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刑的存在与废除的几点思考刑法论文(1)
关于死刑的存在与废除的几点思考刑法论文(1) 废止死刑似是文明发展的趋势,且世界上过半数的国家废止了死刑已是不 争的事实。我国是一个死刑适用范围广泛的国家,学界对死刑的存废亦争论不一。是借鉴外国废止死刑的经验赶文明发展之趋进而从刑法典上摒弃死刑,抑或是保 持治乱世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继续扩大死刑的适用范围?本文拟就死刑在我 国存废的命运作出些许法理探讨。
一、 基本权利可以通约吗? 设想一部废止 死刑的刑法典关于蓄意谋杀罪的惩罚规定是终生监禁,对于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 这是不是等于规定他可以选择以他的自由换取他人的生命?1 这里涉及到基本 权利的问题,一个是生命权,一个是自由权。从权利配置的角度看,一个社会对 权利的配置不尽雷同,哪些权利是基本的,哪些权利是衍生的,亦颇多争议。单 从刑法的角度看,关于基本权利,我们不妨从刑罚是对侵犯基本权利的惩罚性规 定反演回来。刑罚的种类随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日趋统一:生命刑(死刑),自 由刑(监禁),财产刑(罚金及没收财产)。生命刑剥夺的是人的生命权,自由 刑剥夺的是人的自由权,两者皆属人身权利;
财产刑则剥夺人的财产权利。采用 反演方法,和刑罚种类相对应的三种权利应视为刑法认可的基本权利,其他权利 皆为派生。
那么,基本权利可以通约吗?或者说基本权利可以切换吗?有两方 面的理由阻却我们作出肯定的回答。第一,刑罚自身的回答。刑罚的种类相互之 间是不可以互换的,从未有刑法明文规定司法当局可以和罪犯或其他相关人达成 人身财产互换的协议,若此,必然导致法制的极度败坏。第二,更为主要的是基 本权利的基本程度不同。刑罚种类的不可置换实是三种基本权利基本程度不同的 要求,从财产刑场到自由刑到生命刑,反映的是刑罚不同的严厉程度,说明从财 产权到自由权到生命权,一个比一个更加基本。生命是自由产生的前提,自由是 财产产生的前提,这种基本的道理决定了三种基本权利基本程度的差异。既如此, 基本权利难以切换。
基本权利不可切换要求不同人之间同一基本权利应该平等。
不同人之间同一基本权利趋于平等是法律发展的结果,反映了法律的健全程度, 亦是文明发展的结晶。历史上不同人之间同一基本权利不尽相平等的例子比比皆 是。奴隶社会奴隶主对奴隶生命的任意剥夺姑且不论,我国古代刑律规定子杀父, 施以死刑,父杀子,则施以监禁或笞杖,就是一例,欧洲中世纪贵族和平民之间 亦有类似的关系,最典型的则是君主可以无端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而不受任何惩罚, 所有这些反映的是文明落后的不同程度。至当今社会,文明的发展促使公民的权 利平等,这种权利平行首先要求不同人之间的同一基本权利应该平等。
如前述, 废止死刑,在一个有理性的人看来,相当于法律承认一个人可以以他的自由换取 他人的生命。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同基本权利之间的切换,违背了不同人之间的同一基本权利应该平等的要求,当然也违背了权利平等这一普遍原则。更进一步, 废止死刑,必然导致罪刑不相适应。同一权利平等的原则要求同一基本权利的散 失也应是该平等的,这是罪刑相适应的基础。而且,既然刑罚规定排除危害性行 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在必要时剥夺危害者的生命为正当,实难看出有什么 理由可以证明待危害行为已经发生后,牺牲者已不可能再行正当防卫的行为时, 法律剥夺危害者的生命为不正当,此时若以终生监禁代替死刑,实是一种牺牲牺 牲者的做法。
废止死刑,促使罪刑不相适应,不仅牺牲牺牲者,更主要的是伤 害了刑法的公正性。刑法的公正性,或者进而言之,法律的公正性,是以道德中 的公正性为基础。“除非存在道德规则和原则,否则就不会有道德上的错误行为, 从而也不会有任何正当理由去规定应受惩罚的法律罪行。”2因此,同一基本权利 不可切换不仅仅是一项法律原则,更主要地应视为一项道德原则。对这项原则的 违背无疑全伤害到人们的道德情感,废止死刑,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亦是如此。
由基本权利不可通约可以看出,并无任何正当的理由来证明废止死刑是合理的, 换言之,从法理上看,死刑并无废止的必要。顺便澄清两处可能产生的异议。一、 从权利配置的观点看,权利系由法律创设,是否通约亦可由法律规定。——这是 就法律谈法律,忽视了道德义务是法律义务的逻辑前提的事实。二、本文采用反 演方法,从刑罚的种类推断三种基本权利,对于主张废止死刑者,从一些国家废 止死刑的事实出发,可能只会推断出两种基本权利。——这一异议与第一点异议 有同源之误。如前述,三种基本权利不可通约主要 是一项道德原则,生命权随 生命天然而来,并不为法律是否明文规定所左右,刑罚的三种类应是三种基本权 利不可通约的结果,此外反演,只是为了论述之便。
