的画!”“看我的 画!”“先看我的画!”相公们争先恐后地叫着苏小小站在船头指着赵相公的画 说:“赵相公你画的是谁呀”赵相公指着钱相公说:“我画的是他。”苏小小向采菱姑 娘喊道:“你们看像不像钱相公呀”采菱姑娘们明白苏小小的用意齐声回答:“像!” 钱相公本来只顾看自己的画经采菱姑娘一叫唤禁不住回转头去看赵相公的画。这 一看不要紧连他自己也吓了一跳他一把抓住赵相公的衣襟问:“这上面画的是谁” 赵相公听得采菱姑娘说他画得像因此也一口咬定:“我画的就是你呀。”“混帐!”钱相公骂了一句“啪”地打了赵相公一巴掌。赵相公吃了一巴掌侧过头去正好看到钱 相公给他画的像。“啊!”他也吃了一惊转过身去一把抓住钱相公的衣襟厉声问:“你 画的是我么”钱相公看赵相公气势汹汹怕挨他的巴掌心想先问问大家再作答复。

于是他大声问:“大家看我画得像不像赵相公呀”“像赵相公!”湖边的采菱姑娘们大 声说。

钱相公一听大家都说他画得像赵相公就挣开赵相公的手说:“我画的 就是你。”“放屁!”赵相公抢过画蘸上墨一下朝钱相公的脸上挥去。钱相公的脸上 立即出现一大块墨迹他忙用手去脸上一抹这下眉毛、眼睛都成了漆黑一团。苏小 小和采菱姑娘们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孙、李两相公也都发现自己被对方画成魔鬼一般他们和赵相公、 钱相公一样也互相揪打起来。

大家挥墨的挥墨踢脚的踢脚霎时间闹得不可开交越打越凶一直打到 日落西山相公们一个个都头破血流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他们抹着脸上的墨汁、汗水和鲜血睁开眼想再看一看船头上的苏小小 可是苏小小的画舫早已划得无影无踪了。

江南自古多名妓,钱塘的秀山媚水就曾经育出过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楼 红颜,南齐苏小小就是其中的一个。苏小小出身于钱塘一户殷实人家,她家先世 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苏家利用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为本 钱,在钱塘作买卖。到了苏小小父母这一代,已成为当地的富商。苏小小是父母 的独生女儿,所以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因长得玲珑娇小,就取名小小。苏家虽 是商贾之家,但沿袭了祖上香书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书善 诗,文才横溢。可惜好景不长,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就相继谢世,苏小小失去 了依靠,仍住在城中旧院里,睹物思人,易引起伤感的情绪,于是变卖了在城中 的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事情传开后,钱塘的仕宦客商、 名流文士都慕名来西冷桥畔造访.然而苏小小却爱上一个名门公子阮郁,俩人如胶 似漆,形影不离。萍水姻缘毕竟缺乏根基,半年之后,阮郁的父亲在建康听到儿 子在钱塘与妓女混在一起的消息,立即派人把阮郁叫了回去,严加看管在家中, 不许他外出半步。阮郁走后,苏小小在家闭门不出,整日仰头企盼,等待情郎的 归来。一个月过去了,不见情郎的踪影;一年过去了,连一点音信也没有。苏小 小由渴望、失望到绝望,终于病倒在床上。此时却遇一书生--鲍仁,上京赴考, 无奈盘缠短缺,无法成行.苏小小变卖首饰,倾囊相助.就在次年春上,苏小小受了些风寒,因调治不及,加之心境忧郁,年仅二十四岁的她竟就这样香消玉殒,魂 飘九霄了。这时鲍仁已在京城金榜题名,奉命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钱 塘,专门赶到西冷桥畔答谢苏小小,谁料却正赶上她的葬礼。鲍仁白衣白冠抚棺 大哭,继而遵照苏小小对贾姨的嘱托,把她安葬在离西冷桥不远的山水极佳处, 墓前立碑,上刻“钱塘苏小小之墓。” 后来,诸多到钱塘的文人骚客都自愿到苏小小墓前凭吊,于是当地人 在她的墓前修建了一个“慕才亭”,为来吊唁的人遮蔽风雨,亭上题着一副楹联: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