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是工科吗 工科院校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

工科院校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

工科院校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 0 引言 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英国的Beverridge在1909年就已提出,其概念 的界定主要是用来判定哪些劳动者可以被雇用,哪些劳动者是必须被替代[1]。

之后,由国际劳工组织把就业能力表述为“个人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 以及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到20世纪90年代期间,就业能力问题成为许多 欧美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观其研究, 大多数是从广义的就业角度出发,对就业能力的概念给出了略有不同的解释[2], 国内学者虽然对就业能力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此类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概 念、构成要素和层次方面[3]。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工商 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校目前布点最多的十大本科专业门类且就业市场形势不够 乐观的现实,思考如何提升该类专业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的问题,结合兰州交通 大学近几年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工商管理类大学就业能力的提升应聚焦于专 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方面。实践证明,以此作为工商管理类专 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定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1 明确就业能力的内涵,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适切性 (1) 专业能力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专业能力主要指工商管理 类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专业知识是学生主要 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及理论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学习,将外在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知 识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包括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这 是学生个体成功的完成各项工作(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程 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完善和思维习惯的优劣,而其知识 结构和思维习惯又基本决定了他的就业方向,因而在专业教育中,要注重学生专 业知识结构的完善,这种完善的知识结构要有利于学生能够通过原有知识来融化 新知识,进而产生新思想,逐步达到智慧的境界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进 一步增强专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做好铺垫。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从历史、现实学 习知识,不断深化和完善对现实的认识,掌握驾驭新知识,具有不断创新知识的 动力源,从而形成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能力。从狭义上讲,主要强化学生 的问题意识,具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辨析及综合利用信息的能 力;学会分享与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结构、兴趣特长及需求出发, 广泛地汲取新知识,不断填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充实、完善和发展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完全能够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努力实现新的学 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以形成科学的批评性思维方式, 追求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成果。专业技术能力是指总体反映学生在特定职业岗位上 具有的专业应用能力,旨在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这主要依赖于合理的专业知识 结构。

(2) 通用能力是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的关键。这种能力是指那些与某种 具体的工作没有必然关联性的通用性能力,即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的能力。这 些能力是得以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最基本的部分,也是近年来用人单位一直 最看重的部分,是个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够依靠的能力。其能力是随个人工作 经验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而言,通用能力主要包括 健康的心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较强的责任心、 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脚踏实地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是要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而获得,也涵盖生活中的方 方面面,如参与实践、归纳总结、观察学习、模仿体会、专业训练、实习培训、 业余爱好、娱乐休闲、社团活动等。这些能力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步入职场 中最宝贵的财富。

(3)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提升学生应变能力的核心。这种能力主要是反 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容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它强调迁移性。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学生进入职场后是否能成为职业精英、实现持续就业的决 定因素。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而言,创新精神、团队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持 续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则是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这些能力 只有在学生步入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近年来许多企业用人单位都 希望毕业生在签约前来单位实习或试用,其目的就在于考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 质。通过我校多年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工商管理类学生 的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调查、企业兼职等活动得以提升 的。同时,从已毕业的历届毕业生我们也能发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到学生能 否实现持续就业的愿望,也关系到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态势是否兴旺。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据教育部资料显示,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属于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 [4]。究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毕业生适应能力不强、所学知识达不到工作要求、就 业竞争力不具优势等问题。为此,兰州交通大学近年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重任,以加强“三项能力”培养为主导,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 强固基础以优质教学资源大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一是夯实基础、注重实践、突出应用,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夯实基础,主要是强化英语、数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坚持四年 教学不断线。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质量的基础上,开设一定学分的经济管理 类基础课程,为学生拓展专业基础做好铺垫,强化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的质量。

