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教育薄弱学校资源结合的应对措施
基层教育薄弱学校资源结合的应对措施 基层教育薄弱学校资源结合的应对措施范文 一、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资源亟待开发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 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重大的发 展。但是,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很大,农村薄弱学校还普遍存在。这些学校以“三差两低”即校舍设备比较差、师资队伍的素 质和水平比较差、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声誉比较差、教育教学 质量比较低、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为最基本的特征, 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均衡发展,有碍教育公平 的实现。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均将薄弱学校改造作为教育工 作的重要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陕西省采取了多项措施,如通过优质 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对口帮扶、互派教师交流、物质 援助等形式,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的扩大化;全面启 动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积 极推动陕西基础教育网及网上支教平台的建设;在政策和项 目安排上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薄 弱学校面貌。但正如专家所言,尽管“学校以外的很多人认 为他们知道怎样使学校变好,他们也在努力改变学校。不幸 的是,这些人对怎样改进学校所知甚少。”[1]结果造成“各 地政府在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方面作了不少工作, 但由于过分强调学校硬件设施层面,注重学校外部条件和环境的改造,而对学校‘软件’建设重视不够,因而成效不十分 明显……”[2]本文认为,薄弱学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有限教 育资源制约和学校管理的问题。在外部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 下,农村薄弱学校要改变落后面貌,重要的问题只能是在有 限的资源范围内追求尽可能多的资源和有限的教育效益,改 变管理方式,克服“等、靠、要”思想,深度挖掘学校办学资 源,变依赖外部供血发展为内涵发展,从而全面改变薄弱学 校面貌[3]。
二、当前农村薄弱学校资源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对陕西省农村薄弱学校的资源现状进行了解,我们 对46所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学校在 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育资源占有量不足、质量差。
被调查的46所学校中有39所学校(占总数的84.8%)明确 回答学校实际所获取的办学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办学的基本 需要。84.8%(39所)学校在负债运营,负债金额从几万元到几 百万元不等。债务多为政府和学校负担,还有部分以校长个 人名义贷款。究其原因,一是“一费制”的实施使学校实际 能获得的经费减少;二是近些年来为了达到“普九”标准,各 中小学纷纷举债达标,兴建教学楼,购买仪器设备,大量的硬 件投入,使得学校负债累累,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近些年陕西省各地均提高了对 教师学历要求,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学历,所以被调查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情况良好,但是第一学历普遍偏低,第 二学历大多通过函授、夜大、远程教育等形式获得。从师生 比看,46所学校平均师生比为1:19.3,但是有的学校高达 1:34,低的达到1:11.3。一方面是学校人员超编、缺编的现 象大面积存在,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在现有的 师资队伍中,数学、物理、化学、艺术、信息技术等科目专 业教师缺编现象严重。薄弱学校教师素质不高,既是薄弱学 校之所以薄弱的原因,也是薄弱学校发展的必然结果。
各校在图书馆(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的建设方 面也参差不齐。在46所学校中,22所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馆 (图书室),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47.8%,而另外的24所学校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图书陈旧、存量不足、场所有限不能满足需 求的问题。有14所学校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的配备上能达 到有室、有机、正常开课的水平,占被调查总数的30.4%。有 28所学校尚未配置机房,有的学校仅有1台计算机供打印文 稿。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有学校存在有机无房、有房无机的 现象。在实验室设备设施的配置上,部分学校能按“普九” 标准配置,设施设备达到先进水平。但不少学校仪器老化,只 能做一些简单实验,有的仅仅能给学生做实验演示。
第二,资源管理不善。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与资源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一 方面是资金短缺,一方面却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资源浪费。
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学校自筹的经费在其中所占份额微乎其 微。26所学校没有相应的成本核算制度,占被调查总数的 56.5%。经费管理不规范,很难将有限的经费合理、有效地使 用。
另外,以社区资源利用为例。社区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更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学校,应该通过 积极利用社区的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但实际情况却很不乐 观。有65.2%(30所)的学校没有与社区联系的专门机构;“有 专门机构”的16所学校,也多为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校 园管理委员会等机构,而真正能挖掘社区兴学助学的资源很 少。
领导者资源利用意识不强,资源利用能力有限等管理 “问题”的存在是薄弱学校的一大特征。
第三,资源利用的低效性。
针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在回答“学 校图书室(馆)利用情况”问卷中,有3所选择利用率较高,13 所选择利用率一般,16所选择利用率很低,14所选择基本处 于闲置状态,分别占总数的6.5%、28.3%、34.8%和30.4%。笔 者曾经走访过的几所学校,在那里,图书室狭小,图书陈旧不 及时补充是普遍现象,有的学校的图书室竟然是“多功能室”, 承担着多媒体教学、备课、开会等多项功能。在计算机、实 验室利用方面,也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造成该状况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学校本身资源占有数量少、质量差,师资水平跟不上是客观原因,另外,领导者认识偏差,管理不力则是造成 该状况的主观原因。资源利用的低效性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 极大浪费,加剧了薄弱学校发展的困难。
三、农村薄弱学校资源整合的对策 从以往的教育改革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层的教 育改革通常涉及资源的重新分配、体制的重整、制度的修改、 教育法令的修改。然而,上层的教育改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 学校与班级教室的层次,否则上层的改革还是无法真正提高 教育品质。换言之,上层的教育改革往往只是使得基层的教 育革新成为可能,而真正决定教育品质的是基层的教育革 新”[4]薄弱学校改造也是如此。薄弱学校的改造除了要求 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外,还需要学校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 资源开发与利用上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树立“本位经营”理念,因地制宜挖掘校内外资源。
