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有关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有关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有关成语典故篇一:尔虞我诈 春秋时,楚庄王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因久攻不下,决定撤军。这时, 替楚庄王驾车的申叔时建议说:我们如果在宋国的土地上建房种田,表示要长久 地驻扎下去,宋国就会屈服的。宋国得知楚军的动态后,派大臣华元前去告诉楚军主将子反:虽然我 们已经到了吃孩子充饥、拿人的骨头当柴烧的地步,但绝不会听命于你们的。
最后,两国签订了盟约。盟约中写到:楚军后退三十里,两国和平相 处,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保证两国互不欺骗)。
诈、虞:欺骗。这个成语形容互相欺骗。
春秋战国有关成语典故篇二:暗箭伤人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 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 的都城。) 那年夏天,五月里,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一位老将军 颍[yǐng]叔考和一位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颍叔考是一员 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向来瞧不起人,当然不肯相让, 拔起长戟飞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叔考早已不见人影了。公孙子都因此怀恨 在心。
到了秋天,七月间,郑庄公正式下令攻打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 攻城的时候,颍叔考奋勇当先,爬上了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叔考就要立下大功, 心里更加忌妒起来,便抽出箭来对准颍叔考就是一箭,只见这位勇敢的老将军一 个跟斗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叔考是被许国兵杀死的,连忙拾起 大旗,指挥士兵继续战斗,终于把城攻破。郑军全部入了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 逃亡到了卫国。许国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郑国的版图。
春秋战国有关成语典故篇三:疲于奔命春秋时期,楚国战胜宋国,大将子重居功要求楚王把北部两处地方封 赏给自己,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楚王没有答应子重的要求。另一个大臣子反 想娶美丽的夏姬,巫臣却说夏姬命相不好,不能娶她,可是后来巫臣却娶了夏姬, 与她一起逃到了晋国。这样,子重、子反都非常仇恨巫臣。
子重和子反为了报仇,合伙杀了巫臣的家族,瓜分了他们的财产和妻 妾。巫臣得知这个消息后,托人捎了一封信给子重、子反两人。信中写道:“你 们这两个坏蛋,实在太可恶了!我一定要叫你们受命奔走,疲竭而死!(原文是:‘余 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为了实现诺言,巫臣带了一些战车和军士来到落后的吴国,帮助吴军 训练驾车射箭。在巫臣的训练下,吴国的军队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吴军不断出兵, 逐个攻击楚国东边的属国,把它们并入吴国版图。这样,告急的文书经常传到楚 国都城。楚王每次接到告急文书,总是派子重、子反率军前往救援。他俩刚结束 一场战事归来,还未得到休息,又奉命出兵平定另一处战事。一年之中,两人率 领大军往返奔波,竟达七次之多,被弄得筋疲力尽。巫臣达到了复仇的目的。
后来“罢于奔命”成了成语,现为“疲于奔命”。罢(pí),通“疲”,疲惫、 劳累;奔命,奉命奔走。现在多用来形容忙于奔走而筋疲力尽;也形容事务繁杂, 应付不过来。
春秋战国有关成语典故篇四:奉公守法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立下显赫的功勋。赵 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 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有一次,他到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赵胜家去收田税,谁知道赵胜 的管家蛮横不讲理,就是不肯缴纳田税。赵奢根据当时的法律,严肃地处理了这 件事,杀了赵胜手下九个参与闹事的人。赵胜知道后,大发脾气,扬言要杀赵奢。
赵奢知道赵胜要杀自己,不但没有躲避,反而找到赵胜,对他说:
您是赵国王 族的贵公子,却放纵管家违反法律。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国家必然衰弱。国 家一旦衰弱,其他国家就会来侵犯我们,甚至把我们灭掉。到那个时候,您还能 保持现在这样的富贵吗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 天下就会稳定,国家也就强盛起来了。您身为王族公子,怎么能不重视国家的法 令呢赵胜听了这一番话,知道赵奢是个有才干的人,于是就在赵惠文王面 前建议提拔赵奢。赵惠文王听从了赵胜的建议,任命赵奢为统管全国赋税的官吏。
从此,赵国的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国库得到了充实。
后来,人们就用 奉公守法 这个成语,指某人严格地遵守国家的法律 制度,做事非常规范。
看过春秋战国有关成语典故还看了:
1.春秋战国成语的典故 2.春秋战国成语典故 3.有关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 4.春秋战国历史成语典故 5.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 6.春秋战国成语典故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