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背景下的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背景

教育哲学背景下的素质教育

教育哲学背景下的素质教育 教育哲学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范文 一、什么是“素质” 《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素质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事 物本来的性质。二是素养。三是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 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
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 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 “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 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 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 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即便这样,定义表述也并不一样。例如,袁贵仁《人的素质 论》中,认为“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经过后天的 活动而形成的主体活动的自身条件。”刘家丰在其《素质教 育概论》中认为,“所谓素质,就是人在从事活动前所具有 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他大致包括人的生理 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内 容。”在毛家瑞、孙孔懿的《素质教育论》中则表述为,“在 素质教育中,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 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 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 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淀;
既可指人的个体素质,又可指人的群体素质。” 素质的定义有很多表述,文字上不同,但实质意义却殊途同 归。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 包括几点:(1)在人的生理基础上;
(2)要通过后天环境 和教育的影响;
(3)是相对稳定的,能对人的身心发展起 长期作用的;
(4)是能帮助人构造主体活动的自身条件, 具有潜能性。

二、什么是“素质教育” 依据国家教育督学柳斌的观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 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主张教育应当是面向所有 受教育者的教育,而不应当是受教育者中的少数人。搞素质 教育首先就要有一个普及意识,要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 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

第二,要求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 是要进一步落实或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最终目标。在 素质教育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还要教会学生劳动、审 美、健体、生活,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德、智、体、美、劳 各方面,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全 面发展。

第三,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 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这种主体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教育才能起到培养人的作用。以上可以 看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 生,内容是全面发展。具体而言,素质教育的教育内容是选 择最富有生命力的,并且对其素质的培养具有潜能性的人类 知识,以此帮助学生构造自身的主体性。

三、理解教育哲学 《辞海》对教育哲学的定义是,“用一定的哲学观点来 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问题的基本理论科学。” 黄济先生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义是“对教育哲学的定义虽然如 此分歧,但其中却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大家都公认教育哲 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 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从以上表述可以得出对教育哲学的 认识: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最根本问题―――教 育;
教育哲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的本源。教育哲学就是 用哲学的思维角度来对待教育的最基本问题。

四、教育哲学视野下的教育 《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

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 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 说,中文“教育”强调给予与模仿,认为人性有善恶,教育 旨在抑恶扬善;
英文“教育”强调内发,认为教育是一种顺 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使之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表述不同,但在 教育哲学的视野下,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活动。以培 养什么样的人为目的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经验。教育的对象 是“人”,那么首先研究什么是人。首先人是一种生命体, 作为人的存在是没有差别的。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 总体的人,人首先是存在的。存在具有绝对的价值,也是一 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人、任何 理由都不能剥夺人存在的权利。“生存权”是一种基本人权, 是应该得到全世界人民尊重的基本人权,也是人道主义的最 低原则。以此相对应,教育应给予人们生存的意识和能力, 给予人们生存的理由和依据。教育要考虑如何给予和提高人 的生存能力,考虑给予和提高哪些人的生存能力,也要考虑 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从而使之能够学会生存,学会发 展,学会享受。

关于人的教育,其次就要关注人性。教育在本质上应是 人性教育。“以人为本”也就体现出要重视人性。那什么是 人性?人性实质上是人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特性。马克思的 人性论认为,“人性”就是生活在自然、社会、自身及其关 系中的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的有 机统一的人,由丰富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交织 在一起的人,这就是活生生的、生动的、丰富的、完整的区 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因此,教育的内容就是关于人所具有 的“人性”。要想培养具有什么样人性的人就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行教育,引导出这些特征,培养出具有这些特征的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国的教育内 容就选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 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是一种活动,产生于人类 生存的需要。在这些活动中,主体间发生着不同层次的、又 相互交织、统一的矛盾关系,在这矛盾关系的运作中,人的 主体性就表现出来。一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包括人 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二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体活 动应该是自主活动。在教育这一特殊的活动、特殊的交往中, 主体性就成为核心特点。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其主体性地 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中应充分尊重、发挥参与教育 活动者的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力、权力与目的的有 机统一,同时主体间的尊重与交往、合作,体现了人自身的 教育。

综上所述,在教育哲学视野下素质教育与教育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区别在于素质教育出现于文明时代,它强调人的 平等性―――所有的学生都接受教育。而在接受什么样的教 育这一问题上,素质教育大致等同于教育,甚至只是教育的 一部分。素质教育强调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全面的教育,这只 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教育所包含的大于素质教育。而为何 又提出“素质教育”?只能说明我国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偏 离了轨道,因此,用“素质教育”来强调和改进“教育”。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物欲横流,纷繁的信息充实着大脑,光 鲜亮丽的包装掩饰着外表,然而最本质的却被我们遗忘。这 时我们需要用最根本的思维角度去思考最本质的问题,来帮 助我们理清什么才是不能遗弃的真理。不论是“素质教育” 还是“教育”,我们的最初要求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 使其得以生存,得到全面的发展,最终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