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镇【用童话的形式学童话教童话】

用童话的形式学童话教童话

用童话的形式学童话教童话 童话,是低年级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体。她以幻想 的形式,借用夸张、象征、对照、反复、拟人等手法进行写 作,是童话标志性的“风景”。教材中的童话文本,文质兼 美,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非常有利于儿童学习语言、发 展思维、陶冶情操及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学中,建议遵循以 下原则:
趣味性原则:童话一般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浅显,对自 然物做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作品中 的情趣易于儿童接受又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因此,教学中, 要凸显童话的趣味性。

1.复述故事。童话不仅仅是读的,而是要靠讲,这是 故事文体中口耳相传的特点所决定的。因而,童话的课堂, 应该在讲故事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学会讲故事,既可以让 学生更直观地体味童话的内涵,还能在言语的实践中,提升 言语表达能力和驾驭能力。比如在教完《纸船和风筝》和《从 现在开始》后就可以让孩子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表演童话。童话作品都洋溢着一种游戏精神,学生 在表演童话的活动中,获得的是游戏的自由和快乐。因此“演 童话”,可以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 分感受到童话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 的语言训练;
而且在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 中,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儿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童 话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童话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 式,不能为形式而表演,为表演而表演。

多元性原则:童话文本的主题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非此 即彼。阅读完一篇童话,如果仅仅用“对与错”“善与恶” “是与非”来评价其中的人物或者情节的话,那么童话就失 去了它的魅力和久远。如《去年的树》一文,有人读到了爱 护自然、保护自然;
有人读到了友情;
有人读出了执著;
有 人懂得了信守诺言;
有人感悟到追求的幸福;
有人还联想到 知音。所以,教学中,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读、思、 问、议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

延迟怀疑原则:柯勒律治主张儿童阅读童话时持“延迟 怀疑”原则,即学生在开卷之前或掩卷之后,能够意识到这 个故事是作家虚构出来的,但是,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却 相信作家所讲述的故事是真实的。对童话的相信与怀疑,要 结合相应的阅读状态,“前阅读”的期待与“后阅读”的回 味,都应该是在理性的现实世界之中。儿童因为缺乏判断能 力,很难区分现实与童话,才容易将文学作品里的“鸭子” 和生活中的“鸭子”弄混,虽然字面上是一样的,但毕竟是 两个不同概念的“鸭子”。前者是包含作家主观情感、赋予 象征意义的鸭子,而后者是客观的、生物意义上的鸭子。因 此,在教学时,一定要告知学生“故事就是故事,不是什么 都是真实的”,这就是童话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