二、 部分国家废止死刑的 现实及国人的报应观念 死刑废止论者的主要理由有三:一、废止死刑是人类文 明发展的结果,且部分国家(主要指部分西方国家)已废止死刑,未废止者亦少 有适用;
二、死刑并无有效威慑力;
三、死刑存在的理由是满足人们的报应观念, 而报应观念是文明史前时期的遗迹,理当摒弃。3此三方面理由强有力,不过仍 的讨论的必要。本文将逐一论及。
早期的死刑废止论者,如贝卡里亚,列举了 多方面的理由来论证废止死刑。不过,究其根本,是出于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贝 卡里亚对莫斯科伊利莎白女皇的颂扬,就是极好的说明。4废止死刑作为一种对 于人道主义精神的弘扬,无疑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但若相反论之,推断 废止死刑是文明发展的结果,则颇值怀疑。贝卡里亚处于君主专制时代,专制社 会对死刑的滥用几乎不可避免。如前述,由基本权利不可通约,可以论证并无废 止死刑的必要,但对死刑的滥用,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人在侵犯他人的自由 或财产时,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反映了法律的残暴,在专制社会也就是反 映了君主的残暴。为了抑制这种法律的残暴行为,防止死刑的滥用,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由一个极恶劣的极端走向一个较温和的极端,主张废止死刑,有其合 情合理之处,但这不是应该废止死刑的法理证明。
如果非废止死刑不足以防止 死刑的滥用,废止死刑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比之法律的残暴,个人的残暴毕竟 只是一种小恶。部分国家废止死刑的现实实际上就是出于这种明智的选择,较之 死刑的滥用,这标示了文明的进步,但难以看出是一国内部自身文明孕育的结果。
以笔者观之,保存死刑而不滥用,才是文明的最终所求。前文论述基本权利不可 通约,废止死刑作为权利通约的一种形式,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这和文明的 发展对平等的追求是背驰的。另外,刑罚的三种类和三各种基本权利相对称,摒 弃各种肉刑和非常刑,本是法制发展的结果,在不滥用死刑的情况下,没有理由 证明破坏这种对称是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若以一个单一的指标,经济发展,来计 量文明进步的程度,一些极发达国家保存死刑而慎用的事实,是反证。
贾宇教 授在论述废止死刑所需要的价值观时,写道:“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所以社会不 能为了惩罚犯罪人而象犯罪人曾经做的那样再损害一个人的生命。”并认为这才 是文明社会所应有的价值观。5贝卡里亚在论述废止死刑时,以一种激昂的语言 写道:“体现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恶并惩罚谋杀行为,而自己却在做这样的事情;
它阻止公民去做杀人犯,却安排一个公共的杀人犯。”并认为这是一种荒谬的现 象。6两者的论证在此是一致的,也一样地富于人道主义精神,只不过因时代背 景不同,古者要激进一些。问题在于,“象犯罪人曾经做的那样”和“安排一个公 共的杀人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法律与犯罪人一样罪孽深重。在滥用死刑的 情况下,确系如此,反之,不会有什么实质上的相同。犯罪需要罪孽,这才是法 律惩罚的实质所在。慎用死刑而不废止,最多说明法律不够仁慈,但不仁慈并非 罪孽。如若不然,像正当防卫可以致人于死命这类刑法规定,只能是一种法律教 唆。
和贾宇教授有所不同——贾宇教授认为应该淡化民众在刑法思想方面的报 应观念,7贝卡里亚虽主张废止死刑,却未必如是。贝卡里亚举例论述道,如果 对打死一只山鸡、杀死一个人或伪造一份重要文件同样判处死刑,道德情感必定 遭到破坏,而这种道德情感是无数世纪和鲜血的成果,极难形成。8这种道德情 感就是民众的报应观念,它是公正的基础。看来贝卡里亚不想淡化它,相反,还 有保持和继续培养之意。以此论之,要是贝卡里亚处在当今社会,看到废止死刑 同样有可能破坏这种道德情感而又无死刑滥用之虞时,对废止死刑也必定难以肯 首。