注重实践,以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为主导,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动 手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验、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 的1/4以上。将企业经济活动、经济运行状况通过ERP实验、会计仿真模拟、证券 投资即时模拟等实验再现真实情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突出应用,以职业规划、特色培养为目标,以专业选修课为平台,进行专业人才 的纵向深化培养。强化了专业技能训练,为工业、铁路运输、流通、银行等企业 进行特色人才培养,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开 放实验、创新实验、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 各类科研训练的支持平台,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努力提升学生服 务、奉献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抓好专业核心课程与及教学团队建设,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专业学 习支撑。多年来,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与教学 团队建设为切入点,在已有的工商管理类专业9门核心课程中,已建成“财务管理”、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3门省级精品课,5门校级网络课程。核心课程的高标准 建设为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继而通过核心课程省级 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力地推进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先后建成了案例库、习 题库、试题库、课件库等,开通了网络课堂和网上答疑系统,以优质、丰富的教 学资源,极大的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始终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贯穿于大学的整个教学过程 之中,为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管理与工科知识的融合,形成了由“基础 操作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和多个模块构成的实 验教学体系(图1)。该实验体系,其内容涉及24门课、193个实验项目,所占比重 分别为50%、40%、10%。为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每年都要对实验项目做出更 新,及时补充、完善各专业系列实验指导书;其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综合性、 融通性、实战性、开放性;实现了实验教学内容、技术平台、实验教学团队的一体化整合;体现了实验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方法和学习组织形式的有效对 接与融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仿真软件的学习与训练,达到目前国内用户群 最多的用友ERP管理软件、市场营销模拟软件等的熟练运用,真实了解企业运营 情况,体验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另外,通过一系列的模拟与实训,使学生体 验了从实验项目→课程内实验→独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小型科研课题研究 →参加校、省及全国各种竞赛的创新教育的全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 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经调查,学生对专业实验教学总 体评价满意,认为对他们的知识运用、团队协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很大。

四是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作用,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创造良好的 实践环境。我校省级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管理类基础模拟”、“市场营 销模拟”、“经济法案例模拟”、“会计实训仿真”、“会计手工模拟”、“电子商务”、 “情景模拟”、“经济模拟”8个专业实验室,有ERP-U8管理软件、福斯特等公司的 应用软件28套。该中心已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服务平台、创新能力提升的助推 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孵化器,中心已开设24门实验课,193个实验项目,面向 全校8个本科专业和3个硕士点开放,每学年约有1800余名学生在该中心完成各类 实验教学任务。另外,还通过跨专业实验、选修课实验、各种模拟大赛等创新实 验课的开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心的作用;通过校企共建3S平台,合作教学、 交流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和示范效应。目前,该中心已成为培养工商管 理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摇篮,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基地。学 生在该中心完成的多项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得好评。

(2) 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保障工商管理类人才通用能力的 提升 通用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不断增强学习能力的基础,而且是在大学毕业 生当面临就业、晋升、转岗等多样性选择中增强竞争力。这就需要高校人才培养 中,努力构建多维度的组织、管理及服务体系,这对工商管理类人才通用能力的 提升至关重要。

一是强化相关的基础知识,为提升学生通识能力奠定基础。首先,将 数学作为培养学生运算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从事经济研究必不可或缺的一种科 学分析方法予以高度重视。我校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经济数学、 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三类必修课,数学建模等多门选修课。其次,拓展英语 教学。在开设大学英语、英语口语、商务(或财经)英语、经典外文文献选读等课 程的基础上,还长期开展双语教学,现已形成以14名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双语”教学团队;“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在内的双语教学课程群。通过双语教学的实践,使学生熟悉了国际商务运作模式, 为学生进入外资企业或从事涉外业务奠定了基础。双语教学使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历届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在80%左右,在“全国大学生英 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第三,注重学生计 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强化。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无论是做出怎样的 宏观决策或微观管理,都需建立必要的应用模型,这一过程都与计算机紧密相关。

为突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计算机基础、VB 程序 设计、数据库、办公自动化四门必修课,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等多门选修课, 专业实验课多数也是借助计算机模拟来实现。

