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总是源于一些人和事
改变总是源于一些人和事 一、专家引路,突破发展瓶颈 我校的张康桥校长常常自称“不懂音乐”,并多次说他 自己喜欢哼唱但经常找不着调。有一次,市里举办小学生合 唱比赛,他向我建议,能否张贴一张公告,让有兴趣的学生 报名参加,报名人数多的话就多组建几个队参赛。面对这样 “不专业”的建议,我颇不以为然,就问他如果报名的同学 唱歌走调也让参加比赛?谁知张校长笑呵呵地说:“热爱比 走调更重要!”“用音乐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嘛”……当时, 我完全怔住了,内心不得不承认校长的话是对的。2014年,我参加了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 展评活动,我选择了五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作为参赛内 容。这是小学音乐的经典课例,又有众位名师演绎的“珠玉” 在前,我在准备的过程中自认为下足了功夫,可试教的结果 却并不令人满意。心急如焚的我向黄美华、金燕南等小学音 乐教学专家请教,她们都说了自己的理解,但同时又都在追 问我:你对音乐教学的理解是什么?这引起了我的深思:站 在不同的角度,各种各样的人对“音乐”都有各种各样的理 解,每一种理解都是一种生长的可能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 中,教师要做的不是努力呈现这各种各样的可能,而是要创 造多样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引领孩子生成各种各样的可能。
反观我的课堂,我想给学生呈现更多的可能,作为感受 的、作为生活的、作为表现的,等等,恰恰忘了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在课堂上创设适合作品的、适合学生的情境从而帮助 他们生成各种自己的可能性。
为每个儿童的可能性而教!这节课的意义不在于后来 获得了省一等奖,更在于让我开始逐步确立了“用音乐服务 每个学生的成长”的教育理念。
二、学校文化基因引领教学变革 溧阳市实验小学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创新是 溧阳实小的文化基因之一。2015年,学校开发了以“朋友” 为组织中心的跨学科统整单元课程,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制作 微视频《朋友》,内容涵盖剧本创作、剧本表演、拍摄微视 频、为微视频选配音乐、创作片头等等,这将在省级规模的 综合课程改革汇报活动中展示,我也被卷入其中。当时我分 配到的任务就是为微视频选配音乐。说实话,当时的我有点 “抗拒”:这到底算什么课?语文,信息技术,音乐,美术, 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随后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彭钢主任、常州市教育局丁伟明 局长等教育专家亲临现场,他们的点评让我大为震撼:彭钢 主任认为,这样的课程设计,让他看到了真正回归儿童的教 育,课程不再是一节节课,而是儿童的生活。丁伟明局长用 “颠覆性变革”评价了本次活动。他说:教师不是在上课, 而是为儿童成长创造可能。之后的各种调查数据也基本印证 了专家们的观点。
为儿童创造可能,让音乐教育大有可为,学校的课程改革让我的音乐教学之路找到了新的起点。
三、团队决定高度 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研究还没有结束。因为此时的我 觉得非常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上获得新的发展。我积极穿梭于 学校定期举办的读书讲坛、名师咖啡、专家工作坊等学校校 本研修活动,在学习、行动、反思中,一条条新的理念逐渐 积淀下来:教结构,用结构教;
为儿童音乐学习经验结构化 而教;
艺术不再只是内在形式的探究,更是理解与建构世界 的方式…… 观念决定行动,团队决定高度。在校本研修的课堂上, 我执教了四年级教材中的靖江民歌《打麦号子》,受到了教 研组老师的好评。但同时,有老师提出:学生三年级时学习 过湖北的打麦号子,而且打麦号子在全国各地都有,如果能 整合这些资源,课堂一定更精彩;
还有老师补充:打麦号子 是民歌体裁“号子”的重要类别,是否可以拓展其他类的号 子歌曲呢?在教研组一次次的研修讨论中,以“打麦号子” 为主题的音乐课程终于出炉了,并且在以我领衔的朱凌怡小 学音乐名师工作室的活动上由工作室成员一一呈现:通过学 唱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和一领众 合的演唱特点;
走进各地“打麦号子”,丰富学生对打麦号 子的感知和认识,感受不同地区打麦号子的不同风格特点;
聆听号子歌曲,比较分析各类号子歌曲的异同,认识号子和 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联系;
对比欣赏号子和小调,感受同为民歌的号子与小调的风格对比。在这样主题单 元的学习中,让学生从同主题的作品中感受独特的音乐文化, 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也就特别的深刻。
成长根植于生活,用音乐理解与建构世界,这难道不是 更为深刻的“音乐性”吗?回望这个过程,专家引领、创新 的文化基因、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团队帮助我建构和生成了这 样的理念,也帮我迈过了我的职业倦怠期。
改变,总是源于一些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