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革] 如何加快农村发展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革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革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改革范文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而且为满足加 入WTO之后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农村教育为“三农” 服务的力度。《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 定》指出:“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 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 事。”“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 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乡教育差 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 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落后。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思想是行动的 先导。长期以来,受历史积淀、传统教育和计划经济的影响, 农村人口习惯于用封闭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教育、思考教育, 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不能从长远的眼光来发展教育。一些农 村学校的领导满足于外部扶持,懒于在开发人力资源、加强 人力资本投入方面下功夫;
大多数农村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 与观念的束缚比较重,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阻力比较大, 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的难度比较大;
部分地区的农民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不能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 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有的人“要我学也不学”, 甚至不愿意让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教育者是教育过 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者的素质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 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很大。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 苦,农村的公办教师人心思动,民办教师边工作边务农;
由 于缺乏提高进修的机会,农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远远低于城 市,有的农村学校甚至存在着初中毕业教小学、高中毕业教 初中的现象,这些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 的培训,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这么说, 师资数量不足、水平低下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 素之一。

3.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

我国土地辽阔,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别、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和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导致农村教育存在着明显的 区域差异性。而基础教育采取分级办学与分级管理的方式, 又导致了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教学仪器、图 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非常缺乏,实验课开设率很 低。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学校规模 小,布点比较分散,校本学生人数少,师生比例不合理,办 学的规模效益很低,又反过来加剧了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 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 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 的农村教育、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 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 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削弱了 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5.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长期以来,我 们习惯于用城市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管理方法及其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办农村教育,把农村教育办成了主要 面向大中专升学的基地,而忽视了大批中、小学生毕业后回 乡参加生产劳动的需求。农村教育不能体现农村的特点和农 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联不大, 学校与当地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联系不密切,于是出现了初、 高中毕业生回乡后“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走 出校门,回到农门,致富无门”的奇怪现象。

6.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 求。在农村教育步履艰难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和成人教 育比义务教育更加可怜,在大多数农村尚未形成雏形。与基 础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直接、 更紧密,虽然我们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等措施,但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 的要求。长此以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薄弱,不仅严重 影响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而且必然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 展。

二、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 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 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我国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 因素,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教育理当培养与先 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相适应的一代新人。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等,都迫切要求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也对 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深刻 指出“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8亿农 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 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 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是走城镇化道路,实现这种转变,必须通过 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 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最直接的力量,是开发农村人力资 源的主渠道,应在农村建设中发挥最大功能。因此,发展农 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技兴农方针、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全面素质的关键,是推动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的环境,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 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 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④ “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 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④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并逐渐成为人流、物流的中心,必然要 求教育部门给予强大的智力支持,也必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 在自我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求知意识等方面提出更 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审时度势,通过调整教育结构、 采取教育培训或其他疏导政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适应城镇 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实现有序流动。

而且,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育,必须保持物质文明和人的精 神素质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这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各种形式 的持续不断的教育。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 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 举措。

3.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 会公正。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 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 以融人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摆脱经济 贫困,首先必须改变教育落后的现状。社会主义要为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就要真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广大农民子女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一方面可以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更多的受教育 机会,逐渐实现教育公平;
另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 距,有利于体现社会公正。

三、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措施 1.实行“三教统筹”,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o《中 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 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 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实 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 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 益。”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就要在普及并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高中教育、幼儿教育,成 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并完善以基础教育为纽带的“三教 统筹”式的农村教育体系。实行“三教统筹”必须使基础教 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必须使基础 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必须统筹安排基础教 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实践场地和教师等,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发挥其整体效果。