二是多措并举,为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创造条件。丰富多彩的团学活 动,促使学生清楚自己的社会使命。从情感教育、养成教育、自信教育、主题教 育,探索体验教育、“自媒体”教育等6个方面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学校各级管理 层面有效的联动机制,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强化本科生导师责任制,实现对大学生的全方位的精心指导。导师对 学生的学习计划,学生选课、学习方法、专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都 要精心指导,将其具体任务分解细化至每学期。举办各类论坛、讲座,提升学生 对职业的认知度。举办“创业创富论坛”,邀请北京中铁二十二局、甘肃武威市交 通局、甘肃祁连山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甘青藏公司等企业的高管为学生 讲授企业管理经验;邀请我校已毕业的MBA学员每年5月、10月两次进(本科)课堂, 帮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事业成功经验分享,并开展企业发展、社会需求、能力 养成等方面的讲座与交流;邀请实习企业指导教师担任学生的职业生涯导师,与 学生交流沟通如何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采用多种方式,搭建就业能力提升 平台。挑选在就业、考研、公务员、选调生、资格证书、银行系统等考试与选拔 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以深入学生班级的形式进行经验交流活动;举办企业模拟 招聘大赛,邀请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高校招生就业处领导等作评委,通过制作 简历、岗位竞聘演讲、专家点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以毕业实习带动 就业,与广东智通人才、宁波人才中心、东莞人力资源局、德邦物流、红豆集团 等形成了合作关系,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邀请中储物流公司、 西部中大建设集团、链家地产、光大银行、甘肃银行、TCL乐华多媒体事业部、 兰州商业会计学校等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

(3) 适切的教学方法与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持续发展能 力一是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典 型“案例教学”为导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赴企业实地调研形成 的典型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已有2篇案例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精选 选国内外经典案例,开启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强化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易于掌握管理学、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 理、统计学等课程中的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灵活应用。以“情景教学”为载体,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主要通过教学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管理理念、学习管理知识。通过体验式教学, 如营销学中的营销体验,会计基础实训中会计人员工作角色体验,模拟法庭、商 务谈判、企业经营模拟中各种管理角色的体验等,使学生受到有益的实践与创新 能力的锻炼。以“实验仿真”为依托,提高学生科学决策能力。如在筹资、投资、 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学生借助网络数据库资源获取相关资料,运用 实验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尽快掌握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方法。总之,近 几年,我校在通过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为学生科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奠定了 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是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搭建差异化的 实习实践平台,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发展能力。依托学校在铁路行业的优势,注 重铁路系统内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依托学校在工科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兰州 电机厂、兰州机床厂等多家传统制造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依靠各级政府的大 力支持,与地方知名企业共建校政企联合实习实践教学基地。采用集中、分散与 轮转相结合的实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各企事业单位不同岗位的实习实践体验机会。

通过专人负责、科学考核、校内外双导师联合指导等措施保障,增强了实习的实 效性。强化毕业论文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指导教师严 把论文选题关,本科生导师为各专业进行“文献查阅方法与技巧”、“研究方法与 学术规范”、“如何做好毕业论文”等讲座,以及论文审阅、论文中期检查、查重、 公开答辩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提高论文指导与写作质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 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组织企业经营模拟对抗赛、股票交易模拟大赛、电子 商务大赛等重要赛事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培养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 了创新潜能,提升了创新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大学生的 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11项国家社科和自然 基金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横向项目等,这些科研项目,为学生参与 科技创新训练创造了条件。在近几年学生的毕业论文中,有80%左右的选题来自 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主持的“甘肃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研究”等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其选题均来自于教师的科研 项目的子课题另外,学校成立了学生学术科技创新与创业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科 技创新工作,实施菜单式培育,为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探索取得的成效 一是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两年来,曾获全国联想营 销创意大赛一等奖、“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五届“尖 烽时刻”全国模拟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甘肃赛区二等奖、 甘肃省第十届ERP比赛二等奖、兰州交通大学第六届科技园杯创业大赛二等奖等。

2013年至2014年,共获国家级奖励18项,省级奖励共44 项,学生个人获高级别 奖项达305 项,校级奖励35项,参加甘肃省、全国各类体育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 63项,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是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在省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凸显优势。从我校 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看,以毕业生离校当年12月31日作为统计时间, 2011、2012、2013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以此为95.08%,93.54%,92.01% (表1),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5],全国2011、2012、2013 届 管理学类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依次为91.9%、92.9%、93.5%。由此可见,除 2013年,我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略低于全国外,其它两年均高于 全国水平。与省内其它院校相比,2011年兰州交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半年平均就 业率为94.41%,排名全省第一,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也高于本校平均 水平。2013年,全省本科生就业率在83%以上, 排名前三位的院校就业率分别 为97.07%、96.82%、91.02%,我校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