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源源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 盛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国家对中医药更加重视,研究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使得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显。中医学的课堂学习已成为大多数西医院校学生开始学习 和应用中医药的必由之路,但由于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又有其特殊性:客观上, 教学时数少,而内容多——集医学基础、中药方剂、中医诊断、针灸等多门课程 为一体;课程安排在西医基础理论和内、外科学之后,学生已具有较系统的西医 理论知识,习惯于用人体的形态结构改变和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的变化规律来解 释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难以理解抽象的“阴阳五行、脏腑辨证”等中医理论;
西 医课程分量重,使得学生投入很大一部分时间,而挤占了中医课学习时间。主观 上,教师重视不够,认为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 填鸭式教学;
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 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所以,如何使西医院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的理 论知识,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在中医学 课堂教学中,放弃了原有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而采用了科学的导入法,突出 教学重点,丰富教学手段,不同对象授课重点不同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等综合教学 法,提高了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科学的导入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种学习,只有感兴趣了, 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 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对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使用的语言、肢体动作等 都精雕细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绪论”这一章的教学中,首先,从 著名的医药学家治疗疾病的典型病案出发,引出中医学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从不同历史阶 段,中医学对我国人民健康所做出的贡献,谈到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增 强学生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信心。
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
中医学根植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 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宗教信仰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 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药与我国优秀文化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养生方面,除了讲授常用的药物保健外,还涉及到老 子“无为”思想,提醒学生注意调摄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平常的心理,以达到情 绪调畅,气机通顺,则百病无以生。
另外,结合中医学新的研究进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应用实际病 例,纠正对中药没有毒性的偏见,使学生重视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了解目前 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状况,引导学生对中医药研究的兴趣。
2突出教学重点,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 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课堂上的教 学内容过多,就会出现不仅授课的教师疲于讲授,什么都讲,什么都没讲透,而 且学生也抓不住重点,什么都记,什么都没记牢的现象。所以,在讲课过程中十 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 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 效率。如在“绪论”这一章的教学中,由于涉及中医学发展史一先秦、秦和汉代, 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和现代等五个阶段的内容, 但仅安排了一个学时的时间,所以,把重点放在介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 论》、《神农本草经》这三部书籍的内容及其意义上,使学生明白在中医学发展 的历史中,这三部书籍分别奠定了中医学理论、药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而且到 目前为止,在指导中医药防治疾病方面,仍起着的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丰富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体 中医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如何使该门课程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是 讲好这门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 中医学基础理论,变的具体、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例如:在“阴 阳学说”这一节教学中,除了运用中医学常用的比类取像的方法外,还利用提问 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具体应用了多媒体课件、FLASH及实物等 教学方法,从阴阳的起源、形成和运动,带来五行的变化,即之出现了万事万物 的变化讲起,将抽象的阴阳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在此基础上,列举临床病案, 着重强调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该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 中的重要意义,使抽象难懂的“阴阳学说”变的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4针对不同对象,授课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