不过,在当今西方社会,人们崇尚法治,伦理观念日益衰微。究其衰微的 原因,按麦金太尔的论述,是道德伦理概念的竞相冲突,9法律似不再是道德的 主要载体,相反,法律几乎成为道德本身。法律几乎成为道德本身,在法治严谨 的社会,不是不可行。由神法、经由自然法演变而来的西方现代法律,随着宗教 的衰落和法律的健全,法律的道德负荷日渐减少因而日益有替代道德本身的趋势,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是不可能。不过,横向比较,历史地看,西方法律从未像古代 中国法律那样承载过多的道德负荷。在古代中国,仅有刑律,失礼则入刑,刑维 护的是道德——礼, 而礼是维护整个社会的根基。因此,古代中国的法仅是维 护道德的工具,而不是法本身。梁治平先生在对西方的自然法和中国的礼作比较 研究时指出,西方人强调实在法的道德依据自然法,表明了他们对法的尊崇,古 代中国人对礼的强调,则恰好表现了一种对“法”的轻视,——因此,在中国传统 文化的价值体系里面,法只具有否定的意义。10 由西方法律体系移植而来的中 国现代法律,不再是维护礼的工具。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经过几千年的积沉,不 会在短时间内有多大的改观,要求法律维护道德体现公正,依然会是民众强烈的 呼声。在大多数民众眼里,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杀人偿命”,就是法律,若断然 废止死刑,杀人不偿命,法律又何在!如此伤害民众的道德情感,姑且不论是否 会引起犯罪数量的增减,很可能会让民众对法律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减少法 律的道德负荷,不必力图去淡化国人的报应观念——这没必要,而且也不可行 ——只需健全法制即可。健全法制会转移民众的信心内容,对公正的期待可以不 必再依赖抽象的道德观念而向实在的法律转移。前述在西方社会,法律日益有替 代道德的趋势,就是民众信心内容转移的结果。不过,在法制健全之前,废止死 刑而导致权利通约,伤害民众的道德情感从而引发民众对法律的不信任态度,这 和健全之道是相背的。因此,在我国,法制尚待健全,主张废止死刑就有不切实 际之处,死刑是否废止应是法治社会诞生之后的事。
三、 预防论:功利主义对 死刑的考虑应向程序方面转移 主张废止死刑的另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是:死刑并 不具有有效威慑力。死刑是否具有效威慑力,争议颇多,断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 回答都是贸然的。从理论上看,死刑的威慑力实是一种心理强制,促使潜在犯罪 人产生畏惧动机。要估量死刑的威慑力(较之废止死刑而多出的威慑力),势必 考察潜在犯罪人犯罪动机的各种形态,再看由于保存死刑是否增加了额外的畏惧, 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实践中部分国家废止死刑,谋杀犯罪率并不随之必然上升, 有时还会下降,也不能得出死刑是否具有威慑力的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不过不管 死刑是否具有威慑力,都不是死刑存废的根据。
认为死刑并不具有有效威慑力, 进而主张废止死刑者,是从预防论的观点看问题。刑罚的严厉程度只需以遏制犯 罪即可,死刑既无有效威慑力,则可废止。预防论的观点本不错,但若单从此处 出发,则必然趋向功利主义。援引贝卡里亚的例子,为了防止打死一只山鸡,对 打死山鸡的行为叛处死刑是最强烈的遏制方法,威慑力不可谓不高,若真有人打 死一只山鸡自觉自己难逃死刑的厄运时,不能否认他很可能去杀人,以求死有所 值。这里是死刑的威慑力太高从而促使了谋杀的产生,死刑至少在此应该废弃, 而向重罪偏移。但对于有些重罪,不管是否适用死刑,潜在犯罪人依然会实施犯罪,死刑的威慑力似又不够,在此亦可废弃,而向轻罪偏移。那么到底是死刑应 该向重罪还是向轻罪偏移?——最终这只是一种功利选择而已。威慑力的高或低 都不是决定死刑存废的根据。
和威慑力相伴的另一种预防论是矫正论,它着手 于特殊预防,专门针对犯罪人本人。矫正论能在多大程度上可行,颇让人质疑。
对于大多数过失犯罪的犯罪人来说,内心的愧疚就足以使他免于再次犯罪。而对 于象菲利所说的天生犯罪人,任何矫正措施都未必有效。其他犯罪人亦然。犯罪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这些根源不消除,难保它们不会对重 返社会的犯罪人发生作用。若仅以功利主义观之,对任何犯罪人都实施绝对消除 是简洁实用的办法。主张矫正论的菲利在后半生对法西斯主义持一种赞同的态度, 让人匪夷所思。那么,又是什么在阻却对任何犯罪人都实施绝对消除这一罪刑不 相适应的行为?显然是人们的公正观念。功利主义态度不可能把公正观念作为计 量对象,从而计算其破坏与否对犯罪率的影响。一种道德体系的内在价值是不可 计量的。
