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本质剖析体育教育改革] 体育教育改革

从教育本质剖析体育教育改革

从教育本质剖析体育教育改革 从教育本质剖析体育教育改革范文 从2001年由教育部启动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至今已将近10个年头。在这个新课程的体系的引导下,体育 教育无论从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创新,课堂 教学形式的转变,还是最终的体育课程及教学评价都有了很 大幅度的转变,让人看到了新课程体系对现有体育教育形势 的适应。但在成绩斐然的同时,也有人对新的体育课程提出 了质疑,其中不仅仅有对体育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批评,而且 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反对声。本文的研究是将学校体 育改革这一实践放入整个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从社 会本位转化成对个体价值追求的大背景中,探讨学校体育教 育改革的所取得的成功与不足。

1学校教育 1.1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 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 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每个生命的人都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化属性,学校 教育是促进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个体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 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从而被 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人”。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 说,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追求“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它既重视个体内向性,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同时也追求社会 与时代进步的理念,强调两者的辩证统一。

“个体本位”这一观点形成于西方社会,是以古希腊, 古罗马的社会的精神的核心所提炼出来的对个体价值的高 度认知,特别是在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中得到了整个社会的 广泛认可。同时,近年来,对于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禁锢与束 缚的反思,促成了解构现代性为主要任务的后现代努力,也 将对个体价值的这一追求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社会本位” 这个概念在传统思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建立在发达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 民族,传统的儒释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儒 教文化。儒学强调“君,丞,父,子”这样的相对伦理概念, 将个体的需求与发展的价值完全压抑,巩固其人与人之间的 裙带关系,它符合农业文明及其生产力的需要。当然随着东 西方文明的全方位的交流,特别是在思想领域的融合,将个 体与社会诉求的利益协调统一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无论是 东西方文明,在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上取得了惊人的统一,而 这个价值体现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个体 的尊重,对个体生命发展可能性的包容,也就是关怀生命的 价值追求。

1.2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在学校教育改革这个层面上来构建新的教育基本理念 的话,课程改革无疑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整个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从1998年开始我国教育界就以素质 教育为核心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钟启泉教授在他的《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一文中说到:“跟以往的课 程改革相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和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与倡导和谐发展的 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等方面体现出对传 统课程模式的本质性突破J。2008年,李永仁在其论述中, 概括了“关怀生命”这一终极目标的基本理念,总的来说就 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育人为本”的教学培养观,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综合取向”的课程 设计观,“兼顾差异”的课程实施观J。新时期,新一轮的 以学校教育改革为大背景的课程改革,基本思路遵从学校教 育新的价值诉求,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尊重个体的差 异,以培养一个有生命价值的人作为最终目标。

2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体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运用身体练 习,健康知识等手段,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促进受 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学校体育与 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部分,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 赛,早操与课间操与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构成了完整的学 校体育系统。张洪潭教授在其著作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学 校体育其事,仅应以学校当局正式设置的体育课的时刻为起点,体育课上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以体育内容为课程 中介的教学活动…”_3这一观点也突出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 程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在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做了以下定义: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 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 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 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3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价值诉求 3.1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观转变 新课程改革对健康的理解趋于多元。一方面对体育课程 的健康目标的重新定义,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从其名 称的演变看,体育课与体育与健康课虽然仅仅只是几字之差, 但是却体现着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健康二字的加入,体现 了新的课程在基本的关注点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健康,突出了 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当然这里需要指出 的事,新时期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概念中就明确了其作 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它是作为一个“大 课程”为其范围,包括了学生在校的体育与健康课,课外活 动,体育社团,学校体育比赛等诸多方面。就其功能性而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仅仅只是通过其对学生的具体身体活动的 教育,健康知识的讲座来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对健康这个 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及基本的锻炼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健康从来都是学生自 己的事情。

可以说,学校体育只有也只能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方面有所建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 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角度,在人的生物性上找到个体利 益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提高每个生命是质量也就是提高了 整个国民素质,是两个完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对健康的内 涵进行了具体的细分,将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 会适应三个维度。这个细分可以理解成对个体人的不同角度 的多元要求的延伸,首先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存在于世界是基 础,体现了人作为生物的动物本性。其次,心理健康则是一 种向内的精神追求的另一种形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 依据,即思考的能力,是保持一个良好的世界观,生命观, 价值观的保障。最后是社会适应,这一健康则更具有外延性, 是人在社会化以后对每个个体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社会 进步,文明向前的基本要求。这三个不同维度的健康观是一 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个体的人到社会化的人的不断演变,最 终要实现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3.2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 能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 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 看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所遵循的理念,课程是设置以身体技能为依托,同时渗透了对学生认知,情感的教育与培养, 最终体现在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这个设置的思路完全是 以人的发展为顺序的。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人之所以能繁 衍发展,主要在于其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从活动中总 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人的最大优势。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 课,在各种身体活动中学习动作技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 同时与老师,同学及个体自我的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对体育 课程价值的认知,激发更高的运动热情,自发自愿的投入到 下一次运动活动中去,行成一个良性的自循环。这是新体育 课程改革在结构设置的最高追求。

3.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体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心,以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人”。

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学校教育都存在两个相互独立有联系 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产生思 想的交流,提高双方生命质量。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新课 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其理念的强调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帮助 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其终身锻炼的基本动作技能。生命从母 体中生产出来后,可以说是一个原点,他可以向不同的方向, 不同的深度中历练发展出不同的生命价值。以学生为整个体 育教学的中心,其实就是在强调学生发展出不同维度生命的 权利,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另外,对学生生命权的尊重体现 在对个体主动性的支持中。生命是相对于死亡,静止,无限 这些概念存在的,生命的价值体现在生气,活动,有限之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本能的希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因此,在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自主学习,探究 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认可与支持。从尊 重教师价值的角度讲,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彻底的转变。相较 于老的课程体系中,教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威,教师主导体 育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一 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虽然没有强调教 师的地位,但是由于课程只是进行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以目 标引领内容为指导,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给了教师更大的自主 选择权。同时由于对教学评价的多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 价会贯穿于整个教学周期,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 有机结合。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升。

4总结 回顾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应该说取得相当大的成就, 但是对于它的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从整个学校教育 的一个环节来看,新课程改革很好地体现了当前教育改革的 主要价值追求,对人性的呼唤,对个人价值的彰显的时代要 求。体育,应当也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大最求,是每个接受 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重要的一环。教育要面向全人,体育也 要以培养“全人”为其核心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