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区孩子 [关注需求以学定教现代教育技术让山区小学品德教学更高效返]

关注需求以学定教现代教育技术让山区小学品德教学更高效返

关注需求以学定教现代教育技术让山区小学品德教学更高 效返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山区小学品德教学中已成 为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化静 为动、化无为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之需;
能够拉远为近、 化难为易、由点到面,关注到学生的辅助之需;
可以促进合 作、激发情感、拓展思维,关注到学生的“填白”之需;
通 过现拍上传、连线访谈、双向交流、展示成果,关注到学生 的生成之需。现代教育技术在山区小学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关注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方面的需求,以学生的需求来决 定教学,这将使山区小学的品德教学走向更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4000103 小学品德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 留守儿童众多的山区小学,品德教学更是不容忽视。如今, 山区小学教学条件越来越好,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山区小 学的品德教学中,能够关注到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以学生的 需求来决定教学,从而使品德教学更高效。

一、关注兴趣之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品德课根本不感兴 趣,那么品德教学的效果将无法保证。要想提高山区小学品 德教学的实效,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兴趣方面的需求,要想 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品德课。1.化静为动 小学阶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静态的事物往往 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小学品德教材却主要以静态的图 画为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德教师可以将教材中 静态的图画转化为动态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从而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麻烦事,我不怕》一课,教材中的“小剧场” 只有静态的画面,其中一幅图画的是上课铃声响了,一个小 男孩背着书包匆匆忙忙地跑着。我们可以将这样的一幅画面 转化为视频:一个小男孩因为早上起床晚了,匆匆忙忙地赶 往学校。他早餐来不及吃,红领巾也忘记佩戴了,一路上遇 到好多个红灯,急得直跺脚。最终,上课铃声响了,小男孩 还是迟到了。这段视频一播放,一年级的学生个个都睁大了 眼睛盯着屏幕上的小男孩,握紧拳头,嘴里不停地喊着:“加 油!快跑!要迟到了!”“怎么又是红灯?”屏幕中,小男 孩度过了一个紧张的早晨。学生们感同身受,替小男孩烦恼 着、担忧着,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人物的心情,这为他 们尝试着自己解决麻烦做好了铺垫。

化静为动,让动态的视频走进山区小学品德课堂中,将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融入学习之中。

2.化无为有 小学品德教材以静态的图画和文字为主,无声音效果。

这样的教材对于识字量少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低年级学生喜欢有声音的事物,这样接受起来比 较容易。品德教师如果能够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会提高。

如学习《欢天喜地过新年》一课,教材中有个“故事屋” ——“年”的故事。对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语音故事 《“年”兽的传说》。学生们一边看图,一边津津有味地听 故事。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他们了解了“年”,了解了家 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的除夕风 俗。

化无为有,变无声的学习材料为有声的学习材料,降低 了品德学习的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满足 了他们学习兴趣方面的需求。

二、关注辅助之需 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内容涉及方方 面面。对于年龄小、生活阅历不丰富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 时往往会有很大的难度。为此,学生在品德课的学习过程中 遇到比较陌生的学习内容时,就希望教师能够提供帮助,辅 助他们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正好能为学生提供解决学习难点 的材料,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1.拉远为近 品德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内容离学生的生活都比较远,特 别是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学习时难度很大。如果不予以 辅助,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拉远为近,把离学生生活很远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 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如学习《圆明园在哭泣》时,对于一百多年前圆明园是 如何毁灭的这段历史,学生比较陌生,无从感知。教师截取 电影片段中“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来播放,让学生目睹 外国列强是如何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摧毁的。教室中, 学生们神情凝重,个个看完影片之后都露出了万分可惜与愤 怒的神情。他们深深地体会到,近代中国由于政府的腐败, 给侵略者可乘之机,致使国土流失、民不聊生;
他们更懂得 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不忘国耻。

诸如此类的品德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影片等资 料拉远为近,无疑就能给学生的品德学习提供“雪中送炭” 似的辅助。