从追求刑法的社会效果的角度看,预防论应该考虑的是刑罚资源的有 效配置,把犯罪遏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限度内(彻底消除犯罪不是刑罚能够做到 的)。废止死刑并不能表明是对刑罚资源的有效配置,特别是当废止死刑,导致 基本权利通约,从而伤害人们的公正观念时。反过来看,把犯罪遏制在人们可以 容忍的限度内,其实质就是在维护民众的信心内容,让人们相信虽然犯罪并没有 消除,但公正不是正在起作用么!如果超出这个限度,人们首先想到的绝不是去 计算犯罪的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而是叹息社会道德的败坏。
预防论追 求刑罚的社会效果,无可非议。这种追求的过程,必然产生功利主义 计算,功 利主义计算本也可以不必遭到非议,只要它能够算得清楚。问题就在这里,一旦 功利主义计算算不清,一种功利主义态度就可以促使一个政府采取任何偏颇的行 为,刑法就有可能成为受功利指挥棒指挥的工具。如前述,功利主义不可能把公 正作为计算对象,而且功利主义计算应以把犯罪遏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限度内作 为目标,那么,公正的观念较之功利主义计算,就应当先行。陈兴良教授在论述 刑法的公正时也指出,刑罚的分配,总的说来,应当以按劳分配(报应论)为主, 按需分配(预防论)为辅。11 陈兴良教授的按劳分配,其实质是罪刑相适应。
前已论述,废止死刑会破坏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因此,死刑的保存适用也应是按 劳分配的结果。以预防论的观点,无论如何也得不出废止死刑的结论。既然按劳 分配是主要,按需分配是辅助的,以预防论观死刑问题,就不应该是死刑存废的 问题,而是如何适用死刑的问题。
在君主专制社会,不废止死刑往往不足以防 止死刑的滥用,废止死刑的呼声因而很高。民主社会滥用死刑的现象少有鲜闻, 呼声相对低了许多,反而,在一些国家要求恢复死刑的呼声倒有所增长。仅在名 义上保留对叛国罪和海盗罪适用死刑的英国,近些年其国民要求恢复死刑的呼声日高,就是一例。12究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健全程度。专制社 会刑诉程序极不健全,君主可以随心所欲地杀人就是典型。民主的过程同时也是 法制完善的过程,当然也是刑诉程序走向健全的过程。在法治社会,由于受到严 格程序的限制,滥杀是不可能的,废止死刑的呼声自然低些。按前文所述,在保 留死刑而不滥用的情况下,文明对于权利平等的追求要求给予重大犯罪人以应有 所得,出现恢复死刑的呼声当属情理之中。
前已论述,基本权利不可通约。按 此原则,死刑既有保存的必要,同时死刑的适用亦极为谨慎。否则,就会出现法 律强制性地以犯罪人的生命切换受害人有自由或财产。因此,死刑的适用应仅限 于剥夺他人生命的罪大恶极的犯罪人。贾宇教授指出,对死刑只能采取谦抑而非 扩张的态度,13确是十分中肯的,虽然贾宇教授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笔者则以 为应该自觉为之。
从诉讼上看,犯罪人是否有罪,只是一种可能性,当然这种 可能性越接近一越好。理由有三:第一、在审判制度中,陪审团定罪,法官量刑, 陪审团定罪采用的是多数表决制,这表明定罪是一个概率事件。第二、法律在证 据制度方面的规定未必恰好切合每一个犯罪人的犯罪特点,且证据制度的严格程 度易受实际需要的影响。第三、即便证据制度十分完善,但在适用的过程中,不 能排除自由心证的主观影响。既如此——犯罪人是否有罪属于一种可能性,同时, 又因存在量刑对罪刑相适应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偏差,死刑的适用就应该殊为谨慎。
生命权一旦遭到剥夺,无可挽回,这和其他权利被误夺时这可以进行救济是截然 不同的。
因人道主义之故,从预防论的角度出发主张废止死刑者,真正应该考 虑的是如何完善刑诉程序,防止滥杀和误杀。至于死刑的存在本身是否人道貌, 不应该有什么过多的歧议,因为只需要人道地执行死刑就行了。或许有一天,死 刑终将失去存在的根据,但那不是民众关于公正的观念被淡化之时,而是民众素 质普遍提高,社会上纵有犯罪,但罪孽还没有深重到需要赔进自己的生命去补偿 时,此时死刑因无从适用而失去存在的理由。
四、 结束语 几句题外话。
在武 侠小说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故事:一个武士身佩宝剑,浪迹天涯,他经年 所寻的就是他的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这个故事本身说明国人的复仇心理之 强盛,而武侠小说热则反映了国人对报应观念的热衷。笔者倾向于相信,我们的 普法教育及其他旨在淡化国人报应观念的一切努力,不抵一部武侠小说的出版。
简单的结论:
死刑有其存在的根据,除了非废止死刑不足以防止死刑的滥用外, 没有任何废止死刑的正当理由,这在我国现阶段尤其如此。但死刑的适用应特别 谨慎,仅适用于少数剥夺他人生命、罪大恶极的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