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100例_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论文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论文

学生创造能力科学教学论文 一、实施民主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根本前 提 所谓民主型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以" 我"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成能动发展的个 体,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均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 为出发点。与民主型课堂教学相对的是专制型课堂教学,在 这类课堂教学中教师表面上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实际上是 以"我"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均以如何顺利地 向学生灌输知识为出发点,学生稍有不顺便产加斥责。总而 言之,把学生视为一个能溶纳知识的"活容器"。心理学家研 究表明,人思维的活跃性与所处的环境氛围紧密相关,当人 在一种宽松自由的、心情舒畅的氛围中时其思维相当活跃, 想象力也很丰富,所思考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而这些正是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所需要的。这种自由的、活跃的、愉快的 课堂氛围只有在民主型课堂教学中才能实现。很难想象一个 学生能在专制型课堂教学中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他 们的思维活跃性往往是被教师"专制"的严厉形象压抑下去, 他们提出的一些奇怪的问题往往被老师一棒子打死,学生便 变得越来越没问题可提,对周围事物越来越缺乏好奇心与思 考。其结果是所有学生"唯书唯师,干人一面",还谈什么创 造能力呢?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开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任何一项发明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 中,问题是思维的闪光点,一切思维总是由问题引发的。能 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源泉在哪里呢?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在观察与实验中敢于提出问题,正如著名科学家李政 道所说,"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能敢于提出问题。" 怎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他 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性认识开始的。

诸如对实验器材、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等提出"这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假如¨¨¨会怎样¨,¨.?"一类的问 题。如当学生走进实验室见到桌上摆设的仪器便会不由自主 地产生好奇心:这些仪器是什么?将会做什么实验?有的学生 还经常请教科学老师,为什么天会下雨?为什么冬天冷夏天 热?学生的这些好奇心促使他们动脑去思考、关心周围的事 物,便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为学生创造 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因此,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 "学生能具体感知的物"为出发点,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让 学生多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如准备实验教材应与教学 紧密相关,具有典型性、趣味性;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时多进行启发性提问。另外,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设置悬念 也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一种好方法。

三、通过类比观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类比观察,就是把同一类事物中的相似事物或不同类事 物中的相似事物混在一块让学生观察、判断、分析、比较。透过事物表象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其实质是要求学生通过 观察,找出所观察事物的"不同"与"相同";然后"求同","求 导",找出每类事物的本质规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一 种"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训练。而这种从不同角度、用 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方法采恩考问题的思维实质上是一种发 散性思维。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 力的重要体现。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叶》时,书上列出枫 叶、玉米叶、银杏叶等六种树叶,并要求学生从形状上比较 有什么不同。当做完这道训练后,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学生, 它们还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以顺利进行,他们会从叶子的颜色、叶 脉及叶缘等方面作出比较判断,并把发现的结果兴奋地告诉 老师。如有的学生发现有的叶子的叶脉是平行的,有的却是 网状的;学生还发现有的时缘很光滑,有的却有剧齿等等。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从"叶的形状"这单一的角度来 比较叶的不同的,而是从叶的形状、颜色、叶脉、叶缘等方 面来分析比较叶的不同与相同之处的,因而学生的创造思维 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四、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行为 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训练了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不行,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便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整体。在 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行为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多做对比实验。所谓对比实验,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 似的实验组成,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有效控制进行单一因素比 较,分析某种因素存在与否是不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教 学《大气压力》一课时,书中的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一般是 教师组织几个学生进行演示,每个学生很难亲自体会大气压 力的大小。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运用类比观察发现每个方 便挂钩(用大气压力原理制成的)像一个铜半球。学生在此基 础上作出创造性行为:把两个方便挂钩合在一起做模拟马德 堡半球实验。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用方便挂钩比用铜半球做 实验更方便,且能亲自感受大气压力的大小。这其实就是创 造法中的"替一替"方法的运用。其实,对比实验中的"增加 某一因素"、"减少某一因素"实际上也是创造思路中"加一加 "、"减一减"、"重组"等创造方法的真实体现。

总之,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只有实施民主型教学,时时激 发学生好奇心,通过类比观察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对 比实验培养学生创造性行为,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