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 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促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呢? 一、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 创造性思考,一般是指对思维主题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 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 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 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 常规的思考。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 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 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常人通过培养可以具备 的。

二、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 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 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 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 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有 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开放式教学。

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 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教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 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以下几 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同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 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
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 时的不同思路。

2、 活动式教学。

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 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 学、热爱数学。

3、 探索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 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过程。这 种教学尽管可能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它对学 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 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助跑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儿童的观察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 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有具体的目的、 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 据观察的对象有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地观察 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 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 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 厚的观察兴趣。

2、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 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 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 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 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 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 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 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 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 因素,创设想象情景,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 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仿生 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3. 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的答案的思维 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 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 的观点,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 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
改变 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
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

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 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 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的思维。它大体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 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灵感是一种直接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 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 思路。它是认识上实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 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 感,对于学生别处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 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 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 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把“、、、”用“”号排列起来。

对于这道题,同学们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 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曾安 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 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 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 简捷方法。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 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性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 共同从课堂做起,和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乐园,让学生学会学 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