农村薄弱学校应该由注重外在管理转向“本位经营”,摒弃 那种认为“只要政府给学校盖大楼,学校给教师发奖金就能 改变薄弱面貌”的“物质条件决定论”,克服“等、靠、要” 思想,更不能有“薄弱学校积重难返,薄弱面貌不可能改变” 的“积重难返论”。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是教育最真实也 是最基本的场所,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永远是绝对的。只 有立足学校、社区实际,积极认识、开发丰富的校内外资源, 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办学前景才是无限的。
学校资源既包括校内的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资源,如兄弟学校资源、社区资源、专家队伍资源、政府等等;既包括 显性资源,如各种有形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也包括隐性 资源,如教师职业道德、学校的声誉、学校人际关系、社会 关系等;既包括教师资源,也包括学生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 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也包括信息资源等等。有的学校为主 动争取社会资源,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校友 会,通过固定的组织形式加强资源的开发,发挥了很好的作 用。陕西省安康市某中学校长上任之初,面对学校领导班子 不和、教师人心涣散、学校缺乏生机的现状,通过反复分析 问题,决定从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心做起,利用学校办学历史 悠久,校友资源丰富的特点,成功地举办了校庆,请回了曾经 在校工作的老领导、老教师和曾经在校学习过的老校友,通 过校史文化教育,形成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共识。通 过充分挖掘资源,使一所薄弱学校在短期内迅速崛起,实现 了跨越式发展。[5]有的学校则通过其他形式获取资助,如陕 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某小学通过省、市、区妇联牵线搭桥,由 某公司200多名员工每年资助32400元,使81名女童重返校园, 接受教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资源,薄弱学校要 根据自己的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资源。其次,树立 依靠教师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理念,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学校间 质量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质量的差距。教师是薄弱学校最 重要的资源,薄弱学校建设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但是“由于资金、地理位置以及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西 部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一直步履艰难。”西部学校 在提高教师素质上存在以下困难,“开展培训:资金难”、“自 己培养:教研难”、“互相学习:交流难”[6]。由于薄弱学 校自身条件的限制,提高教师素质需要政府建立有效机制, 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培训支持、加强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的管理,从而以教研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建立校际间教师支 教和交流制度、加快贫困地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利用 信息技术手段和优势对教师进行培训等等。除此之外,学校 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多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在调查的46所学校中,校长们认为,提高教师素质,最为 可行的办法依次是开展校本培训(34所)、教师继续学习、深 造(30所)、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学习(19所)、引进新教师(9所)。
由此可以看出,校长们对于提高教师素质还是有较为客观实 际的看法,寄希望于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克服资金短缺的问题,解决工学矛盾,更适合于农村学校实 际。对于有的学者提出农村学校自身师资力量有限,开展校 本培训困难重重的观点,本文不赞同。本文认为,每个教师在 教学方面都有其可取之处,学校应该搭建平台使教师有交流 沟通的机会,并使之常规化,使本校教师培训成为校本培训 的主导。
为了使教师交流更为便利、有效,学校在资源利用上应注重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有效利用。比如,加强图书馆(图书 室)建设、信息化建设。读书是教师立足之根本,是教师开展 教研、进行有效合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学校应该 抽出相当的资金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 外界接触,充实教师知识,提高教育质量。
2.注重激励教师,提升教师精神境界 在学校发展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固然重要,但对于薄 弱学校而言,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升教师精神境界更为 重要。
相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 教师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工作负担重、提升机会少、 职称评定难等都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教师 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所以,农村薄弱学校在积 极争取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确保教师基本待遇、提高教师生 活水平的同时,更要注意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使其具有高 尚的职业操守和荣誉享受。学校可以采用目标激励、精神激 励的方式提高教师积极性。
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依靠教师办学的理念深入到学校管 理的各个层面,营造一个公平、尊重、关爱、和谐、向上的 氛围。有一所学校在教师节的时候,新校长打破往年惯例,不 仅给在职教师,也给已退休教师送去了节日的慰问。礼物虽 不贵重,却表明学校对教师的重视,赢得了教师的心,换来他 们对学校工作的热情投入与支持。3.建立共同愿景 一所学校就像一个交响乐团,它的成功也需绝对满足三 个条件―――一群专业的教师团队(音乐家)、一位有凝聚共 识的校长(指挥)、一份简单易懂的学校发展计划(乐谱)。在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校长要注意凝聚人心,通过制定凝聚大 家意愿、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等措施将教师利益与学校利益 有机结合,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工作合力。
再次,学校在利用社区资源的同时还要服务社区,加强 与社区融合。
教育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服务社区,来获取社 区的支持。对于陕西农村薄弱学校而言,就是要主动适应农 村产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当地的相对 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技术、基地和设施等的资源,为 社区发展服务。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某中学利用远程教育网 络资源,成立了镇农技校,采用“一长管两校,一师执两教” 的方式,利用学校多媒体设施、教室、教师优势,以专业基地 为实验中心,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使当地出现了一 大批专业户和示范户。长武县某中心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 源,指定专人下载、刻录为农服务节目,定期给村委会送达播 放单,组织农民观看,大大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增进了学 校与社区的联系。
最后,学校校长要提高自己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提 高资源整合能力。校长要提高预算和资源管理计划的制定能力,提高合理分配和按需调整、整合各种资源,并对资源的使 用情况进行监控与指导的能力。总之,当前人口发展趋势、 录用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为农村薄弱学校提出了 高要求,薄弱学校只有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长期建 设与短期建设的关系,充分挖掘、合理使用校内各项资源,才 能改变学校落后面貌,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