2.化难为易 由于品德教材编写的局限性,教材上有些内容学生很难 完全理解,这也成了品德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如果教师不采 用相应的辅助措施,学生将很难弄明白所学的内容。利用多 媒体技术,能够化难为易,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高效。

如《高峡出平湖》一课中关于三峡船闸通航过程的文字 介绍,学生看过之后似懂非懂。此时,教师播放课件,情景 模拟三峡船闸通航的过程。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学生观看之后,对于三峡船闸通航的过程已经心中有数。

现代教育技术能突破学生在品德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化难为易,使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学得轻松、 学得快乐。

3.由点到面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品德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 学习素材,但是品德学习的内容很广,教材所提供的学习素 材仅仅是一小部分内容,学生还需要学习更多、更广泛的内 容。为此,就需要教师及时补充学习素材。而利用现代教育 技术,能够从教材拓展到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由点到面,让 学习的内容更丰富。

如学习《世界真奇妙》时,教材上只提供了几幅简单的 图,学生对“奇妙”一词的感受也不深。教师在带领学生学 习完教材内容之后,引导他们上网收集资料。在收集的过程 中,学生看到了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
认 识了孔雀鱼、娃娃鱼、霍加皮等奇妙的动物,还认识了面包 树、笑树、炸弹树等奇妙的植物;
了解了“合十礼”“碰鼻 礼”等奇妙的礼仪,还了解了更多的世界之最。从中,学生 充分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

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足不出 户便知天下事。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教室这一狭窄、有限的 学习空间,将学生引向了更广阔的学习时空。

三、关注“填白”之需 在山区小学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知识 储备、信息掌握、发散思维等方面,山区小学生与城区小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山区学生也 能享受到优质的现代教育资源,这就填补了山区学生以上方 面的“空白”,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1.促进合作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 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合作探究的内容装 在一个电子学习资源包中,在合作探究时提供给学生,从而 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探究。

如学习《日新月异的交通》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公路、 铁路、航空、航运四个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进入相应的电 子资源包中进行学习、探究,最后填好“合作探究学习单” 并进行汇报。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对我国在公路、铁路、航 空、航运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发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也对我 国未来交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运用电子学习资源包,能够有效地填补山区学生学习资 源缺乏的“空白”,为合作探究提供有利的辅助。

2.激发情感 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才能促使其外化 为正确的行动。山区小学的品德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向 上的情感,为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奠定扎实的情感基础。

如学习《高峡出平湖》时,通过书本上内容的学习,学 生们知道了三峡工程的建设是无数中国人努力付出的结果,但是对于这些人奉献精神的感悟却很难入心。于是,教师播 放了一段视频:为了建成三峡工程,当地居民带上了自己所 有的家当依依不舍地离开故土。有的三峡移民深情凝望着故 土,捧一抔家乡的土作为永久的纪念;
有的在祖辈的坟前不 停磕头告别;
有的坐轮船挥手洒泪,告别世代生活的故土。

中国人有“落叶归根”的恋乡情结,三峡移民为了国家离开 了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家乡,离开了“根”,这需要多大的 勇气和牺牲精神啊!真实的画面再配上思乡的音乐,学生们 瞬间进入情境中。从他们脸上专注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一 定感受到了三峡移民的伟大奉献精神,向三峡人民致敬的情 感也油然而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视频、音乐等手段辅助品德教学, 能够有效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使学生成为情感丰富的 人。

3.拓展思维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 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 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和创新意识培 养的方向发展。思维和身体一样,也需要经过不断有效的训 练,才会变得更灵活。但由于受地域和家庭条件等的限制, 许多山区的孩子进城的次数很有限,去大城市的机会更少。

如此狭窄的生活范围,导致山区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打破地域、家庭条件等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 源,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学习《日新月异的交通》时,最后一个板块,教师让 学生畅想未来,画一画自己心目中未来的交通工具。由于学 生见识少,所以画出的交通工具与我们平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差不多,没有什么创意。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创 新的灵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其他地区学生设计的奇特的 交通工具。通过观看他人的设计,再让学生设计未来的交通 工具,他们的思维比原先开阔了,作品也比原先更富有创意 了。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拓展山区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灵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的 发展奠定扎实的思维基础。