“三教”是农村教育的主题,实行“三教统筹”一定要持之 以恒、坚持不懈,在落实“三教统筹”的过程中,逐渐建立 农村学习化社区和终身教育体系。

2.实行农科教结合,创建农村教育特色。陶行知先生 认为,要改造乡村教育,就要实现“教育与农业携手,与科 学机关充分联络。”农村教育只有使农科教相结合,实行优 势互补,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开 辟一个广阔的前景。农科教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 理论基础,打破了教育、科技、经济原有的比较封闭的状态, 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以新的秩序运行,正显示着强大的 生命力。各级农村领导干部要树立农科教相结合的意识,要 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选择教 学内容、编写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时,在实现国家规定的 基本要求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农村的实际情况,突出农村特 色;
在农村初中和高中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 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要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村学校课程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学校实验场所、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此同 时,社会各界要树立智力扶贫与科技扶贫的观念,只有激发 农村潜在的求知欲和依靠科技致富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 扶贫的真正目的。

3.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增强 经费保障能力。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以来,义务教育由以乡为主转到“以县为主”的管理,农村 义务教育的投入,从以农民为主负担转到以政府为主承担, 基本上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问题,同 时危房改造步伐也在加快,但是巩固完善的任务很艰巨。要 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教育投入的责任,针对实行税费改革 后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新办法,努力理顺农村教育 投入的体制问题。要建立规范的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国家 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同时,要“完善国家和社 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②,一方面政府提高助学金, 另一方面动员广大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4.合理定位农村教育功能,确立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 o“研究农村教育功能的问题,要转变长期形成的就教育论 教育的传统观点。从农村全局出发思考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探讨农村教育 与农村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关系中的规律,为建立有中国特色 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③就我 国目前情况而言,农村教育至少应承担两大功能:一方面要为农村青少年、儿童打好文化知识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满足升学之需,即为上一级教育机构输送合格的人才;
另一 方面也要面向农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需求的 实用人才,并发挥其公共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形 式的培训等: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 农村教育的规划和具体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
二 是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可以白天为师生服务,晚上 为村民服务;
三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实 践课程结合农村实际,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又增强学生 适应当地生活和社会需求的能力;
四是建立良好的农村学校 校园文化,可以对农民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要开设 与农村经济密切关联的专业,并做好相应的技术培训。

6.推进人事改革,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校长 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既是决定农村教育发展 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一大弱项。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固然有办学设施的差距、经费 投入的差距,但更重要的差距是教师水平和质量的差距。当 前我们必须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其生机和活力。

首先,要公开竞聘农村教育管理干部和农村学校校长。通过 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方式,逐渐形成学历较高、能力较强 的专家型领导干部队伍。其次,实行全员聘任和教师资格准 人制度。这一点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 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均有要求,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 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这样既可以严格编制 管理,也可以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再次,改革利益分配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将教师的工作与 收入挂钩,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与此同时, 要建立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在潜移默化中促 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采取有效措施来吸引教师到农村、 到边远地区任教。要加强培训,逐渐形成教师终身学习的行 为习惯。

7.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和成人教育,要进一步整合面向农村的社会培训资源,建立 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 的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加速形成一批兼有职业需求预测、 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为一体的职 业培训综合基地;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把教育教学 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把校内外、课 内外、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
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 度,便于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 段完成学业;
在农村地区开办与农业生产和乡村工业发展相 适应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除了面向农业生产外, 还应面向第二、第三产业,除了为农村培养造就大批适用的 专门技术人才外,还要特别重视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重视 为乡镇服务行业和乡镇企业培养人才,重视向需方输送合格劳动力的培训;
继续推行“绿色证书”工程,促进农民科学 教育的规范化。成人教育要转变过去重视扫除文盲而忽视扫 除科盲的做法。在扫除文盲的同时,要引导已经脱盲的农民 进一步学习实用的科技知识,想方设法让农村走上依靠科技 致富的道路。

8.加强领导。加强督查。所有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行 为都必须注意措施和效果的统一性,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 核心,督导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应在深入调查农村实际的基础上,合理制定适宜的、发展性 的督导检查工作方案,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等多种方式,积极 督查当地农村教育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情况,明确农村学校及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取得成绩之处,更要指出尚需改进的方面, 甚至帮助其制定改进方案,限期整改并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