四、关注生成之需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山区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情况也随时随地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教学就应该 围绕着学生的学情来调控,而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运用现 代教育技术,能关注到学生对课堂的生成之需。

1.现拍上传 利用手机的拍照或录像功能,教师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 的学习画面或动态过程记录下来,然后连接到电脑上,通过 屏幕展现在学生面前。《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 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 德行为。”此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学习活 动,他们会倍感亲切,学习效果也会特别好。

如学习《竞争与合作》时,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在规定的 时间内完成作品。然后,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拍摄完成作品 和未完成作品的小组活动画面。活动时间到了之后,教师将 现拍的照片、视频上传到电脑中,画面通过屏幕展示出来。

学生看到自己、同伴上了屏幕,特别兴奋。从所呈现的视频 的对比中,他们发现,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学会合作,只有 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取得成功。

现拍学生的学习活动,然后上传到电脑中,并当堂展现 在学生面前,能使品德课堂始终处于一种鲜活的生成状态中。

这样,学生会觉得学习内容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从而喜欢 上品德这门课程。

2.连线访谈 品德课程涵盖的内容广泛,许多内容都来自校园以外, 离学生自己的生活比较远。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 生总会出现一知半解、半信半疑的情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请一些校外的知情者或者专家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品德教学 的效果会更好。

如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教师在课堂上与一 位在苏州外资企业工作的员工进行现场连线,让学生当堂采 访这位校外人员。通过课堂上的连线采访,学生们对“西门子”这一品牌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感受到我们正生活在一个 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在品德课堂中,采用现场连线访谈的方式教学,拉近了 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教学内容的可信度高。这种现 场生成的环节将大山里的学生与外面的世界直接联系起来, 使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多了一些了解,多了一份期待。

3.双向交流 山区学生渴望与城区学生交朋友,城区小学生也渴望与 山区小学生交朋友。如今,山区学校也有了双向视频,山区 与城区学生的愿望终于能在课堂上实现了。通过双向视频, 山区与城区的学生能在品德课堂上进行便捷地交流,大家一 起学习,共同成长。这种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使品德教学 更加符合山区学生的成长需求,学习过程也成了学生所期待 的成长过程。

如学习《我来做个小导游》时,在双向视频的环境下, 山区学生与城区学生共同学习。山区学生热情地向城区学生 介绍自己所生活的山区的美景以及山区所特有的活动,城区 学生热心地向山区学生推荐好玩的地方和值得参观的地方, 并邀请山区学生到自己家做客。通过双向交流,山区学生不 仅做起了自己家乡的导游,还对城区景点有了了解,而且, 他们与城区学生成了学习的好伙伴、好朋友。

双向视频交流,让山区的学生与山外的学生有了更多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分享的机会。这种现代教育设备的 运用,有助于开阔山区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感受到品德教学 的动态生成之美,从而能够始终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品德课程 的学习中。

4.展示成果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 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 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 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 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如今的品德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前学 习,有的要求学生进行采访,有的要求学生进行调查,有的 要求学生进行观察等。品德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想尽办 法了解、展示学生的课前学习成果,以此来决定下一步的教 学环节如何实施。

如学习《日新月异的交通》时,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古 代的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交通工具,调查身边年长者儿时最远 去过哪里,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拍摄视频资料。在上课时,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展示学生的课前学习成果,然后根 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调整了后面的教学环节。在展示课 前学习成果的同时,学生们感受到了古代交通工具的不便以 及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在对比中明白了交通发展的日新月 异。

学生的课前学习成果是品德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课前的学习成果呈现在品德课堂上, 展示在其他学生面前,这有助于学习成果的共享,能够促进 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学生真正产生品德课堂的参与感。

山区小学品德教学效果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对现代教育 技术的充分利用。教师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关 注山区学生的各种需求,以学定教,真正让品德教学为学生 “量体裁衣”。